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肝素并中药及成分输血治疗DIC的临床效果分析

沈舜燕;陈碧虾

关键词:小剂量肝素, 中药, 成分输血, DIC
摘要:DIC属于在很多疾病上产生的一种疾病,因为致病因子对凝血及其纤溶系统等予以激活,致使形成全身微血栓,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合并继发性的纤溶亢进,致使全身出血以及血栓等综合征引发.传统肝素治疗宜致出血,笔者采取小剂量肝素与其他方案相结合治疗[1],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中医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静脉滴注中成药红花黄色素,同时自拟活血化瘀方,根据患者实际病症表现予以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1 ±1.7)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4.2 ±4.0)分,2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用药期间,出现轻度头晕头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60).患者基本治愈28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56/60).结论 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助于增强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少且轻,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价值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诊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降低血糖及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曾小华;龙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6.98 ±2.31)d,短于对照组的(11.29 ±1.78)d(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加地塞米松2.5 mg结膜下注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可较快恢复视力,缩短治疗时间,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畏光,流泪等现象,可以考虑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何小玲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在实施高压氧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地塞米松+长春西汀+神经节苷酯治疗,且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其疾病缓解时间为(6.99 ±1.18)d,住院时间(12.27 ±3.22)d,听阈恢复时间(10.28 ±2畅77) d.同时,80例患者有效率是78.75%(63/80),且其听阈值从(60.27 ±8.88)dB降至(22.00 ±4.29)dB(P<0.01).结论 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实施高压氧方案及合理用药(地塞米松+长春西汀+神经节苷酯),在控制患者疾病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听阈恢复时间及改善其听阈值等方面,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品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且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 优22例,良7例,差1例,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6.67%;麻醉起效时间为(4.28 ±3.23)min,阻滞上界平面时间为(12.03 ±3.21)min,胎儿娩出时间为(22.33 ±4.03)min;恶心、呕吐3例;术中应用麻黄碱1例.结论 剖宫产手术对麻醉有较高的要求,腰硬联合麻醉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马淑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小剂量肝素并中药及成分输血治疗DIC的临床效果分析

    DIC属于在很多疾病上产生的一种疾病,因为致病因子对凝血及其纤溶系统等予以激活,致使形成全身微血栓,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合并继发性的纤溶亢进,致使全身出血以及血栓等综合征引发.传统肝素治疗宜致出血,笔者采取小剂量肝素与其他方案相结合治疗[1],报道如下.

    作者:沈舜燕;陈碧虾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1).结论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药物相结合,其可利用自身抗心律失常的功效改善患者的心脏传导功能,促进康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艳飞;董晶晶;夏丽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云南无敌胶囊与秋水仙碱联用治疗痛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云南无敌胶囊与秋水仙碱联用治疗痛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痛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云南无敌胶囊与秋水仙碱联用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畅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 云南无敌胶囊与秋水仙碱联用治疗痛风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月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与社区康复探索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绝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症状,以及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师的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法律上已丧失行为能力,而其往往具有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甚至危害自己亲人的肇事肇祸行为倾向.近几年我国各地也时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报道,这一系列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进一步了解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现状,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的成效,为此通过对目前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管理情况的调查,探索建立符合实际可行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管理机制.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冯卫玉;陶锋;孙晓斐;莫凌燕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参麦注射液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分析

    参麦注射液以红参和大麦为主要原料,含有多糖、皂苷、有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养阴生津、益气固肾的功效,目前以纳入中医药急诊常用药的范畴[1].在临床各科室中具有较高使用率.参麦注射液多应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提高细胞活性,改善心血管的血液循环[2].同时,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患者也有使用比例.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提高人体机体的免疫能力,在化疗治疗中,参麦注射液可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调节能力,以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3].在传统中医学影像下,临床多认为以参麦注射液为代表的中成药制剂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各科室的疾病均广泛应用.然而,在参麦注射液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和患病基数日趋增多,参麦注射液的合理用药及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4].现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我院临床治疗中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樊继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老年人抗高血压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影响着全球人口的25%以上,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动脉粥样随着衰老而发生,并导致收缩压增加和舒张压降低(BP).在老年人群中,血压升高与心血管危险增加有关.对这个人群的试验对于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益处.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指南指出将血压降低到150/90 mmHg.然而,进一步的BP降低是否可以提供有益结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近出版的SPRINT试验表明,在75岁以上的患者中,将SBP(收缩压)降低至120~125 mmHg可提高生存率.在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类别中,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被证明在老年人中是有益的,并且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个体的首选.鉴于其他合并症和多药物的共存,建议医师在开始或上升治疗时要小心,以避免潜在的不良事件或与其他药物或疾病的相互作用.

    作者:王琳;朱晓明;邵新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卒中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畅8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卒中量表评分为(20.03 ±4.95)分,低于对照组的(26.18 ±4.98)分(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显著减少血小板积聚、溶解血栓,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受损状态,使其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金虬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麻杏石甘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头孢他啶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14%,高于对照组的54.29%(P<0.05).观察组白细胞、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麻杏石甘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可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临床症状及体征迅速改善,对患者疾病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芳斐;郑翔;高帆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9.69%(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非洛地平疗效优于厄贝沙坦,其可将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提高,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ICU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肠功能恢复和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肠功能恢复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腔脓肿、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F和ARDS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畅01).结论 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开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致呼吸衰竭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FEV1/FVC)以及血气指标(PaO2、PaCO2、SpO2)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7.23%(P<0畅05);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数值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 2组PaO2、PaCO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SpO2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PaCO2、SpO2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轶群;韩林华;邹华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通心络胶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新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二甲硅油散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二甲硅油散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内镜下视野的清晰度.方法 选择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结肠镜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硅油散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使用缓泻剂,二甲硅油散组使用二甲硅油散+缓泻剂,观察2组结肠镜下肠腔视野的清晰度、操作医师的满意度及记录检查时间.结果 二甲硅油散组肠镜检查清晰度优于对照组(P<0.01);二甲硅油散组对肠镜操作医师的满意度为94畅7%,高于对照组的60.0%(P<0.01);二甲硅油组肠镜检查时间为(8.0 ±2.8)min,短于对照组的(11.0 ±3.1) min(P<0.01).结论 应用二甲硅油能有效消除肠腔内的泡沫,提高视野清晰度,有利于内窥镜医师的操作,提高大肠疾病的诊治率,同时提高患者对增加医师的满意度.

    作者:陈虹君;张丽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予以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显著降低心房颤动转复率,进而降低病死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洪序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0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P<0畅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应用于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欣;闵祥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