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敏;王艳芳;张红丽;何静波;刘全礼
目的 观察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根据胰岛素注射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式,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输注方式.对2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进行分析,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高胆红素血症1例(4.3%),对照组出现羊水过多和宫内窘迫等症状3例(13.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连续输注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大程度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勋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单盲法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4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施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比2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后评估2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0.05).治疗前2组脑梗死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梗死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梗死体积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情况及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情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3,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很好地改善老年患者其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许虎成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肠内营养治疗的佳时机,为临床合理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24 h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入院48 h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淋巴细胞计数(T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TP、ALB和TLC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ARDS、腹腔脓肿、低磷血症、肾衰竭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早期(<24 h)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张东升;王瑞芳;陈四八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比观察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大运动阻滞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麻醉平面至有效麻醉平面时间)、T2(麻醉后30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omage分级为3级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良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静脉给药护理中使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针对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NICU静脉给药患儿40例(对照组)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用循证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同时在循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NICU静脉给药患儿40例(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总结循证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NICU静脉给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发现,其能够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同时规避临床的相关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李玲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症抑郁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抑郁患者100例,将其抽签化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HAMA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91,P<0.05).本次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过相应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症抑郁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房超青;郑金炽;陈韶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2-5月医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2,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义峰;潘以韵;王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手术治疗前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静脉注射用于胆囊摘除术的镇痛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胆囊摘除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前10 min,观察组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对照组予芬太尼静脉注射,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T1)、苏醒后1 h(T2)、苏醒后2 h(T3)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量表(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10 min地佐辛静脉注射用于胆囊摘除术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注射,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浦红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硬镜下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输尿管硬镜下同期治疗的双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40例,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肌酐、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 4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6.58±22.32)min,术中出血量为(18.00±2.50)ml,住院时间为(3.26±0.28)d.术前、术后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手术结石清石率为82.50%(33/40),二期手术结石清石率为92.50%(37/40).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经对症治疗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 对双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硬镜下同期治疗切实可行,无严重并发症,对肾功能无显著影响,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庆联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胃肠镜检查护理的风险管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风险管理前)在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的1000例患者与2016年9月-2017年9月(风险管理后)进行胃肠镜检查的100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风险管理前,外来胃肠镜进行常规终末消毒;风险管理后,外来胃肠镜进行常规清洗+2%戊二醛消毒10 h.结果 风险管理后的临床肠胃镜检查后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以及循环系统不良反应的比率均有所降低,其中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和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风险管理前,医院46条外来胃肠镜在清洗消毒后的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为84.8%(39/46),而进行风险管理后外来胃肠镜在清洗消毒后的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为100.0%(46/4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外来镜消毒按常规清洗管理+2%戊二醛浸泡消毒10 h,可减少外来镜带来的风险,值得在胃肠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刘丽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宫颈癌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对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案.方法 选择行子宫颈恶性肿瘤根治性放疗合并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治疗前2组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宫颈癌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炎性反应,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悦;谢瑞莲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3日-2016年3月20日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患者均经CT三维成像、临床触诊、B型超声、钼靶摄片等方式检查确诊为乳腺纤维瘤,并均实施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 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均为良性乳腺纤维瘤病变,术中病变组织完全被切除,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且缝合处理情况较好,未有患者的切口处存在瘢痕残留的情况,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年,未有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结论 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较好,操作简单,美观性较好,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伟忠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的寒颤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覆盖毛毯,在手术过程中不使用加热器,术中输液均未加热,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后,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则给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者的寒颤程度镇静状态,比较2组麻醉前(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以及手术结束时(T3)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呼吸(SpO2)的变化.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寒颤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的30.00%,而且寒颤程度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P<0.05).2组均无患者深度镇静,观察组患者镇静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AP、SpO2各时段(T1、T2、T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的临床作用显著,可作为临床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的首选药物.
作者:戴东明;胡乃浩;吴淦;盛和标;沈进;李梅;是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养阴益气汤治疗中年人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化原则将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2011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中年人干眼症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养阴益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滴眼,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视力、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治疗前,泪液分泌量大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益气汤能明显改善中年人干眼症症状.
作者:贾海波;郎静芳;张振锋;王磊;董素亭;丁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肌力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肌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肌力,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静馨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清创手术,试验组行VSD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创伤面、感染创面愈合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创伤面1周、2周及感染面1周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换药次数,适合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陈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我国糖尿病患者目前已超过1亿人,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负担. 糖尿病的重要特征是高血糖,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一系列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高血糖能够通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1]. 硫化氢( H2 S)作为一种新型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生理浓度下的硫化氢对多种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外源性硫化氢对心肌细胞( H9 c2 )损伤有保护作用,但有关硫化氢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作用的研究尚不多. 本文就近年有关硫化氢在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冬波;廖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药物非手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且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65例)和药物非手术治疗组(n=55例),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腹腔镜手术组β-hCG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药物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妊娠率及正常分娩率均明显高于药物非手术治疗组,再次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药物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临床效果较好,具有住院时间短、血β-hCG下降快、输卵管通畅率高、再次妊娠率及分娩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琴亚;凌静;吴群英;谭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营养宣教在慢性肾脏病(CKD)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接受个体化营养治疗的CKD患者124例作为观察组,开始营养治疗前由肾病管理小组卫教师对其进行初次营养宣教,治疗期间由营养科营养医师定期随访,并继续给予营养宣教;另选取2015年接受个体化营养治疗的CKD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未给予营养宣教.观察营养宣教对CKD患者肾病治疗饮食认识水平的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对营养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营养治疗初始的肾病饮食知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宣教后对肾病治疗饮食的认知水平高于宣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营养治疗的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营养宣教可提高CKD患者对肾病治疗饮食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CKD患者对肾病营养治疗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应加强CKD患者的营养宣教工作.
作者:李美珍;杨厦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联合氯丙嗪治疗,试验组采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比较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试验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F-36健康问卷中活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健康情况的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因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52%(6/63)低于对照组的44.44%(2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汪裕洪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