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璐敏;王鹏程;张晓惠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2-5月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2,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义峰;潘以韵;王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数字化管理措施在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的门诊西药房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数字化管理措施进行分组,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未实施数字化管理措施的门诊西药房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实施数字化管理措施的门诊西药房为观察组,观察2组等待取药时间、药物盘点时间、账目符合率、报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等待取药时间及药物盘点时间短于对照组,账目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报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管理措施在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升药品管理效果,提高药品发放的效率,降低报损率,值得应用.
作者:温晓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锥形束CT(CBCT)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医院口腔门诊接受CBCT检查诊断的68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口腔种植检查,观察组应用CBCT进行口腔种植检查.观察2组患者检查的口腔疾病谱构成比,比较2组患者的种植手术操作时间、患者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对680例患者进行分类排序,牙缺失种植患者人数较多,外伤患者人数较少;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各病种与性别的关系及对比情况.在经过精心的治疗后,观察组种植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锥形束CTCB应用于口腔种植临床中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游志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外科手术与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肝动脉血管瘤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7例患者为肝动脉介入栓治疗,对照组45例为外科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2组近远期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2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外科手术与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具有同样的效果,介入栓塞治疗的操作简单,恢复快但远期的并发症与复发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新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住院药房全自动口服摆药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法.方法 依据医院住院药房日常摆药工作流程,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提出改进方法并实施.结果 应用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并实施相关措施后,改善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摆药效率,降低了差错率.结论 经过持续改进,改善了摆药环境,完善了摆药流程,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邢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联合氯丙嗪治疗,试验组采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比较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试验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F-36健康问卷中活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健康情况的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因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52%(6/63)低于对照组的44.44%(2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汪裕洪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妊娠糖尿病(GDM)筛查、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236例,其中GDM患者118例(观察组),正常孕妇118例(对照组).对236例孕妇的HbA1c及FPG及OGTT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HbA1c、FPG、OGTT中的1 h血糖和2 h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A1c、FPG及OGTT中1 h、2 h血糖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HbA1c、FPG及OGTT中1 h、2 h血糖对GDM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度均较高.结论 HbA1c稳定性较好,与FPG和OGTT联合检测有利于GDM的筛查、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作者:陈国栋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叶酸补充对培美曲塞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7月在医院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者卡铂方案化疗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叶酸组38例和复合维生素组35例.叶酸组在培美曲塞化疗前1周开始每天服用小剂量叶酸(0.4 mg),持续整个化疗周期;复合维生素组在培美曲塞化疗前1周开始每天服用多维元素片(每片含叶酸0.4 mg),2组用法和用药时间完全一致.通过比较2组患者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相关不良反应,评估不同类型叶酸处理对培美曲塞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在ORR和DCR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患者中,复合维生素组较叶酸组引起的贫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患者中,复合维生素组较叶酸组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补充小剂量叶酸片比较,补充复合维生素可以减少培美曲塞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提高化疗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益民;朱林;董婷婷;曹磊;李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江苏省张家港市香山医院诊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100例患者的Lequesne评分为(11.12±2.23)低于治疗前的(17.23±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5).100例患者中临床显效80例(80.00%),有效12例(12.00%),无效8例(8.00%),总有效率为92.00%(92/100).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症状,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秋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我国糖尿病患者目前已超过1亿人,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负担. 糖尿病的重要特征是高血糖,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一系列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高血糖能够通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1]. 硫化氢( H2 S)作为一种新型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生理浓度下的硫化氢对多种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外源性硫化氢对心肌细胞( H9 c2 )损伤有保护作用,但有关硫化氢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作用的研究尚不多. 本文就近年有关硫化氢在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冬波;廖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了解先天愚型患儿智能发育水平,为进行及时、有效干预打下基础,以期更好地进行康复治疗,促进其智能发育.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厦门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先天愚型患儿40例,另选择同期收养的机构内其他儿童153例,均采用Gesell智能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 先天愚型患儿6~48月龄的粗大运动、3~48月龄的精细运动、言语、应人能、应物能评分均低于机构内其他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愚型患儿总分发育水平低于机构内儿童,且随着年龄增长日益明显.嵌合型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应人能、应物能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核型.结论 先天愚型患儿智能发育落后,随着年龄增长日益明显.
作者:陈永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20例,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6.536,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6.05±1.27)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8.29±2.01)d(t=7.298,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3.33%)低于对照组的10例(16.67%)(χ2=5.926,P<0.05).结论 阴道炎患者应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复发情况,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7月,医院采用CT进行TNM分期,并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5例入组,评价CT的诊断分期价值.结果 CT整体符合率为78.26%,CT对ⅠA期的符合率高,随着分期的上升,ⅠB~ⅢA期符合率呈下降趋势,ⅢB分期无差异,Kappa一致性检验k=0.82,达到高度一致.CT对淋巴结转移的检验敏感性59.52%(50/84),特异性90.18%(294/326),符合率83.90%(344/410),对侵犯胸膜的敏感性88.37%(38/43).CT测量病灶大小1.5(0.8~6.5)cm,实际测量水平1.5(0.8~6.8)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测与CT测量病灶的误差(0.4±0.2)cm.结论 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效果较好.
作者:江文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减少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出现件数,提高药品质量.方法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的控制,分析出现近效期药品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总结活动开展前后的结果并评估有形成果(改善情况)和无形成果(圈员能力评分).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出现近效期药品几率明显下降,由开展前的48.5件/季下降到开展后的17件/季,圈员能力评分由平均3~4分上升到4~5分.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用于药房管理并能发现及解决问题,使药房的服务质量得以持续改进,降低药房近效期药品数,保证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陈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比观察实施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4例,腹腔镜组在了解患者有无生育要求及其同意的情况下,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腹腔镜实施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切开取胚术等手术方式,开腹组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行横行或纵行切口之后进入腹腔操作.结果 2组异位妊娠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6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70%,低于开腹组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伤小、耗时短、腹腔脏器损害小,术后康复快,不会在腹部留下较大瘢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难治性贫血患者38例(A组)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38例(B组).比较2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巨幼变红细胞胞体直径、外周静脉血检验结果.结果 2组粒系巨幼变率、红系巨幼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红系病态率、粒系病态率、淋巴样小巨核率、PAS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巨幼变中红细胞胞体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巨幼变原始红细胞、巨幼变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幼稚粒细胞率、幼稚红细胞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可运用这种方法对难治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雷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营养宣教在慢性肾脏病(CKD)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接受个体化营养治疗的CKD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开始营养治疗前由肾病管理小组卫教师对其进行初次营养宣教,治疗期间由营养科营养医师定期随访,并继续给予营养宣教;另选取2015年接受个体化营养治疗的CKD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未给予营养宣教.观察营养宣教对CKD患者肾病治疗饮食认识水平的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对营养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营养治疗初始的肾病饮食知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宣教后对肾病治疗饮食的认知水平高于宣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营养治疗的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营养宣教可提高CKD患者对肾病治疗饮食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CKD患者对肾病营养治疗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应加强CKD患者的营养宣教工作.
作者:李美珍;杨厦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以减少临床漏诊情况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经产前超声检查疑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比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超声检查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卵巢肿瘤40例(均为单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37例为良性肿瘤,其中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2例,浆液性囊腺瘤25例,3例未合并卵巢肿瘤.超声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0,准确率为92.5%.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良性居多,无明显症状,超声检查对该病诊断准确率较高,是妊娠妇女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蒲红生;张为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尿酸血症(HUA)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对血糖、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020例,所有体检者均进行一般资料收集、体检、生化指标检测等,分析老年HUA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患者血糖、血压、血脂代谢水平.结果 HUA发生率为51.29%.70~79岁、≥80岁女性患者HUA发生率及女性HUA总发生率均高于男性;60~69岁、70~79岁、≥80岁男性患者血尿酸(UA)水平高于女性(P<0.05),且女性患者随年龄增加UA水平逐渐上升(P<0.05);男性HUA患者舒张压、三酰甘油(TG)、体质指数(BMI)均高于非HUA患者(P<0.05);女性HUA患者空腹血糖(FBG)、舒张压、收缩压、TG、BMI均高于非HUA患者(P<0.05).结论 老年HUA患者发病与性别、年龄、FBG、舒张压、收缩压、TG、BMI相关.
作者:曾桄伦;卢健聪;黄淑云;郭桂梅;邓淑贤;何静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金属预成冠修复乳磨牙大面积缺损、改善患者口腔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磨牙大面积缺损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光固化树脂修复,观察组50例采用金属预成冠修复.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总有效率均逐渐下降.观察组治疗9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0,P<0.05).结论 金属预成冠对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留菁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