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徐友娣

关键词: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 乳腺分叶状肿瘤, 应用效果, 焦虑抑郁情绪
摘要: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为乳腺分叶状肿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接受精细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基于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并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目的 分析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骨科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进行观察,患者均采用PFNA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输血情况、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6 ±6.3)d,手术时间(59.9 ±10.2)min,术中出血量(123.5 ±21.5)ml,下床活动时间(19.6 ±5.4)d,术后并发症为5.00%,术后输血率为5.00%;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PFNA手术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突出,固定牢靠、强效抗旋转,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单海龙;朱孝南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小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护士对于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PICU在职的护士52例,全部护士均采用PNKAS(护士疼痛知识及态度调查表)对其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观察了解,并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以便PICU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提高.结果 全部入选护士通过调查后显示,52例PICU护士的平均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13.98 ±5.14)分,平均正确率为33畅97%;对不同学历、PICU护龄及职称护士的小儿疼痛管理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而对是否存有疼痛管理培训或者自学经历护士的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PICU护士对于小儿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在临床上应将PICU护士的相关疼痛管理培训加强,提高其小儿疼痛管理的能力及意识,以将PICU中的小儿疼痛管理效果提高.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某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对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16年4月份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出院患者362份,统计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对各科室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其用药是否合理.结果 (1)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注射剂中泮托拉唑使用频数高,高达219次,口服使用次数高的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预防性用药中,无指征用药有158份,占48畅92%.(3)使用疗程情况:疗程>7 d的均为注射剂,有170份,占52.63%.(4)各科室均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高为普外科,不合理用药比例达83.7%.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情况严重,预防用药过度,医院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促进合理应用.

    作者:范健;刘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司匹林联合顺铂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单药阿司匹林及其联合顺铂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不同浓度组(1.25、2.5、5、10、20 mmol/L),顺铂4.17 μmol/L浓度组, 5 mmol/L阿司匹林联合顺铂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4、48、72 h)各组的细胞抑制率.结果 同一时间点,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Eca-109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在同一浓度下,细胞的抑制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即呈时间依赖性;同一时间点,阿司匹林联合顺铂对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浓度单药阿司匹林组(P<0.05)及单药顺铂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阿司匹林联合顺铂对Eca-109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作者:杨静;马明阳;路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干预,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EVC、FEV1预计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1).结论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重视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肺功能,提高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静;王爱民;朱正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皮肤科中药浴疗法的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

    皮肤病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躯体痛苦的同时也对其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直接影响到患者疾病的康复.中药浴疗法是一种重要辅助手段,适用于全身皮肤瘙痒、大量鳞屑、斑丘疹等患者,该疗法即可弥补内用药物的不足,又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近年来,该疗法已成为皮肤科常用的外治方法.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由于药物学及人体生命科学领域的未知性及复杂性,药浴疗法本身也是一项具有风险的专科技术,因此,必须将护理安全意识始终贯穿于药浴疗法的过程中,以防范于未然.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药浴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逐项排查总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将我院皮肤科中药浴疗法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及采取的防范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璇君;郑彦璇;李春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QTC周期、QTd数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心率、QTd数值较治疗前降低,QTC周期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各项数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LVEDV、LVESD数值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数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1).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朱仲燕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子宫内膜癌术后醋酸甲地孕酮辅助化疗对改善患者食欲和体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醋酸甲地孕酮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中改善患者食欲和体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措施与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食欲和体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患者食欲和体质量增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 醋酸甲地孕酮可以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中的食欲和体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左艳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穿孔性阑尾炎的CT征象及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 评价CT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穿孔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数据进行分析,并于CT检查后24 h内行阑尾切除术,根据手术记录及病理结果分为非穿孔性阑尾炎组(66例)和穿孔性阑尾炎组(16例).结果 2组间阑尾腔内气体、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外粪石、中重度阑尾周围炎、盲肠壁增厚、小肠淤张、阑尾周围脓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住院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畅05),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外粪石、中重度阑尾周围炎、盲肠壁增厚、小肠淤张、阑尾周围脓肿6种CT征象的出现对患者住院时间有影响.结论 CT对区分穿孔性阑尾炎及非穿孔性阑尾炎具有临床价值,穿孔征象的出现预示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作者:陈英敏;周汝明;暴云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应用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应用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需术后镇痛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术后镇痛泵中加地佐辛注射液和盐酸奈福泮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及24 h疼痛评分(VAS)、镇静等级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 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8.87%(P<0.01).结论 术后镇痛中在镇痛泵中加地佐辛注射液和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的基础上应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效果确切,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用.

    作者:郝其勇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TNF-α、IL-6、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60例患者中治愈32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4.7 ±2.5)分,治疗后为(10.1 ±1.4)分,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TNF-α、IL-6和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性好,联合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玮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卒中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畅8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卒中量表评分为(20.03 ±4.95)分,低于对照组的(26.18 ±4.98)分(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显著减少血小板积聚、溶解血栓,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受损状态,使其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金虬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Krupple样转录因子6(KLF6)蛋白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21蛋白的关系

    目的 观察Krupple样转录因子6(KLF6)蛋白在口腔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p21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口腔癌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诊治的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全部入选对象口腔组织的KLF6、p21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观察比较2组检测结果,并对2种蛋白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KLF6蛋白与p21蛋白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KLF6、p21蛋白两者间表现为正相关性.结论 口腔癌患者中,其KLF6、p21蛋白的表达均会明显降低,且两者间表现为正相关性.

    作者:胡丹妮;孙小年;钟雅婷;徐刚;杨利民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取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放疗和负氧离子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国产覆膜双喇叭口金属内支架介入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食状况改善率、存活率情况.结果 对于实施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的患者,国产金属内支架置入成功率100.00%,并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进食状况改善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17畅78%,高于对照组的4.55%(P<0.05).结论 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采取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的方案效果良好,可以对于患者近期进食质量进行改善,同时相对延长生存时间,但是远期的效果还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毛东良;王诗学;樊胜志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倒刺线连续缝合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倒刺线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分为倒刺线连续缝合组(41例)和微乔线间断缝合组(45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胆总管缝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胆漏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倒刺线连续缝合组胆总管缝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微乔线间断缝合组(P<0.01);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倒刺线连续缝合组术后胆漏发生率为2.4%(1/41),低于微乔线间断缝合组的15.6%(7/45,P<0.05).结论 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时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便,可缩短胆总管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胆漏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熊日晖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奇霉素疗法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疗法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可帮助患儿尽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眼睑痉挛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以A型肉毒毒素进行眼部注射治疗,依注射部位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位点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注射位点基础上增加眼轮匝肌睫部区域注射.观察比较2组药物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Cohen痉挛强度分级标准评价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更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轮匝肌睫部区域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宗惠花;施俊峰;陈成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个性化服药时间对肠镜检查准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个性化服药时间对肠镜检查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2组患者均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服药方式,观察组制定个性化服药时间.观察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时间、准备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BBP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1).结论 个性化的服药时间可以提高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镜检查准备的效果,提高肠道清洁度和检查准确率,降低不良反应,该服药方式可在肠镜检查准备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美鹚;林鲜奇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男性乳腺癌3例的钼靶X线表现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极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占乳腺癌的0.82%~1.29%,占男性全部肿瘤的0.2%~5%,近年来MBC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MBC的发病年龄分布呈单峰,峰值为71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比女性大约晚10年[1].现将我院近期钼靶X线确诊后手术的男性乳腺癌患者3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建辉;胡聪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技术对乳牙龋病患者术中疼痛的影响和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技术对乳牙龋病患者术中疼痛的影响和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3~8岁儿童乳牙龋病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术(观察组) 48例,传统机器切割术(对照组)48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去龋效果、治疗时间、术中疼痛例数及治疗后1年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去龋效果、术中疼痛分级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年复诊,观察组去龋成功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2.92%,观察组在二次龋齿发生情况及填充物折断/脱落方面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结论 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技术去龋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乳牙龋病患者术中疼痛感,远期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邱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