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梁爽

关键词: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对策,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方法 分析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策略.结果 造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有无明确指征用药、用法不当、选药不合理、盲目联合用药、有配伍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可以促进其合理使用.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常规脑梗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及巴曲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含量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5. 71%明显高于对照组53. 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液辅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3 年2 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予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液治疗,对照组仅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镜检查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结肠镜检查结果示观察组治疗后总缓解率为100.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7%,与对照组的17. 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且有助于复发率的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翼;祝琳;汪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普通外科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普外科老年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160例普外科老年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00%(P<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利于普外科老年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例治疗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内分泌科的常见急症,常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临床表现,若伴高脂血症( HL),尤其是高三酰甘油( TG),极易发生急性胰腺炎( AP),并且临床表现纷杂难辨,临床容易漏诊误诊,贻误佳治疗时机,致使病死率高,危害性极大.我科2014年12月收治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脂血症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淑芳;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护理

    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营养不良的发生能够引起贫血、低蛋白血症、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癌能力及对治疗的耐受性均下降,疗效减低,增加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和影响康复及预后,严重者被迫暂停甚至终止治疗.鼻咽癌因为发病位置的特殊性,放射治疗对患者进食的影响更大,笔者旨在基于前人对于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营养支持途径探讨研究的基础上,探求适宜的营养支持路径及护理对策以更好的改善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鼻咽癌患者的有效治疗及康复.

    作者:张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早期高压氧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改善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改善运动功能方面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治疗方式,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少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着重于寻找改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指标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0例,以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为主要方案开展救治活动,同时观察患者治疗活动整体有效性与合理性.结果 20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接受急诊式胃镜治疗7例,成功止血6例;接受非急诊式胃镜治疗13例,成功止血11例,食管黏膜出现溃疡2例.同时,有9例患者存在着高热以及胸痛等症状,予以随访后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近期再次出血情况,3例患者出现远期再次出血情况.结论 基于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而言,以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为主要方案开展救治活动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控制并发症和提高预后效果,可推广.

    作者:杨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和观察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时使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治疗方式,观察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关节活动度和关节积液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 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 3%,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积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降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国兰;吉鹏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炎症状态下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在炎症状态下他汀类药物对慢性肾脏病的降脂治疗效果,探讨脂代谢紊乱与炎症的关系及炎性反应导致细胞/机体对他汀类药物的可能抵抗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泸州医学院肾脏内科收治住院的慢性肾炎伴高脂血症及原发病为慢性肾炎的肾衰竭患者、单纯性高脂血症患者各10例,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口服1月,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指标(TC、TG、LDL、HDL)及炎症指标(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前肾衰竭组TC、TG、HDL、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用药后慢性肾炎组TC、CRP及肾衰竭组TC、LDL、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慢性肾炎组及肾衰竭组各组内相比血脂各项均较用药前有所下降,HDL有所升高,其中对照组血脂各项,慢性肾炎组TC、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肾衰竭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具有非依赖调脂的肾脏保护作用,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逐渐减退少而炎症逐渐加重,调脂作用越小,炎症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作用.

    作者:王玉洁;胡承刚;曹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对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该中心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100例,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在术后服用血府逐瘀汤,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2组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术前、术后1d、术后3d测定血红蛋白;统计阴道、子宫、盆腔感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术前血红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 组术后1d、术后3d血红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阴道、子宫、盆腔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明显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腺肽а1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腺肽а1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感染加重期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012年1月-2015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人员4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并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感染加重期的患者56例,按病情分为治疗组(胸腺肽α1干预+标准化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标准化治疗组)22例,对比2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预后差异(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 支气管扩张症感染加重期患者CD3、CD4、CD8、NK细胞免疫功能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支气管扩张症感染加重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各自治疗后比治疗前的CD3、CD4、CD8、NK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的CD3、CD4、CD8、NK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支气管扩张症感染加重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免疫增强剂胸腺肽α1在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治疗中的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王碧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5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2015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5年4~6月医学检验科出具的耐药监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结果 菌检出数为246株(43种).其中占细菌检出率前6位的细菌分别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5. 38%)、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4. 17%)、金黄色葡萄球菌(9. 72%)、鲍曼不动杆菌(7. 69%)、铜绿假单胞菌(7. 69%),白色假丝酵母菌(5. 26%).结论 临床在抗菌药物应用中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从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高义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随着内镜设备与技术的发展,支气管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呼吸道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其作用原理是,将内镜导入需检查的病变部位,并探查累及范围,通过获取病理标本活检后明确疾病类型与治疗方案[1].支气管镜的管径细,可以弯曲,进入体内后可视范围较广,能够在直视的条件下进行活检与刷检,具备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由于内镜检查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不适感,加强检查的护理配合,有助于促进检查顺利进行,提高成功率,对预防并发症也有一定的作用.笔者就在我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329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奋乃静与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奋乃静与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医院门诊、住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按就诊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予以阿立哌唑,对照组予以奋乃静,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对疗效进行评价,不良反应量表(TESS)比较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维持治疗,与各组治疗前相比,第2、4、8周末的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第8周末,观察组患者PANSS量表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第8周末,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阳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奋乃静均能有效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效果要优于奋乃静,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东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8例,治疗组采用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矫正有效率96. 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有睑内外翻、无暴露性角膜炎、睑裂闭合不全、眉区血肿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 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上睑肌缩短术矫治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联合传统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实施心理干预联合传统治疗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9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 例,2 组均行常规护理联合传统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待完成护理疗程后,对2组患者行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调查,护理后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并发症的指标评定以及肝肾功能.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肝肾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 05).护理后,研究组的心理情况较对照组平稳,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传统治疗,可以积极推进患者恢复,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淑岭;冯爱东;李荣香;郑欢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 2014年12月入住医院进行治疗的肾盂肾炎患者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 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对肾盂肾炎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并且可靠,值得广泛应用于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李君科;颜伟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药房管理中应用

    品管圈( QCC)一词来源于1950年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和1954年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是指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工作者出于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小组[1].品管圈是全面品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基层工作者在相互启发、自我启发的促进下,对于各种质量控制手段活学活用,积极参与,发现、讨论、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现场,终形成自下而上、持续质量改善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2].门诊药房是医院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医院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药房工作质量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对我院药房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品管圈在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冬爱;陈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瑞格列奈与那格列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125例初诊、未经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瑞格列奈治疗组(A组)65例和那格列奈治疗组(B组)60例,分别给予瑞格列奈(1mg,每天3次)或那格列奈(120mg,每天3次)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 瑞格列奈及那格列奈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明显降低(P<0. 01),瑞格列奈降低的更为明显(P<0. 01);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均明显升高(P<0. 05或P<0. 01),而以那格列奈升高的更为明显(P<0. 05或P<0. 01);治疗后瑞格列奈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降低(P<0. 01),而那格列奈组未发现降低;治疗后2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均显著升高(P<0. 01),而以那格列奈组升高的更为明显(P<0. 01).此外,那格列奈可以明显降低TC(P<0. 01)、TG(P<0. 01)和LDL(P<0. 01),升高HDL(P<0. 05),而未发现瑞格列奈组对脂质代谢有影响.结论 那格列奈(1mg,tid)和瑞格列奈(120mg,tid)均能通过显著降低血糖而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泌量得到改善.瑞格列奈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降糖作用,而那格列奈主要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发挥降糖作用.

    作者:尚振海;常传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对慢性肾炎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补养还五汤加减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BUN(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 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 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试验组的Scr、BUN指标改善幅度更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的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疗法对慢性肾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段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