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华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观察一组(n=40)和观察二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一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观察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组患者血清NSE水平、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 d,观察一组、观察二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患者血清NSE水平、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脑神经保护剂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明确,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NSE水平及GCS评分,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利博;张文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接受传统根治术治疗的40例肺癌患者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5年,观察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低于参考组,舒张压、收缩压、SpO2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内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5年,观察组患者淋巴转移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
作者:林治;潘鸿锦;陈辉;郑学铭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针联合头皮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针灸疼痛科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58例,采用腹针及头皮针治疗失眠症,治疗1~2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5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腹针联合头皮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脑部皮质功能,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谢雪萍;阙榕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入院72 h内的影像学复查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后非出血转化组(非转化组)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组(转化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使用率、大面积脑梗死病史和心房颤动病史率、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急性脑梗死发病前抗栓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发病前转化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使用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转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29±0.69)分,高于非转化组的(21.25±0.21)分(P<0.05).转化组大面积脑梗死病史率、心房颤动病史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转化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华法林使用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结论 应用抗栓药物、有大面积脑梗死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高均可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关系密切.
作者:西颖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滨海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清蛋白)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雷鸣;张庆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钙剂联合催产素的效果研究探索其在产后出血高危患者中的作用,终能够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达川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危产妇1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各96例.观察组产妇在宫口全开给予10%葡萄糖酸钙联合宫缩素治疗,参照组产妇于生产前服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缩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并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情况.结果 产后2、24 h,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均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产妇实际产后血量>500 ml、宫颈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乏力性出血量>1000 ml、宫颈乏力致休克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钙剂联合催产素在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也可降低宫缩乏力性出血、休克发生率.
作者:朱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98例,均行腹腔镜探查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比较腹腔镜组及中转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探查96例明确诊断,2例探查阴性.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中转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中转开腹组,住院费用低于中转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中转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诊治腹部闭合损伤中具有确诊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夏存林;丁勇;吴海涛;王加亮;杨晓磊;陈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细节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n=55)和细节优化护理组(n=55).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细节优化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节优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细节优质护理组患者SDS评分、SDS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细节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细节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玉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氟曲马唑的效果.方法 分析物和内标经乙醚和正己烷(1:1)提取,首次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氟曲马唑浓度.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2.1 mm×50 m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80:20;多反应监测(MRM)氟曲马唑([M+H]+,m/z 279.0→183.1)和内标辛伐他汀([M+H]+,m/z 441.0→295.1).结果 在0.0996~9.96 ng/ml内,氟曲马唑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0996 ng/ml,提取回收率>78.83%,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9.26%).结论 本次建立的LC-MS/MS法可用于测定氟曲马唑在人体血浆中的浓度.
作者:倪昌荣;冯丽雯;周竹琇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T3、TSH、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3、FT4水平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多汗、腹痛腹泻、恶心、心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FT4、FT3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汪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门诊患者硫辛酸胶囊超说明书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审方决策系统筛选出门诊2017年5—7月使用硫辛酸胶囊的医嘱处方691份,根据硫辛酸胶囊的药品说明书,从适应证、用法用量、用药人群等方面对每个医嘱逐项判断其是否与药品说明书相符,若有不相符则判断其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及发生率、适应证用药及构成比.结果 从本院审方决策系统534077份处方中筛选出使用硫辛酸胶囊的处方691份,占0.13%,其中超硫辛酸胶囊说明书用药处方612份,发生率为88.57%.硫辛酸胶囊超说明书用药主要表现为超适应证605例,发生率为87.55%(605/691),其中涉及7个科室,以耳鼻喉头颈部外科门诊发生率高,发生率为82.81%.超适应证处方的临床诊断主要以耳鸣、头晕目眩、耳聋为主.结论 硫辛酸胶囊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较高,应通过管控措施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灵琦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2016年2—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降低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且用药安全.
作者:马怡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胃泌素17(G-17)检测在不同胃黏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未经治疗的胃病患者571例,根据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108例、萎缩性胃炎组368例、胃溃疡组29例、十二指肠溃疡组37例、复合溃疡组9例及胃癌组17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G-17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结合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血清G-17、PGⅠ、PGⅡ及其比值PGR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萎缩性胃炎组G-17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PGR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G-17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复合溃疡组、胃癌组PGR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G-17低于萎缩性胃炎组,胃癌PGR低于萎缩性胃炎组(P<0.05).结论 血清PGⅠ、PGⅡ联合G-17在检测不同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文涛;李继昌;刘海霞;杨凌玲;薛挺;魏晓花;吴育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抚州市南丰县精神病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培酮治疗组与奥氮平治疗组,各42例.利培酮治疗组予以利培酮治疗,奥氮平治疗组予以奥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起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奥氮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精神行为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奥氮平治疗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利培酮治疗组,精神行为症状评分低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奥氮平治疗组起效时间为(8.51±1.25)d,短于利培酮治疗组的(12.39±2.15)d(P<0.05).奥氮平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高于奥氮平治疗组的7.14%(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精神行为症状和智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起效快,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平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广丰区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占长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妇产科2016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0例为妊娠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按照第七版《妇产科学》中妊娠高血压诊断与分类标准[4]将不同严重程度的妊娠高血压组患者分为普通妊娠高血压组(A组)27例、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35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C组)38例.比较两组受检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分析妊娠高血压不同亚组患者PT、TT、APTT、FIB及D-D水平.结果 妊娠高血压组PT、TT、APTT短于对照组,FIB、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PT、TT、APTT、FIB、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PT、TT、APTT短于B组、A组,FIB、D-D水平高于B组、A组(P<0.05);B组PT、TT、APTT短于A组,FIB、D-D高于A组(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通过对其凝血四项指标、D-D的检测可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指导妊娠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白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成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岳县康复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以≥9 mg为高剂量组106例,<9 mg为低剂量组94例;抗精神病药物成本以≥7.00元/d为高成本组82例,<7.00元/d为低成本组118例,比较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高成本组与低成本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患者PANSS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成本组与高成本组患者PANSS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与高剂量、高成本与低成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低成本与低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可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彭军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究山茱萸和熟地配伍时主要组分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不同比例的山茱萸和熟地配伍合液,先将二者分别煎煮,再合并煎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较山茱萸与熟地比例为(0:4,4:0,4:1,4:2,4:4,4:8,4:12的质量比称取适量样品溶出率及其诺苷、马钱苷和没食子酸含量.结果 山茱萸单煎溶出率为68.99%,当合煎比例在4:8配伍时与单煎溶出率接近,比例为4:12时,其溶出率明显下降.熟地的情况同山茱萸类似,4:8配伍时和单煎溶出率相近,4:12时溶出率明显下降,山茱萸与熟地合煎比例在大于4:8时,山茱萸和熟地的溶出率均高于或近似于两者单煎的溶出率.检测结果显示,莫诺苷、马钱苷和没食子酸均来自于山茱萸,熟地中不含有以上3种成分.合煎后除没食子酸外,其他两种成分含量均低于山茱萸单煎时的含量,并成线性关系变化,其中没食子酸随着比例的增加显线性下降,但均高于单煎时的含量,而莫诺苷、马钱苷随比例增加显线性增大,但又均低于单煎时含量.结论 山茱萸和熟地配伍时,山茱萸中主要组分的变化不会受温度的影响,3种有效组分的含量均显现出线性变化规律,两者依据4:8的比例进行配伍具有协同溶出特点,能够相互促进药理功效.
作者:邹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湘雅萍矿合作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3例.3组患者分别实施重比重、等比重、轻比重布比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阻滞平面时间和血液动力学检测结果.结果 3组患者高阻滞平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C组(P<0.05).麻醉前、麻醉10 min时,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 min时,3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MAP、HR低于B组、C组(P<0.05).结论 等比重布比卡因在老年人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相比轻、重比重布比卡因更加适合临床运用.
作者:李鹏;周力克;曾友良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斑秃患儿85例,均采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持续用药60 d.比较不同分期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期和稳定期患儿治疗有效率均高达50%及以上,且两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嗜酸球计数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儿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血嗜酸球百分率升高、ANA水平升高及血清IgE水平升高率高于无效组(P<0.05).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斑秃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纠正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文婷;张玲;吴波;何勤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