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董丽;贺璐;丁红丽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医院内分泌科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泵使用准确率、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率;护理后检测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价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为(32.7 ±10.2)U/d,少于对照组的(41.9 ±14.5)U/d(P<0.01);观察组胰岛素泵使用准确率、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S-AI、T-AI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有良好护理效果,能够规范胰岛素泵的使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轻心理负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包括祛痰、平喘、抗感染以及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上,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心率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心率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上采用普米克令舒作为辅助药物,同时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对患儿进行用药,能够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尽快使心率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医院内分泌科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胰岛素泵使用准确率、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率;护理后检测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价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为(32.7 ±10.2)U/d,少于对照组的(41.9 ±14.5)U/d(P<0.01);观察组胰岛素泵使用准确率、胰岛素泵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S-AI、T-AI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有良好护理效果,能够规范胰岛素泵的使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轻心理负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丽;贺璐;丁红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增强CT和彩色超声检查急性胰腺炎表现特点比较

    目的 比较增强CT和彩色超声检查急性胰腺炎变化特点比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增强CT、彩色超声检查,观察2种检查结果的差异,总结2种检查手段在临床中的运用价值.结果 增强CT组在急性胰腺炎检出率、水肿型胰腺炎检出率及坏死性胰腺炎检查率方面均优于彩色超声组(P<0.05或P<0.01);2种方法对实质不均匀、局限性增大、脂肪层模糊以及胰外脓肿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在胰管扩张及胆总管结石检出率高于增强CT(P<0.01);增强CT对胰内小灶液化、胰外片状高密度及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高于彩色超声(P<0.01).结论 急性胰腺炎采取增强CT和彩色超声检查各有优势,但增强CT检出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鹏林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蛋白尿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效果及对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DN蛋白尿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凝、降糖处理,控制饮食,必要时降压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片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尿蛋白数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9%,高于对照组的64.86%(P<0.05);治疗前2组患者尿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能够有效降低DN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晶晶;夏丽萍;董艳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长期服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长期服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服用甲巯咪唑治疗但当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时,即可停止服药.甲亢治疗1.5~2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治疗满1年后,观察组出现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以及甲亢复发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长期服用甲巯咪唑的方式对于甲亢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干预效果.该种治疗方式相较于短期用药,甲亢的复发率明显降低,患者出现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的症状也得到较好控制,是一种较好治疗方式.

    作者:孟亚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倒刺线连续缝合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倒刺线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分为倒刺线连续缝合组(41例)和微乔线间断缝合组(45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胆总管缝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胆漏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倒刺线连续缝合组胆总管缝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微乔线间断缝合组(P<0.01);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倒刺线连续缝合组术后胆漏发生率为2.4%(1/41),低于微乔线间断缝合组的15.6%(7/45,P<0.05).结论 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术时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便,可缩短胆总管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胆漏发生率低等优势.

    作者:熊日晖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卒中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畅8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1);观察组卒中量表评分为(20.03 ±4.95)分,低于对照组的(26.18 ±4.98)分(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显著减少血小板积聚、溶解血栓,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受损状态,使其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金虬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QTC周期、QTd数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心率、QTd数值较治疗前降低,QTC周期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各项数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LVEDV、LVESD数值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数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1).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朱仲燕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老年人抗高血压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影响着全球人口的25%以上,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动脉粥样随着衰老而发生,并导致收缩压增加和舒张压降低(BP).在老年人群中,血压升高与心血管危险增加有关.对这个人群的试验对于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益处.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指南指出将血压降低到150/90 mmHg.然而,进一步的BP降低是否可以提供有益结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近出版的SPRINT试验表明,在75岁以上的患者中,将SBP(收缩压)降低至120~125 mmHg可提高生存率.在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类别中,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被证明在老年人中是有益的,并且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个体的首选.鉴于其他合并症和多药物的共存,建议医师在开始或上升治疗时要小心,以避免潜在的不良事件或与其他药物或疾病的相互作用.

    作者:王琳;朱晓明;邵新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小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护士对于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PICU在职的护士52例,全部护士均采用PNKAS(护士疼痛知识及态度调查表)对其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观察了解,并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以便PICU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提高.结果 全部入选护士通过调查后显示,52例PICU护士的平均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13.98 ±5.14)分,平均正确率为33畅97%;对不同学历、PICU护龄及职称护士的小儿疼痛管理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而对是否存有疼痛管理培训或者自学经历护士的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PICU护士对于小儿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在临床上应将PICU护士的相关疼痛管理培训加强,提高其小儿疼痛管理的能力及意识,以将PICU中的小儿疼痛管理效果提高.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脂肪乳结合常规疗法治疗马拉硫磷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脂肪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马拉硫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马拉硫磷中毒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脂肪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达到阿托品化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天、第4天、第5天、第8天、第10天、第12天及第15天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达到阿托品化时间(4 ±1.5) h,短于对照组的(6.5 ±2.0)h(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10.4 ±2.5)d,短于对照组(15.3 ±3.2)d(P<0.01);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时间(3.5 ±2.1)d,短于对照组的(5.0 ±1.0)d(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 马拉硫磷中毒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脂肪乳治疗,其有效率高,效果确切,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文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手术产妇行镇痛方案时联合应用地佐辛以及右美托咪定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胎儿娩出后,2组均行硬膜外镇痛,同时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而观察组联合应用地佐辛以及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中牵拉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抑制术中牵拉反应优良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对于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在硬膜外镇痛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地佐辛以及右美托咪定辅治,在抑制牵拉反应的同时,防止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加旭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在实施高压氧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地塞米松+长春西汀+神经节苷酯治疗,且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其疾病缓解时间为(6.99 ±1.18)d,住院时间(12.27 ±3.22)d,听阈恢复时间(10.28 ±2畅77) d.同时,80例患者有效率是78.75%(63/80),且其听阈值从(60.27 ±8.88)dB降至(22.00 ±4.29)dB(P<0.01).结论 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实施高压氧方案及合理用药(地塞米松+长春西汀+神经节苷酯),在控制患者疾病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听阈恢复时间及改善其听阈值等方面,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品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穿孔性阑尾炎的CT征象及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 评价CT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穿孔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数据进行分析,并于CT检查后24 h内行阑尾切除术,根据手术记录及病理结果分为非穿孔性阑尾炎组(66例)和穿孔性阑尾炎组(16例).结果 2组间阑尾腔内气体、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外粪石、中重度阑尾周围炎、盲肠壁增厚、小肠淤张、阑尾周围脓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住院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畅05),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外粪石、中重度阑尾周围炎、盲肠壁增厚、小肠淤张、阑尾周围脓肿6种CT征象的出现对患者住院时间有影响.结论 CT对区分穿孔性阑尾炎及非穿孔性阑尾炎具有临床价值,穿孔征象的出现预示着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作者:陈英敏;周汝明;暴云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为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选取在医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膀胱冲洗,A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肛温(37℃左右),B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室温(25℃左右),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发生膀胱痉挛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计算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结果 A组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均少于B组(P<0.05),且A组血压、心率的变化幅度均小于B组(P<0.05).经比较,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低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P<0.05).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冲洗液的温度越接近肛温,其膀胱痉挛发生的概率越低,临床上应尽量选用接近肛温的冲洗液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

    作者:郭瑞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参麦注射液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分析

    参麦注射液以红参和大麦为主要原料,含有多糖、皂苷、有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养阴生津、益气固肾的功效,目前以纳入中医药急诊常用药的范畴[1].在临床各科室中具有较高使用率.参麦注射液多应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提高细胞活性,改善心血管的血液循环[2].同时,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患者也有使用比例.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提高人体机体的免疫能力,在化疗治疗中,参麦注射液可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调节能力,以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3].在传统中医学影像下,临床多认为以参麦注射液为代表的中成药制剂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各科室的疾病均广泛应用.然而,在参麦注射液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和患病基数日趋增多,参麦注射液的合理用药及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4].现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我院临床治疗中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樊继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取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放疗和负氧离子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国产覆膜双喇叭口金属内支架介入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食状况改善率、存活率情况.结果 对于实施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的患者,国产金属内支架置入成功率100.00%,并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进食状况改善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17畅78%,高于对照组的4.55%(P<0.05).结论 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采取国产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的方案效果良好,可以对于患者近期进食质量进行改善,同时相对延长生存时间,但是远期的效果还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毛东良;王诗学;樊胜志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隐裂牙牙髓病的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合并冠修复同步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根管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畅83%,高于对照组的73畅92%(P<0.05).结论 根管治疗合并冠修复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疗效更加确切,临床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孟祥腾;赵佩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方法 选取医院对输尿管结石的468例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时出现输尿管损伤24例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其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468例患者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5.13%,其中输尿管上镜过程中损伤21例(4.49%),而手术过程中损伤3例(0.64%).经诊断输尿管损伤为输尿管穿孔16例(3.42%),8例患者为输尿管黏膜下假道,16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为术中实施双J管留置术,而其余2例实施输尿管开放取石术;且8例患者为术中实施双J管留置术.结论 输尿管镜技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术中安全性极高,但对于术中如何掌握正确操作是减少和避免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昔洛韦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面神经炎是临床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周围性面瘫疾病,主要是因为茎乳孔内面神经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多见于青壮年人群[1].一般患者主要表现为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宽以及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消除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性反应等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及预后一般,为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69例采用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资料.

    作者:薛昌春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