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花
目的 探讨单药阿司匹林及其联合顺铂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不同浓度组(1.25、2.5、5、10、20 mmol/L),顺铂4.17 μmol/L浓度组, 5 mmol/L阿司匹林联合顺铂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4、48、72 h)各组的细胞抑制率.结果 同一时间点,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Eca-109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在同一浓度下,细胞的抑制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即呈时间依赖性;同一时间点,阿司匹林联合顺铂对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同浓度单药阿司匹林组(P<0.05)及单药顺铂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阿司匹林联合顺铂对Eca-109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作者:杨静;马明阳;路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阻鼾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40例确诊为轻、中度OSA的观察组患者予阻鼾器治疗3个月;11例确诊轻、中度OSA的对照组患者予生活方式干预等一般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症状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感晨起后上下颌肌肉酸痛6例,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感5例,感牙酸、牙痛5例,自觉唾液增多4例.肌肉酸痛、关节不适及牙酸牙痛等症状在30 min内可自行缓解.唾液增多现象约在1周后逐渐缓解.经多导睡眠(PSG)监测,观察组治疗后AHI有所下降,LSaO2有所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HI、L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阻鼾器对轻、中度OSA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玲玲;张世炜;王燕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6.98 ±2.31)d,短于对照组的(11.29 ±1.78)d(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加地塞米松2.5 mg结膜下注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可较快恢复视力,缩短治疗时间,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畏光,流泪等现象,可以考虑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何小玲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包括祛痰、平喘、抗感染以及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上,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心率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心率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上采用普米克令舒作为辅助药物,同时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对患儿进行用药,能够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尽快使心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评价CT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穿孔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数据进行分析,并于CT检查后24 h内行阑尾切除术,根据手术记录及病理结果分为非穿孔性阑尾炎组(66例)和穿孔性阑尾炎组(16例).结果 2组间阑尾腔内气体、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外粪石、中重度阑尾周围炎、盲肠壁增厚、小肠淤张、阑尾周围脓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住院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畅05),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外粪石、中重度阑尾周围炎、盲肠壁增厚、小肠淤张、阑尾周围脓肿6种CT征象的出现对患者住院时间有影响.结论 CT对区分穿孔性阑尾炎及非穿孔性阑尾炎具有临床价值,穿孔征象的出现预示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作者:陈英敏;周汝明;暴云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9.69%(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非洛地平疗效优于厄贝沙坦,其可将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提高,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中医辨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中医组和接受西医治疗的西医组,每组6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骨密度情况.结果 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西医组的89.33%(P<0.05);治疗前2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医组比较中医组患者在治疗后骨密度情况上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中医辨证疗法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改善了其骨密度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权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医院2016年门诊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问题并总结规律.方法 收集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门诊药物咨询室2016年全年的咨询工作记录表,按照咨询方式、咨询者身份、咨询内容、药物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医务人员占比44.4%,患者及家属占比54.8%;咨询内容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23.4%),用药常识(20.6%),药理作用及药物代谢(17.1%),药物不良反应(11.9%),用药目的及治疗方案(11畅1%),药品基本信息(7.5%),药物相互作用(7.1%).结论 门诊药物咨询作为医院药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发挥药师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宣传普及合理用药知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杜新;王恩荣;刘光永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予以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显著降低心房颤动转复率,进而降低病死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洪序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中医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静脉滴注中成药红花黄色素,同时自拟活血化瘀方,根据患者实际病症表现予以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1 ±1.7)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4.2 ±4.0)分,2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用药期间,出现轻度头晕头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60).患者基本治愈28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56/60).结论 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助于增强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少且轻,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闭合复位微创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骨科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进行观察,患者均采用PFNA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输血情况、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6 ±6.3)d,手术时间(59.9 ±10.2)min,术中出血量(123.5 ±21.5)ml,下床活动时间(19.6 ±5.4)d,术后并发症为5.00%,术后输血率为5.00%;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PFNA手术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突出,固定牢靠、强效抗旋转,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单海龙;朱孝南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术中发生产后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常规填塞纱条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比较2组产后2h、产后24 h及产后48 h的出血量,并以容积法进行测量,同时检测比较2组产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止血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24 h、48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减少产后出血量,止血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能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化疗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化疗,记录其化疗方案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8例肺癌患者中铂二联方案使用率高(78.41%),相较于其他化疗方案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88例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相关处方分析可知,其中合理用药所占比例高达94.32%.结论 铂二联方案是目前临床使用率高的肺癌化疗方案,合理用药是保障肺癌患者化疗有效性、安全性的关键,临床医师应根据肺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化疗方案,对保障患者疗效、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瀛;曾小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DIC属于在很多疾病上产生的一种疾病,因为致病因子对凝血及其纤溶系统等予以激活,致使形成全身微血栓,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合并继发性的纤溶亢进,致使全身出血以及血栓等综合征引发.传统肝素治疗宜致出血,笔者采取小剂量肝素与其他方案相结合治疗[1],报道如下.
作者:沈舜燕;陈碧虾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控制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2组白细胞减少、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反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培美曲塞和顺铂,效果突出,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帆;李芳斐;郑翔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极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占乳腺癌的0.82%~1.29%,占男性全部肿瘤的0.2%~5%,近年来MBC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MBC的发病年龄分布呈单峰,峰值为71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比女性大约晚10年[1].现将我院近期钼靶X线确诊后手术的男性乳腺癌患者3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建辉;胡聪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基层门诊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12例,采用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观察治疗3~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治疗症状消失,面部表情肌恢复正常的11例,有效率91.6%;症状明显缓解1例,有效率8.3%,总有效率为99.9%.结论 采用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治疗面神经麻痹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的特点,值得在基层、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周慧毅;王僧会;李淑玲;张丽艳;宋洁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护士对于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PICU在职的护士52例,全部护士均采用PNKAS(护士疼痛知识及态度调查表)对其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观察了解,并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以便PICU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提高.结果 全部入选护士通过调查后显示,52例PICU护士的平均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13.98 ±5.14)分,平均正确率为33畅97%;对不同学历、PICU护龄及职称护士的小儿疼痛管理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而对是否存有疼痛管理培训或者自学经历护士的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PICU护士对于小儿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在临床上应将PICU护士的相关疼痛管理培训加强,提高其小儿疼痛管理的能力及意识,以将PICU中的小儿疼痛管理效果提高.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绝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症状,以及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师的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法律上已丧失行为能力,而其往往具有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甚至危害自己亲人的肇事肇祸行为倾向.近几年我国各地也时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报道,这一系列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进一步了解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现状,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的成效,为此通过对目前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管理情况的调查,探索建立符合实际可行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管理机制.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冯卫玉;陶锋;孙晓斐;莫凌燕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FEV1/FVC)以及血气指标(PaO2、PaCO2、SpO2)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7.23%(P<0畅05);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数值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 2组PaO2、PaCO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SpO2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PaCO2、SpO2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轶群;韩林华;邹华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