张容轩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在功能量表评估中,观察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躯体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在症状单项测量中,观察组经济困难纳差、便秘、腹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在症状量表评估中,观察组呕吐恶心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总体健康评估中,观察组总得分为(63.01±3.12)分,高于对照组的(47.22±3.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心理、呼吸道、氧疗、饮食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放射性肺炎症状恶化,这对患者后续治疗具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春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宫内组织物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内组织物残留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 (P <0.01);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7d时例数多于对照组,>14d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等于月经量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于月经量时观察组例数多于对照组,大于月经量时观察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宫内组织物残留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本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分析1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22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2例.观察组给予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SBI)、患牙附着丧失(AL)、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LI)以及ALP相关酶的活性.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TM、SBI、AL及PLI数改善更大,且ALP活性比对照组低,而SOD、G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凤峡;孙喜龙;吴永生;田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依据患者抑郁症严重程度选择氟西汀、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对照组予以患者维生素.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评估2组治疗后抑郁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HAMD-2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和疗程结束时,2组HAMD-24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HAMD-2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抗抑郁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30.43%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且轻,用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不同乳房全切术在中青年乳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中青年乳腺癌患者43例为观察组,给予保乳术(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全切术)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38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外观.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65±2.73)d,短于对照组的(14.95±4.68) d(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乳房外观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全切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减少并发症及保持良好的乳房外观,有助于术后乳房重建,符合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手术需求.
作者:杨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是CKD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高危因素,因此高磷血症的综合管理对于CKD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年来CKD高磷血症综合管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应用超声心动图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0例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0例,分别标记为扩心组和冠心组,观察2组患者在超声心动图下血流动力学、心脏形态及心功能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在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的返流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心组LAD(43.85±2.74) mm、LVDs(58.33±2.66)mmn、LVDd(65.09±4.58) mm;冠心组LAD(35.79±3.08) mm、LVDs(42.54±1.85) mm、LVDd (56.40±3.62) mm.扩心组LAD、LVDs、LVDd等心脏形态指标高于冠心组(P<0.05);扩心组在EPSS心功能扩张指标的增大幅度显著高于冠心组(P<0.01),扩心组在LVEF、SV心功能收缩指标的降低幅度低于冠心组(P<0.01).结论 在超声心动图下,扩张型与缺血性心肌病在血流动力学、心脏形态及心功能指标方面均具有特异性表现,且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扩张型与缺血性心肌病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吴海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诊断、治疗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糖、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干预后SAS评分为(38.62±5.34)分、SDS评分为(47.25±7.13)分,低于对照组的(55.42±7.13)分、(60.84±8.16)分(P<0.01);观察组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为22.0% (11/50),低于对照组的46.0% (23/50,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孕妇血糖,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平;刘巧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人体中血液脂质的含量即血脂,从其成分来看,血液脂质主要由三酰甘油(TG)以及胆固醇(TC)组成,也包括少量的游离脂肪酸、磷脂等成分.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一般将成年人空腹血清TG> 1.70 mmol/L,TC>5.72 mmol/L判定为高脂血症[1].
作者:江云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口腔正畸和修复结合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烤瓷牙修复方式.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 (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1).结论 将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术应用到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治疗中,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志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ICU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按镇静镇痛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S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唤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吗啡注射次数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0.81% (P <0.05).结论 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对提高镇静镇痛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比较2种不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口服,观察组给予甲硫咪唑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31.58%(P<0.05).结论 甲硫咪唑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对肝功能的损伤较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不同手术时机采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但是对照组手术时机选择为>48 h,而观察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为<48 h,对比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转或开腹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用时、平均手术用时、疼痛时间及平均住院用时,短于对照组(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的时机应在48 h以内,而该种手术时机对提高手术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秋颖;高德;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医院各科室中段尿标本病原菌构成、院内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方向性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5-2017年中段尿分离出的病原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42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24株(76.8%),革兰阳性球菌49株(11.6%),真菌49株(11.6%).分离率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真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病原菌分离率高的病区是泌尿外科(110株),分离率高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220株).病原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普遍对磺胺类、头孢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结论 该院中段尿病原菌耐药性高,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及时分离培养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靶向选择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地控制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作者:管飞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和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超声引导下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20例)和单纯组(超声引导下单纯颈丛阻滞麻醉,20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单纯组的75.00% (P <0.05).2组患者霍纳综合征、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相对单纯颈丛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更好,并不增加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秦海霞;蔡红刚;王义琛;赵雯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治疗钬激光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3例,均采用钬激光治疗,观察比较43例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和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3.18±5.70)min,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100.00%,术后VAS评分(2.49±0.82)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6.98%.结论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疗效确定、无痛苦、恢复快等优点,操作简单、不易复发,安全性和稳定性好,钬激光结合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宇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及策略.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52例临床资料,统计52例患者出血因素和出血量、选择的治疗策略.结果 产后出血性休克临床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全身因素、子宫局部因素、生殖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出血量增多会增大休克的发生率,需要给予相应处理策略才能控制疾病.结论 出血因素不同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休克发生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郭鸿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2种诊断阳性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及偶发性、频发性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64.81%,常规心电图检测为53.70%,2组检测方式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P <0.01);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偶发性、频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P <0.01或P <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比较,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能够更好检出心律失常.
作者:郁曙铭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的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超声检查,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乳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等.结果 MR的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诊断,误诊率低于超声诊断(P<0.05).2种诊断方法在灵敏性、漏诊率和阴性预测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病灶的范围小于超声(P<0.05).结论 MR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准确率高,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立岩;潘广;杜志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独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深部热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内死亡15例,生存率为46.43%;观察组6个月内死亡7例,生存率为75.00%.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能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癌细胞发展和扩散,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张焕明;倪栋梅;蔡守兵;植同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