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分期辨治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真

关键词:大肠癌, 健脾消癌汤, 健脾扶正汤, 化疗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分期辨治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大肠癌根治术后需开展辅助化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Xelox方案实施2个疗程化疗;观察Ⅰ组化疗期(d1~14)在与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案的前提下口服健脾消癌汤;观察Ⅱ组化疗间歇期同步口服健脾扶正汤;观察Ⅲ组化疗期(d1~14)口服健脾消癌汤,化疗间歇期(d15~28)口服健脾扶正汤.评价4组中西医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比较、骨髓抑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Ⅲ组总有效率高出其他小组(P均<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数值低(P均<0.05);观察Ⅰ、Ⅱ、Ⅲ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高出许多(P均<0.05),其中观察Ⅲ组该项评分比其他3组高出许多(P均<0.05);观察Ⅰ、Ⅱ、Ⅲ组骨髓抑制情况、胃肠道不良反应出现状况均轻于对照组(P均<0.05),Ⅰ、Ⅱ、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消癌汤与健脾扶正汤均善于减小化疗的不良反应,前者能够使治疗成效大大增强,后者善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二者序贯联合应用可体现中医因时制宜、治未病的功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分析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观察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2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取快速血清学检验分析,效果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能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珊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胆囊炎治疗中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案,观察2组患者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8畅34%(P<0.01).结论 对于出现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在防范并发症的基础上,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其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冬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予以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显著降低心房颤动转复率,进而降低病死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洪序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狼疮肾炎患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中的舒适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狼疮肾炎患者实施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大剂量甲基强松龙冲击治疗的狼疮肾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1);经治疗及护理后,其总有效率达到100%,包括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17例,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狼疮肾炎患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时,对其实施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减少心理应激反应,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叶燕琴;陈玮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为乳腺分叶状肿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接受精细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基于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并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友娣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为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选取在医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膀胱冲洗,A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肛温(37℃左右),B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室温(25℃左右),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发生膀胱痉挛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计算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结果 A组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均少于B组(P<0.05),且A组血压、心率的变化幅度均小于B组(P<0.05).经比较,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低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P<0.05).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冲洗液的温度越接近肛温,其膀胱痉挛发生的概率越低,临床上应尽量选用接近肛温的冲洗液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

    作者:郭瑞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医院门诊药物咨询分析与改进措施

    目的 对医院2016年门诊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问题并总结规律.方法 收集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门诊药物咨询室2016年全年的咨询工作记录表,按照咨询方式、咨询者身份、咨询内容、药物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医务人员占比44.4%,患者及家属占比54.8%;咨询内容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23.4%),用药常识(20.6%),药理作用及药物代谢(17.1%),药物不良反应(11.9%),用药目的及治疗方案(11畅1%),药品基本信息(7.5%),药物相互作用(7.1%).结论 门诊药物咨询作为医院药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发挥药师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宣传普及合理用药知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杜新;王恩荣;刘光永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卒中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畅8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卒中量表评分为(20.03 ±4.95)分,低于对照组的(26.18 ±4.98)分(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显著减少血小板积聚、溶解血栓,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受损状态,使其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金虬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某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对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16年4月份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出院患者362份,统计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对各科室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其用药是否合理.结果 (1)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注射剂中泮托拉唑使用频数高,高达219次,口服使用次数高的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预防性用药中,无指征用药有158份,占48畅92%.(3)使用疗程情况:疗程>7 d的均为注射剂,有170份,占52.63%.(4)各科室均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高为普外科,不合理用药比例达83.7%.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情况严重,预防用药过度,医院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促进合理应用.

    作者:范健;刘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肠功能恢复和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肠功能恢复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腔脓肿、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F和ARDS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畅01).结论 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开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环孢素软胶囊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环孢素软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医院诊断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给予司坦唑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环孢素软胶囊口服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0.0%(P<0畅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环孢素软胶囊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常规改善效果明显.

    作者:肖立成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隐裂牙牙髓病的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合并冠修复同步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根管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畅83%,高于对照组的73畅92%(P<0.05).结论 根管治疗合并冠修复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疗效更加确切,临床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孟祥腾;赵佩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托烷司琼联合咪达唑仑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起剖宫产产妇不良反应的研究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联合咪达唑仑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发剖宫产产妇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B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后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观察并记录产妇入室(T0)、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前(T1)、用药后10 min(T2)、用药后20 min(T3)、术毕(T4)等时间点的BP、HR、SpO2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在T2、T3时间点SBP、DBP、HR低于A组(P<0.05).B组心悸、胸闷、面部潮红、血压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或P<0.01).结论 托烷司琼联合咪达唑仑可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发的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绍语;贾玮;杨玲玲;曲尼江才;冯宇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昔洛韦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面神经炎是临床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周围性面瘫疾病,主要是因为茎乳孔内面神经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多见于青壮年人群[1].一般患者主要表现为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宽以及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消除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反应等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及预后一般,为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69例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资料.

    作者:薛昌春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疝气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实施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儿手术用时、住院天数、自主活动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胀以及阴囊水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结论 小儿疝气予以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使临床指标得以改善,同时可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

    作者:邹彪;刘仕云;曾晓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个月进行2组患者康复训练评定:跌倒指数(FI)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4个月后康复训练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芳;徐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一采用头孢菌素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相比单一使用头孢菌素具有明显优势,其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中医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静脉滴注中成药红花黄色素,同时自拟活血化瘀方,根据患者实际病症表现予以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1 ±1.7)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4.2 ±4.0)分,2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用药期间,出现轻度头晕头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60).患者基本治愈28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56/60).结论 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助于增强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少且轻,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长期服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长期服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服用甲巯咪唑治疗但当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时,即可停止服药.甲亢治疗1.5~2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治疗满1年后,观察组出现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以及甲亢复发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服用甲巯咪唑的方式对于甲亢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干预效果.该种治疗方式相较于短期用药,甲亢的复发率明显降低,患者出现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的症状也得到较好控制,是一种较好治疗方式.

    作者:孟亚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方法 选取医院对输尿管结石的468例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时出现输尿管损伤24例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其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468例患者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5.13%,其中输尿管上镜过程中损伤21例(4.49%),而手术过程中损伤3例(0.64%).经诊断输尿管损伤为输尿管穿孔16例(3.42%),8例患者为输尿管黏膜下假道,16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为术中实施双J管留置术,而其余2例实施输尿管开放取石术;且8例患者为术中实施双J管留置术.结论 输尿管镜技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术中安全性极高,但对于术中如何掌握正确操作是减少和避免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