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华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滨海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清蛋白)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雷鸣;张庆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DNA微阵列芯片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及其与利福平(INH)、异烟肼(RFP)耐药的关系,评价其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274例,均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快速检测MTB 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判断是否耐药,同时进行DNA测序、绝对浓度法进行药敏分析.比较芯片法、DNA测序检测MTB 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判断耐药情况.结果 274例患者痰液培养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显示,MTB对INH耐药率为12.04%,对RFP耐药率为60.22%.芯片法基因检测MTB对INH耐药灵敏度为75.76%(25/33)、特异度为93.36%(225/241)、符合率为91.24%(250/274),对RFP耐药灵敏度为96.97%(160/165)、特异度为90.93%(99/109)、符合率为94.52%(259/274).芯片法检测与DNA测序针对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检测准确率分别为75.76%(25/33)、96.97%(160/165).芯片法与痰液培养绝对浓度法药敏分析结果,INH一致性系数k=0.89、RFP一致性系数k=0.84,DNA测序与痰液培养绝对浓度法药敏分析INH一致性系数k=0.81、RFP一致性系数k=0.82.芯片法、DNA测序检测突变一致性系数k=0.76.结论 本地区RFP耐药率较高,MTB 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与INH和RFP耐药关系密切,突变是耐药的重要原因,DNA微阵列芯片法快速检测判断是否INH耐药敏感性有待提高,DNA微阵列芯片法快速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差错,是判断耐药失误的主要原因,但与DNA一致性较高,大优势在于速度快,可同期检测多个位点,争取佳的治疗时机,可作为早期个体化治疗的依据.
作者:杨建林;罗一钧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酉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5—2016年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180例,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n=90)和联合组(n=90).对照组患者采取清宫术联合常规抗早孕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产效果、阴道出血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妊娠物排出时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流产效果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长于对照组,妊娠物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药物流产及清宫术治疗效果,减少机体损伤,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致脑微出血(CMBs)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治疗.方法 选取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根据有无并发CMBs分为CMBs(+)组58例,CMBs(-)组42例.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检查指标等,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发CMBs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血浆TC水平分为降脂组(n=30)和非降脂组(n=28),降脂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非降脂组患者未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复查SWI,并复查比较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者所占比例、合并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高低密度脂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Bs(+)组患者合并脑出血、高总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者所占比例高于CMBs(-)组(P<0.05).CMBs(+)组患者病发区域以皮质-皮质下及基底节-丘脑为常见,患者病情多为轻度,但亦可发展至重度.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高总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发CMBs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LDL-C、出血灶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降脂组患者TC、LDL-C低于非降脂组,出血灶数目少于非降脂组(P<0.05),且降脂组患者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降脂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间无差异(P>0.05).结论 脑出血、高总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发CMBs的危险因素,且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TC及LDL-C水平,对CMBs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义芳;谌建;刘洪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舒芬太尼等药物常规诱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七氟烷吸入,对照组患者则按照8-6-4方案给予丙泊酚泵入维持.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切皮时(T3)、切皮后5 min(T4)、术毕停药(T5)、拔管(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steward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5,T6时段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段MAP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T2、T4 MAP低于T1,而T3 MAP高于T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中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可较好的抑制腹腔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保持较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有助于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范清润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5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SLPI表达水平,并分析SLPI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高分化组患者SLPI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组,Ⅰ~Ⅱ期患者SLPI表达水平高于Ⅲ~Ⅳ期,现淋巴结转移患者SLPI表达水平高于未现淋巴结转移,现远端转移患者SLPI表达水平高于未现远端转移(P<0.05);不同年龄、性别患者SLPI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的SLPI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TNM分期相关,可将其作为判定临床结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和结肠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魏志江;刘桂英;贾汝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基因型别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方法检测2685例受检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PV基因分型情况,根据年龄大小分为<30岁组,30~45岁组和>45岁组.结果 年龄<30岁组HPV感染率高于30~45岁组、>45岁组(P<0.05).2685例宫颈分泌物标本HPV阳性534例,阳性率为19.89%,共检测21种基因型别,其中HPV52和HPV58检出率高,分别为25.65%和16.85%,HPV16和HPV18检出率分别为11.8%和8.23%.结论 20岁以上女性需常规筛查HPV DNA以预防宫颈癌发生,HPV DNA基因型别检测可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HPV疫苗的研发使用提供重要信息,是宫颈癌普查值得推荐的初筛试验,为高危人群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孙美珠;余孙兴;周宜娟;许张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细节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n=55)和细节优化护理组(n=55).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细节优化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节优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细节优质护理组患者SDS评分、SDS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细节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细节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玉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斑秃患儿85例,均采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持续用药60 d.比较不同分期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期和稳定期患儿治疗有效率均高达50%及以上,且两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嗜酸球计数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儿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血嗜酸球百分率升高、ANA水平升高及血清IgE水平升高率高于无效组(P<0.05).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斑秃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纠正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文婷;张玲;吴波;何勤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2016年2—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降低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且用药安全.
作者:马怡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灵山县中医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标准组,各6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标准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格拉斯哥(GC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颅内压水平、血清炎性标志物〔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标准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及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标准组GCS评分高于常规组,NIHSS评分及颅内压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IL-2、IL-4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标准组IL-2、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IL-4高于常规组(P<0.05).标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低于常规组的21.43%(P<0.05).结论 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在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陈周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崇左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24 h心率、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QT间期离散度(QT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QTd、LVESd、LVEDd、LVEF、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QTd、LVESd、LVEDd、hs-CR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损伤.
作者:黎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行剖宫产术产妇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寒战、牵拉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桂林市兴安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44例.对照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前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观察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前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处理,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比较两组产妇寒战发生情况及给药后1、10 min寒战评分、牵拉痛评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1 min,两组产妇寒战评分、牵拉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0 min,观察组产妇寒战评分、牵拉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期间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在行剖宫产术产妇中的麻醉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产妇寒战发生率,缓解寒战、牵拉痛程度.
作者:李益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患者实施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治疗,B组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费用)、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B组,住院费用少于B组(P<0.05).A组患者优良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相较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优,可加快骨折愈合进程,且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
作者:陈凯航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钙剂联合催产素的效果研究探索其在产后出血高危患者中的作用,终能够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达川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危产妇1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各96例.观察组产妇在宫口全开给予10%葡萄糖酸钙联合宫缩素治疗,参照组产妇于生产前服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缩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并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情况.结果 产后2、24 h,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均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产妇实际产后血量>500 ml、宫颈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乏力性出血量>1000 ml、宫颈乏力致休克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钙剂联合催产素在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也可降低宫缩乏力性出血、休克发生率.
作者:朱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胃泌素17(G-17)检测在不同胃黏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未经治疗的胃病患者571例,根据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108例、萎缩性胃炎组368例、胃溃疡组29例、十二指肠溃疡组37例、复合溃疡组9例及胃癌组17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G-17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结合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血清G-17、PGⅠ、PGⅡ及其比值PGR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萎缩性胃炎组G-17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PGR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G-17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复合溃疡组、胃癌组PGR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G-17低于萎缩性胃炎组,胃癌PGR低于萎缩性胃炎组(P<0.05).结论 血清PGⅠ、PGⅡ联合G-17在检测不同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文涛;李继昌;刘海霞;杨凌玲;薛挺;魏晓花;吴育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观察一组(n=40)和观察二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一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观察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组患者血清NSE水平、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 d,观察一组、观察二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患者血清NSE水平、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脑神经保护剂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明确,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NSE水平及GCS评分,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利博;张文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及中药宫外孕方三步序贯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栗县中医院2010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宫外孕方三步序贯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及中药宫外孕方三步序贯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用完全培养基将细胞悬液的浓度调至1×104个/ml,接种于96孔板,以MTT法分别检测OD值,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细胞的增殖受抑,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对照组、25 umol/L,50 umol/L,100 umol/L,200 umol/L,400 umol/L的凋亡比分别为(5.30±0.97)%、(14.60±1.70)%、(35.40±8.93)%、(47.60±11.34)%、(55.80±15.94)%、(69.60±22.93)%,可见水飞蓟宾剂量依赖性可诱导HSC-T6凋亡.结论 水飞蓟宾对HSC增殖和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的早期凋亡有关,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活动密不可分.
作者:黄家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抚州市南丰县精神病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培酮治疗组与奥氮平治疗组,各42例.利培酮治疗组予以利培酮治疗,奥氮平治疗组予以奥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起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奥氮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精神行为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奥氮平治疗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利培酮治疗组,精神行为症状评分低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奥氮平治疗组起效时间为(8.51±1.25)d,短于利培酮治疗组的(12.39±2.15)d(P<0.05).奥氮平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高于奥氮平治疗组的7.14%(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精神行为症状和智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起效快,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平生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