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毛东良;王诗学;樊胜志

关键词: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 中晚期, 食管癌,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取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放疗和负氧离子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国产覆膜双喇叭口金属内支架介入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食状况改善率、存活率情况.结果 对于实施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的患者,国产金属内支架置入成功率100.00%,并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进食状况改善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17畅78%,高于对照组的4.55%(P<0.05).结论 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采取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的方案效果良好,可以对于患者近期进食质量进行改善,同时相对延长生存时间,但是远期的效果还有待深入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为乳腺分叶状肿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接受精细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基于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并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友娣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参麦注射液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分析

    参麦注射液以红参和大麦为主要原料,含有多糖、皂苷、有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养阴生津、益气固肾的功效,目前以纳入中医药急诊常用药的范畴[1].在临床各科室中具有较高使用率.参麦注射液多应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提高细胞活性,改善心血管的血液循环[2].同时,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患者也有使用比例.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提高人体机体的免疫能力,在化疗治疗中,参麦注射液可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调节能力,以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3].在传统中医学影像下,临床多认为以参麦注射液为代表的中成药制剂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各科室的疾病均广泛应用.然而,在参麦注射液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和患病基数日趋增多,参麦注射液的合理用药及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4].现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我院临床治疗中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樊继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医院内分泌科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泵使用准确率、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率;护理后检测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价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为(32.7 ±10.2)U/d,少于对照组的(41.9 ±14.5)U/d(P<0.01);观察组胰岛素泵使用准确率、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S-AI、T-AI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有良好护理效果,能够规范胰岛素泵的使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轻心理负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丽;贺璐;丁红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美泰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畅65%,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治疗前,2组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思美泰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庆磊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FEV1/FVC)以及血气指标(PaO2、PaCO2、SpO2)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7.23%(P<0畅05);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数值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 2组PaO2、PaCO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SpO2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PaCO2、SpO2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轶群;韩林华;邹华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应用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应用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需术后镇痛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术后镇痛泵中加地佐辛注射液和盐酸奈福泮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及24 h疼痛评分(VAS)、镇静等级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 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8.87%(P<0.01).结论 术后镇痛中在镇痛泵中加地佐辛注射液和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的基础上应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效果确切,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用.

    作者:郝其勇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施以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2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配合施以阿托伐他汀+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观察组配合施以阿托伐他汀+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1);治疗后,2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加快,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施以阿托伐他汀+丹红注射液治疗,可以使得患者的脑部血供情况获得显著改善,终有效优化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戴海英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6.98 ±2.31)d,短于对照组的(11.29 ±1.78)d(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加地塞米松2.5 mg结膜下注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可较快恢复视力,缩短治疗时间,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畏光,流泪等现象,可以考虑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何小玲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手术产妇行镇痛方案时联合应用地佐辛以及右美托咪定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胎儿娩出后,2组均行硬膜外镇痛,同时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而观察组联合应用地佐辛以及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中牵拉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抑制术中牵拉反应优良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对于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在硬膜外镇痛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地佐辛以及右美托咪定辅治,在抑制牵拉反应的同时,防止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加旭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的SDS、SAS评分、疾病感知问卷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前,观察组疾病感知问卷评分为(33.94 ± 2畅37)分,对照组为(34.98 ±1.21)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疾病感知问卷评分为(87.69 ±9.21)分,高于对照组的(59.68 ±2.14)分(P<0.01).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分析二胎政策下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140例,分析产妇临床资料,了解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 14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中,92例(65.71%)选择剖宫产,48例(34.29%)选择自然分娩.2组产妇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剖宫产产妇,住院时间短于剖宫产产妇(P<0.01).自然分娩产妇发生产褥期感染1例(2畅08%),剖宫产产妇发生产褥期感染9例(9.78%).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下新生儿窒息、感染、颅内出血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需严格掌握阴道指征,监测产程,有利于降低产褥期感染率,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影响新生儿健康.

    作者:马海燕;张少玉;张文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皮肤科中药浴疗法的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

    皮肤病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躯体痛苦的同时也对其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直接影响到患者疾病的康复.中药浴疗法是一种重要辅助手段,适用于全身皮肤瘙痒、大量鳞屑、斑丘疹等患者,该疗法即可弥补内用药物的不足,又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近年来,该疗法已成为皮肤科常用的外治方法.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由于药物学及人体生命科学领域的未知性及复杂性,药浴疗法本身也是一项具有风险的专科技术,因此,必须将护理安全意识始终贯穿于药浴疗法的过程中,以防范于未然.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药浴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逐项排查总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将我院皮肤科中药浴疗法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及采取的防范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璇君;郑彦璇;李春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0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P<0畅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应用于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欣;闵祥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医分期辨治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分期辨治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大肠癌根治术后需开展辅助化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Xelox方案实施2个疗程化疗;观察Ⅰ组化疗期(d1~14)在与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案的前提下口服健脾消癌汤;观察Ⅱ组化疗间歇期同步口服健脾扶正汤;观察Ⅲ组化疗期(d1~14)口服健脾消癌汤,化疗间歇期(d15~28)口服健脾扶正汤.评价4组中西医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比较、骨髓抑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Ⅲ组总有效率高出其他小组(P均<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数值低(P均<0.05);观察Ⅰ、Ⅱ、Ⅲ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高出许多(P均<0.05),其中观察Ⅲ组该项评分比其他3组高出许多(P均<0.05);观察Ⅰ、Ⅱ、Ⅲ组骨髓抑制情况、胃肠道不良反应出现状况均轻于对照组(P均<0.05),Ⅰ、Ⅱ、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消癌汤与健脾扶正汤均善于减小化疗的不良反应,前者能够使治疗成效大大增强,后者善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二者序贯联合应用可体现中医因时制宜、治未病的功效.

    作者:王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昔洛韦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面神经炎是临床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周围性面瘫疾病,主要是因为茎乳孔内面神经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多见于青壮年人群[1].一般患者主要表现为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宽以及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消除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反应等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及预后一般,为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69例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资料.

    作者:薛昌春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子宫内膜癌术后醋酸甲地孕酮辅助化疗对改善患者食欲和体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醋酸甲地孕酮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中改善患者食欲和体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措施与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食欲和体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患者食欲和体质量增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 醋酸甲地孕酮可以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中的食欲和体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左艳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狼疮肾炎患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中的舒适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狼疮肾炎患者实施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大剂量甲基强松龙冲击治疗的狼疮肾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1);经治疗及护理后,其总有效率达到100%,包括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17例,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狼疮肾炎患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时,对其实施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减少心理应激反应,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叶燕琴;陈玮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某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对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16年4月份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出院患者362份,统计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对各科室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其用药是否合理.结果 (1)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注射剂中泮托拉唑使用频数高,高达219次,口服使用次数高的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预防性用药中,无指征用药有158份,占48畅92%.(3)使用疗程情况:疗程>7 d的均为注射剂,有170份,占52.63%.(4)各科室均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高为普外科,不合理用药比例达83.7%.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情况严重,预防用药过度,医院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促进合理应用.

    作者:范健;刘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肠功能恢复和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肠功能恢复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腔脓肿、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F和ARDS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畅01).结论 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开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术中发生产后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常规填塞纱条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比较2组产后2h、产后24 h及产后48 h的出血量,并以容积法进行测量,同时检测比较2组产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止血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24 h、48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减少产后出血量,止血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能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