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洪序溪

关键词:替米沙坦,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摘要: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予以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显著降低心房颤动转复率,进而降低病死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叶青转录组SSR信息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三叶青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开发三叶青SSR分子标记技术,为三叶青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保护提供方法.方法 将三叶青高通量测序获得的Unigene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挖掘和分析.结果在84433条Unigene搜索出8263条符合条件的SSR,发生频率为9.79%,平均每11.72 kb中出现1个SSR位点.共有174种重复基元,四核苷酸重复基元多有68种,(A/T)n、(T/A)n、(GA/TC)n的比例较高,四、五、六核苷酸出现频率较低占比例为1.61%.SSR的长度集中在10~24 bp,其中10 bp多有1531个,其次为15 bp,为1042个,11、12、14、18 bp的个数超过500个,分别为689、970、576、895.三叶青SSR长度在12~20 bp为4880条,占59畅02%,在理论上具有中等以上的多态性.结论 通过对三叶青转录组序列SSR信息分析和挖掘,为三叶青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育种、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黄巧文;刘洪旭;邓思珊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参麦注射液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分析

    参麦注射液以红参和大麦为主要原料,含有多糖、皂苷、有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养阴生津、益气固肾的功效,目前以纳入中医药急诊常用药的范畴[1].在临床各科室中具有较高使用率.参麦注射液多应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提高细胞活性,改善心血管的血液循环[2].同时,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患者也有使用比例.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提高人体机体的免疫能力,在化疗治疗中,参麦注射液可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调节能力,以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3].在传统中医学影像下,临床多认为以参麦注射液为代表的中成药制剂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各科室的疾病均广泛应用.然而,在参麦注射液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和患病基数日趋增多,参麦注射液的合理用药及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4].现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我院临床治疗中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樊继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大小与功能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 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大小与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健康人超声心动图参数为标准,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大小及功能的心动图参数变化.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LAD1、LAD2、LAD3、LVESV、LVEDV、A峰、D峰、Ar波、LAVmax、LAVmin、LAVpre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LAEF、LAEI、LAAEF、LAPEF、GLS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E峰、S峰和LVEF处于正常水平.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多伴不同程度的左心房功能受损,加强阵发性心房颤动超声心动图观察有助于早期、及时评估左心房实相功能,能够为临床有效干预及治疗提供参数依据,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吉小莉;李伯堂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长期预后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中长期预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性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性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神经性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畅01);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与治疗安全性,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兴军;孙树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为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选取在医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膀胱冲洗,A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肛温(37℃左右),B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室温(25℃左右),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发生膀胱痉挛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计算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结果 A组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均少于B组(P<0.05),且A组血压、心率的变化幅度均小于B组(P<0.05).经比较,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低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P<0.05).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冲洗液的温度越接近肛温,其膀胱痉挛发生的概率越低,临床上应尽量选用接近肛温的冲洗液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

    作者:郭瑞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包括祛痰、平喘、抗感染以及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上,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心率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心率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上采用普米克令舒作为辅助药物,同时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对患儿进行用药,能够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尽快使心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个月进行2组患者康复训练评定:跌倒指数(FI)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4个月后康复训练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芳;徐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胸腺肽关元穴注射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对关元穴注射胸腺肽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与单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的疗效分析,探讨关元穴注射胸腺肽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机制,寻找提高HBV-DNA阴转率的方法.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胸腺肽关元穴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不适发生情况,肝功能及治疗4、8、12周后的HBV-DNA阴转率的差别.结果 治疗前,2组ALT、AST水平及HBV-DNA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8周、12周后HBV-DNA阴转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腺肽关元穴穴位注射能增强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提高HBV-DNA早期阴转率.

    作者:殷冬林;陈述;邹必英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一采用头孢菌素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相比单一使用头孢菌素具有明显优势,其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目的 分析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骨科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进行观察,患者均采用PFNA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输血情况、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6 ±6.3)d,手术时间(59.9 ±10.2)min,术中出血量(123.5 ±21.5)ml,下床活动时间(19.6 ±5.4)d,术后并发症为5.00%,术后输血率为5.00%;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PFNA手术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突出,固定牢靠、强效抗旋转,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单海龙;朱孝南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胆囊炎治疗中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案,观察2组患者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8畅34%(P<0.01).结论 对于出现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在防范并发症的基础上,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其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冬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技术对乳牙龋病患者术中疼痛的影响和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技术对乳牙龋病患者术中疼痛的影响和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3~8岁儿童乳牙龋病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术(观察组) 48例,传统机器切割术(对照组)48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去龋效果、治疗时间、术中疼痛例数及治疗后1年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去龋效果、术中疼痛分级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年复诊,观察组去龋成功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2.92%,观察组在二次龋齿发生情况及填充物折断/脱落方面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结论 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技术去龋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乳牙龋病患者术中疼痛感,远期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邱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老年人抗高血压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影响着全球人口的25%以上,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动脉粥样随着衰老而发生,并导致收缩压增加和舒张压降低(BP).在老年人群中,血压升高与心血管危险增加有关.对这个人群的试验对于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益处.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指南指出将血压降低到150/90 mmHg.然而,进一步的BP降低是否可以提供有益结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近出版的SPRINT试验表明,在75岁以上的患者中,将SBP(收缩压)降低至120~125 mmHg可提高生存率.在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类别中,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被证明在老年人中是有益的,并且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个体的首选.鉴于其他合并症和多药物的共存,建议医师在开始或上升治疗时要小心,以避免潜在的不良事件或与其他药物或疾病的相互作用.

    作者:王琳;朱晓明;邵新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通心络胶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新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中医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静脉滴注中成药红花黄色素,同时自拟活血化瘀方,根据患者实际病症表现予以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1 ±1.7)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4.2 ±4.0)分,2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用药期间,出现轻度头晕头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60).患者基本治愈28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56/60).结论 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助于增强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少且轻,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且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 优22例,良7例,差1例,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6.67%;麻醉起效时间为(4.28 ±3.23)min,阻滞上界平面时间为(12.03 ±3.21)min,胎儿娩出时间为(22.33 ±4.03)min;恶心、呕吐3例;术中应用麻黄碱1例.结论 剖宫产手术对麻醉有较高的要求,腰硬联合麻醉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马淑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眼睑痉挛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以A型肉毒毒素进行眼部注射治疗,依注射部位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位点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注射位点基础上增加眼轮匝肌睫部区域注射.观察比较2组药物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Cohen痉挛强度分级标准评价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更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轮匝肌睫部区域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宗惠花;施俊峰;陈成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锡类散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治疗.记录2组经治疗后溃疡持续时间,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1(IL-1)、IL-6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随访记录2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溃疡持续时间为(3.26 ±0.58)d,短于对照组的(5.21 ±0.59)d(P<0.01);观察组VAS评分为(2.11 ±0.63)分,低于对照组的(3.96 ±0.58)分(P<0.01).治疗后,2组IL-1、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IL-1、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随访后发现,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9.57%(P<0.05).结论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锡类散治疗,可有效提高其疗效,进而消除炎性因子水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晓花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FEV1/FVC)以及血气指标(PaO2、PaCO2、SpO2)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7.23%(P<0畅05);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数值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 2组PaO2、PaCO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SpO2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PaCO2、SpO2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轶群;韩林华;邹华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立哌唑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项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畅12%,高于对照组的85.29%(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PANSS评分都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合并小剂量奥氮平的治疗方式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PANSS指标评分,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侨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