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月香
目的 通过对三叶青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开发三叶青SSR分子标记技术,为三叶青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保护提供方法.方法 将三叶青高通量测序获得的Unigene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挖掘和分析.结果在84433条Unigene搜索出8263条符合条件的SSR,发生频率为9.79%,平均每11.72 kb中出现1个SSR位点.共有174种重复基元,四核苷酸重复基元多有68种,(A/T)n、(T/A)n、(GA/TC)n的比例较高,四、五、六核苷酸出现频率较低占比例为1.61%.SSR的长度集中在10~24 bp,其中10 bp多有1531个,其次为15 bp,为1042个,11、12、14、18 bp的个数超过500个,分别为689、970、576、895.三叶青SSR长度在12~20 bp为4880条,占59畅02%,在理论上具有中等以上的多态性.结论 通过对三叶青转录组序列SSR信息分析和挖掘,为三叶青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育种、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黄巧文;刘洪旭;邓思珊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诊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降低血糖及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曾小华;龙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疗法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可帮助患儿尽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对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16年4月份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出院患者362份,统计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对各科室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其用药是否合理.结果 (1)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注射剂中泮托拉唑使用频数高,高达219次,口服使用次数高的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预防性用药中,无指征用药有158份,占48畅92%.(3)使用疗程情况:疗程>7 d的均为注射剂,有170份,占52.63%.(4)各科室均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高为普外科,不合理用药比例达83.7%.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情况严重,预防用药过度,医院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促进合理应用.
作者:范健;刘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通心络胶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新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且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 优22例,良7例,差1例,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6.67%;麻醉起效时间为(4.28 ±3.23)min,阻滞上界平面时间为(12.03 ±3.21)min,胎儿娩出时间为(22.33 ±4.03)min;恶心、呕吐3例;术中应用麻黄碱1例.结论 剖宫产手术对麻醉有较高的要求,腰硬联合麻醉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马淑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醋酸甲地孕酮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中改善患者食欲和体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措施与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食欲和体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患者食欲和体质量增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 醋酸甲地孕酮可以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中的食欲和体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左艳辉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施以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2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配合施以阿托伐他汀+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观察组配合施以阿托伐他汀+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1);治疗后,2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加快,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施以阿托伐他汀+丹红注射液治疗,可以使得患者的脑部血供情况获得显著改善,终有效优化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生活能力.
作者:戴海英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脂肪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马拉硫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马拉硫磷中毒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脂肪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达到阿托品化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天、第4天、第5天、第8天、第10天、第12天及第15天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达到阿托品化时间(4 ±1.5) h,短于对照组的(6.5 ±2.0)h(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10.4 ±2.5)d,短于对照组(15.3 ±3.2)d(P<0.01);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时间(3.5 ±2.1)d,短于对照组的(5.0 ±1.0)d(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 马拉硫磷中毒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脂肪乳治疗,其有效率高,效果确切,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文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使用静脉输液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切实提高患者使用输液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 选取静脉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全部记录115条,对有关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115条干预记录中溶媒选择问题、联合用药问题、超剂量问题分列前3位,各占39.13%、33.91%、18.26%.结论 通过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审核医嘱、集中调配输液及干预不合理医嘱,促进了静脉输液的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礼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医院内分泌科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泵使用准确率、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率;护理后检测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价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为(32.7 ±10.2)U/d,少于对照组的(41.9 ±14.5)U/d(P<0.01);观察组胰岛素泵使用准确率、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S-AI、T-AI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有良好护理效果,能够规范胰岛素泵的使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轻心理负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丽;贺璐;丁红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思美泰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畅65%,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治疗前,2组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思美泰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庆磊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头孢他啶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14%,高于对照组的54.29%(P<0.05).观察组白细胞、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麻杏石甘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可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临床症状及体征迅速改善,对患者疾病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芳斐;郑翔;高帆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房颤动转复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患者予以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显著降低心房颤动转复率,进而降低病死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洪序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个月进行2组患者康复训练评定:跌倒指数(FI)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4个月后康复训练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芳;徐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倒刺线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分为倒刺线连续缝合组(41例)和微乔线间断缝合组(45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胆总管缝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胆漏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倒刺线连续缝合组胆总管缝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微乔线间断缝合组(P<0.01);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倒刺线连续缝合组术后胆漏发生率为2.4%(1/41),低于微乔线间断缝合组的15.6%(7/45,P<0.05).结论 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时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便,可缩短胆总管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胆漏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熊日晖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一采用头孢菌素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相比单一使用头孢菌素具有明显优势,其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皮肤病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躯体痛苦的同时也对其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直接影响到患者疾病的康复.中药浴疗法是一种重要辅助手段,适用于全身皮肤瘙痒、大量鳞屑、斑丘疹等患者,该疗法即可弥补内用药物的不足,又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近年来,该疗法已成为皮肤科常用的外治方法.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由于药物学及人体生命科学领域的未知性及复杂性,药浴疗法本身也是一项具有风险的专科技术,因此,必须将护理安全意识始终贯穿于药浴疗法的过程中,以防范于未然.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药浴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逐项排查总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现将我院皮肤科中药浴疗法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及采取的防范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璇君;郑彦璇;李春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面神经炎是临床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周围性面瘫疾病,主要是因为茎乳孔内面神经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多见于青壮年人群[1].一般患者主要表现为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宽以及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消除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反应等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及预后一般,为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69例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资料.
作者:薛昌春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正常体质量情况下身体成分变化与脂肪肝发生的关联.方法 选入体检人员中全部体质量正常者共956例,分为有脂肪肝组183例和无脂肪肝组773例.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脂肪率、腹围、内脏脂肪面积、脂肪肝等身体成分,同时对脂肪肝情况进行检查.分别对有无脂肪肝人群体脂肪率、骨骼肌、腹围及内脏脂肪总面积.结果 有脂肪肝组体脂肪率、腹围、内脏脂肪总面积较无脂肪肝组高(P<0.01);有脂肪肝组骨骼肌低于无脂肪肝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结论 体质量正常人群中体脂肪率、腹围及内脏总面积可能是脂肪肝的高危因素.
作者:柳沁元;包云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