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NA微阵列芯片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及其与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关系研究

杨建林;罗一钧

关键词: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DNA微阵列芯片, 基因突变, 耐药
摘要:目的 分析DNA微阵列芯片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及其与利福平(INH)、异烟肼(RFP)耐药的关系,评价其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274例,均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快速检测MTB 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判断是否耐药,同时进行DNA测序、绝对浓度法进行药敏分析.比较芯片法、DNA测序检测MTB 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判断耐药情况.结果 274例患者痰液培养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显示,MTB对INH耐药率为12.04%,对RFP耐药率为60.22%.芯片法基因检测MTB对INH耐药灵敏度为75.76%(25/33)、特异度为93.36%(225/241)、符合率为91.24%(250/274),对RFP耐药灵敏度为96.97%(160/165)、特异度为90.93%(99/109)、符合率为94.52%(259/274).芯片法检测与DNA测序针对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检测准确率分别为75.76%(25/33)、96.97%(160/165).芯片法与痰液培养绝对浓度法药敏分析结果,INH一致性系数k=0.89、RFP一致性系数k=0.84,DNA测序与痰液培养绝对浓度法药敏分析INH一致性系数k=0.81、RFP一致性系数k=0.82.芯片法、DNA测序检测突变一致性系数k=0.76.结论 本地区RFP耐药率较高,MTB KatG、inhA和rpoB基因突变与INH和RFP耐药关系密切,突变是耐药的重要原因,DNA微阵列芯片法快速检测判断是否INH耐药敏感性有待提高,DNA微阵列芯片法快速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差错,是判断耐药失误的主要原因,但与DNA一致性较高,大优势在于速度快,可同期检测多个位点,争取佳的治疗时机,可作为早期个体化治疗的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灵山县中医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标准组,各6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标准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格拉斯哥(GC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颅内压水平、血清炎性标志物〔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标准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及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标准组GCS评分高于常规组,NIHSS评分及颅内压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IL-2、IL-4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标准组IL-2、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IL-4高于常规组(P<0.05).标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低于常规组的21.43%(P<0.05).结论 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在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陈周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5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SLPI表达水平,并分析SLPI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高分化组患者SLPI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组,Ⅰ~Ⅱ期患者SLPI表达水平高于Ⅲ~Ⅳ期,现淋巴结转移患者SLPI表达水平高于未现淋巴结转移,现远端转移患者SLPI表达水平高于未现远端转移(P<0.05);不同年龄、性别患者SLPI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的SLPI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TNM分期相关,可将其作为判定临床结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和结肠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魏志江;刘桂英;贾汝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耐药性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中医院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耐药性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射洪县中医院2013—2015年收治的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2株,应用康泰微生物鉴定系统对临床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在临床标本中以痰标本分离率高,伤口分泌物和腹腔引流液次之.感染分布的病房以呼吸内科为主,其次为脑外、肿瘤内科.多重耐药比率ICU占第一位,其次为脑外科、骨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和多重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混合制剂有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低,其次是头孢哌酮、磷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和耐药率不断上升,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及多重耐药菌株出现.

    作者:何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剂量和成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成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岳县康复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以≥9 mg为高剂量组106例,<9 mg为低剂量组94例;抗精神病药物成本以≥7.00元/d为高成本组82例,<7.00元/d为低成本组118例,比较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高成本组与低成本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患者PANSS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成本组与高成本组患者PANSS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与高剂量、高成本与低成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低成本与低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可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彭军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湘雅萍矿合作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3例.3组患者分别实施重比重、等比重、轻比重布比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阻滞平面时间和血液动力学检测结果.结果 3组患者高阻滞平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C组(P<0.05).麻醉前、麻醉10 min时,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 min时,3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MAP、HR低于B组、C组(P<0.05).结论 等比重布比卡因在老年人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相比轻、重比重布比卡因更加适合临床运用.

    作者:李鹏;周力克;曾友良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42例和联合治疗组42例.西医治疗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硝酸甘油用量、症状控制时间、显效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及血浆比黏度).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西医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低于西医治疗组,症状控制时间、显效时间短于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 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起效快,还可改善患者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涂颖廷;罗艳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2016年2—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降低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且用药安全.

    作者:马怡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氟曲马唑浓度的效果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氟曲马唑的效果.方法 分析物和内标经乙醚和正己烷(1:1)提取,首次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氟曲马唑浓度.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2.1 mm×50 m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80:20;多反应监测(MRM)氟曲马唑([M+H]+,m/z 279.0→183.1)和内标辛伐他汀([M+H]+,m/z 441.0→295.1).结果 在0.0996~9.96 ng/ml内,氟曲马唑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0996 ng/ml,提取回收率>78.83%,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RSD<9.26%).结论 本次建立的LC-MS/MS法可用于测定氟曲马唑在人体血浆中的浓度.

    作者:倪昌荣;冯丽雯;周竹琇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剂次百白破接种后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百白破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攀枝花市仁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受百白破疫苗注射新生儿120例,观察不同剂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同时间间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注射第一、二、三剂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前3剂(P<0.05).百白破疫苗注射后,接种当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接种后1 d及接种后2 d(P<0.05).结论 在百白破疫苗接种的新生儿中,临床应在第四剂注射及注射当天加强观察与预防,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高汝琼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舒芬太尼等药物常规诱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七氟烷吸入,对照组患者则按照8-6-4方案给予丙泊酚泵入维持.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切皮时(T3)、切皮后5 min(T4)、术毕停药(T5)、拔管(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steward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5,T6时段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段MAP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T2、T4 MAP低于T1,而T3 MAP高于T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中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可较好的抑制腹腔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保持较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有助于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范清润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酉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5—2016年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180例,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n=90)和联合组(n=90).对照组患者采取清宫术联合常规抗早孕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产效果、阴道出血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妊娠物排出时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流产效果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长于对照组,妊娠物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抗早孕药物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药物流产及清宫术治疗效果,减少机体损伤,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T3、TSH、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3、FT4水平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多汗、腹痛腹泻、恶心、心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FT4、FT3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汪茜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研究及安全性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抚州市第三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42例.利培酮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奥氮平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结果 利培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奥氮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2、4周,奥氮平组患者PANSS评分高于利培酮组(P<0.05);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PAN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P<0.05).奥氮平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短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奥氮平起效更快,且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作者:黄幼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泰和县澄江镇文田卫生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3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予以人型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便携式丹纳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胰岛素用量、血糖恢复参考值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窘迫、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低血糖、早产、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生长受限(FGR)、巨大儿、畸形、窒息、低血糖、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 P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 PB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恢复参考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剑虹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及甲强龙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梧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4例,按照随机数学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强龙、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功能复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功能复常时间及药物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TNF-α、IL-6、IL-10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TNF-α、IL-6、IL-10低于对照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普米克令舒和万托林及甲强龙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炎性反应,提高肺功能,药物起效快,且安全性好.

    作者:赵辉;李研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南昌市第三医院2016年2—12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8例.单一治疗组患者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单一治疗组基础上采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泪液分泌量恢复正常水平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干眼症症状积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泪液分泌量恢复正常水平时间较单一治疗组短(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治疗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干眼症症状积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干眼症症状积分低于单一治疗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单一治疗组(P<0.05).结论 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泪液分泌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江雪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孕妇学校对改善孕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孕产妇学校对改善孕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通州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6年建卡孕产妇613例,随机将所有孕产妇分为对照组305例和研究组308例.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课程教育,研究组孕产妇纳入本所举办的孕产妇学校培训班.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抑郁状况及不适反应.结果 试验前,两组孕产妇产后抑郁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研究组孕产妇产后抑郁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产妇试验前后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学校可有效降低孕产妇产褥期抑郁症发生率,且无不适反应,可为母婴健康与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陆亚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句容市石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6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在腰部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7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肛门疼痛,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安全可靠.

    作者:孙世康;徐圣贵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腹针配合头皮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腹针联合头皮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针灸疼痛科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失眠症患者58例,采用腹针及头皮针治疗失眠症,治疗1~2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5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腹针联合头皮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脑部皮质功能,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谢雪萍;阙榕彩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妇产科2016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0例为妊娠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按照第七版《妇产科学》中妊娠高血压诊断与分类标准[4]将不同严重程度的妊娠高血压组患者分为普通妊娠高血压组(A组)27例、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35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C组)38例.比较两组受检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分析妊娠高血压不同亚组患者PT、TT、APTT、FIB及D-D水平.结果 妊娠高血压组PT、TT、APTT短于对照组,FIB、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PT、TT、APTT、FIB、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PT、TT、APTT短于B组、A组,FIB、D-D水平高于B组、A组(P<0.05);B组PT、TT、APTT短于A组,FIB、D-D高于A组(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通过对其凝血四项指标、D-D的检测可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指导妊娠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白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