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儿科门急诊中药注射剂使用分析

夏卿;黄富宏;林郁;刘敏

关键词:儿科处方, 中药注射剂, 使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2015年9~11月儿科门急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取某院2015年9~11月儿科门急诊处方并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301张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3381张(11.9%)。其中热毒宁1002张(29.6%),痰热清1320张(39.1%),喜炎平1056张(31.3%)。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年龄段在3~6岁所占比例大,为54.1%。痰热清注射液使用率高,占36.6%。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联用共占69.2%。结论某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的现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 T/I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I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88例,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分组,其中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组(观察组)56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组(对照组)32例,观察2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I水平变化以及钙磷含量变化情况。结果透析后,观察组CTnT/I、hs-CTnT/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血磷的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膜透析不仅可降低血清肌钙蛋白含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可能,而且可更好地控制尿毒症患者的钙磷代谢,保护残肾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希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分析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1061例老年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比较2年抗精神药物使用变化。结果2年内联合用药比例分别是44.51%、43.23%,联合用药比例有所降低;从用药频率来看,目前主要抗精神药物是奥氮平(23.28%)、利培酮(20.45%)、喹硫平(17.15%)、阿立哌唑(7.72%),用药剂量分别为(13.4±2.2)mg/d、(2.6±0.6)mg/d、(345.5±43.4)mg/d、(11.5±2.1)mg/d。结论就目前来看,老年类抗精神药物单一用药还是占主导,且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用药剂量均较小。

    作者:史利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马鸿杰主任医师治疗肾性贫血经验

    肾性贫血是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和代谢导致的贫血[1],常见的表现有眼结膜苍白,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口唇指甲色淡、无光泽等[2]。祖国医学根据肾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虚劳”、“肾劳”、“血劳”、“腰痛”、“水肿”等范畴[3]。马鸿杰主任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工作多年,深入研究肾性贫血的病因病机,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同时结合西医药物,在本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马师治疗肾性贫血的经验简单总结如下。

    作者:胡煜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使用网络健康教育平台的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疾病的康复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引入护理领域,健康教育成为整个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骨科健康教育对骨科患者来说更尤为重要。使用网络健康教育平台的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应用,使患者只有对康复知识以及康复体系有一个很好了解时,才能进一步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功能锻炼,护理人员也能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宣教工作。事实上骨科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的对象、环境特点,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疾病得到尽快恢复。传统骨科健康教育模式和使用网络健康教育平台护理模式在骨科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作者:孟桂玲;郑焕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留取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对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留取质量的影响的研究,探讨提高患者痰标本留取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新疆胸科医院急诊科2014年9月-2015年3月住院的肺部疾病患者42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按住院号顺序,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分为对照组198例和试验组228例,对照组采取入院当天责任护士根据医师开出的化验单发放痰盒,告知患者留取的方法,第2天清晨由患者自行咯痰,放在指定的位置。试验组采取入院当天根据医师开出的化验单,由责任护士给患者发放痰盒,告知留取痰标本的方法,第2天清晨由夜班护士再次告知留取痰标本方法并在床边指导患者留取痰标本,放在指定的位置,由护工及时送检,评价2组患者痰标本的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送检的198份标本中,合格128份(64.64%),其中阳性检出标本60份(30.3%)。试验组送检的228份标本中合格标本180份(78.94%),阳性标本98份(42.98%),试验组痰标本的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做好入院患者留取痰标本前的宣教工作,并在护士的指导下留取痰标本,能明显提高患者标本的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陆川;杨风勤;邓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1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饮食,控制血糖、降压、调节血脂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益肾活血中药汤剂。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尿微量蛋白(UAER)、24h尿蛋白定量(U-pro)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个疗程8周后,2组患者的FBG、2hBG、UAER、U-pro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淑娟;闫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配合局部注射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结合肩周局部药物注射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该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28例为治疗组,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该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及肩周局部痛点药物注射。于治疗前、治疗3d、1周、4周时分别采取数字模拟疼痛评分( NR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FMA)、Barthel指数( ADL BI)、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 HAMD)对2组患者的上肢功能、ADL 能力、情绪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NRS、FMA、MBI、HAMD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RS、FMA、MBI、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肩痛程度NRS积分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3天及1周、4周时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注射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上肢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云;黄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肾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医院感染随着医院的诞生而产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约为9.1%。在一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1]中发现慢性肾脏疾病医院感染率为24.2%,原发病中狼疮性肾炎感染率高,为34.1%;住院时间>30d,医院感染率高达44.7%。在另一项《肾脏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2]中,院内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感染57例,感染率56.44%;泌尿道感染20例,感染率19.80%;消化道感染10例,感染率9.90%;透析导管率8例,感染率7.92%;其他部位感染率6例,感染率5.94%。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病程长、反复住院、机体抵抗力下降,医院感染高发会导致病情快速进展、加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得到了普遍的关注与高度重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量注射泵集束化管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药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而心内科患者治疗大多需血管活性药物,药物的用量要精确,将其广泛应用于心内科中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临床给药的准确性,在降低护理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但在持续泵人药物期间,微量注射泵由于种种原因能产生一些泵速的变化,使病情稳定的患者突然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而报警设置又不能及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而集束化管理是对被证实确切有效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选择,将这些分散的治疗护理方法进行归纳、系统化,使治疗及护理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我科室自2014年7月起对微量注射泵进行集束化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ubMed收录胰腺炎近5年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胰腺炎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胰腺炎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

    作者:麻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金天格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挠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后,治疗组应用金天格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美罗伤科接骨片治疗,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6±2.8)周,对照组(10.7±3.2)周( P<0.05)。治疗组治疗后BMD升高的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应用金天格胶囊治疗疗效良好,可有效缩短骨愈合时间,提高骨密度,显著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和骨骼质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晋世康;刘聚红;赵宜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DC-CIK 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8例,按病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生物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10分的为16例(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例(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安全,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杰;鲁金乐;李卫;屈会云;史晓熠;王庆海;马新杰;何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

    目的:规范门诊处方质量,减少临床用药风险。方法随机从医院2014年1~8月门诊处方中,抽取10位医师每人每月20张处方,累计16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有237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14.81%),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有125张(占不合理处方总数52.74%),以处方诊断书写不全居首位,占27.43%;不合理用药处方有112张(占不合理处方总数47.26%),以选药不合理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突出,分别占13.50%和13.08%。结论医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及用药合理性有待改进和提高。

    作者:黄爱芬;苏延春;陆秀乐;周兰柳;黄惠;岑芳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产前诊断胎儿肝血管内皮瘤7例

    肝血管内皮瘤也称为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是婴儿期常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肝脏良性肿瘤,有关该病产前超声诊断鲜有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7例肝血管内皮瘤的产前超声表现及其随访变化,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淑芬;沈小玲;陆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博拉幸存者血液中分离的抗体或许能够杀死各种类型的埃博拉病毒

    在近发表于《Cell》的研究中,来自德州大学医学分校( UTMB)、范德堡大学、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Integral Molecular公司的合作研究团队发现,在一种埃博拉病毒株感染中幸存下来的人的血液中分离的抗体,能够杀死各种类型的埃博拉病毒。这些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理解对埃博拉等病毒的免疫反应,可能导向对埃博拉病毒和其他相关病毒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情景模拟的实践与探讨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术》是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其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1∶1.8。它包括一般护理技术、生活护理技术、基础护理学理论知识。为提高学员技能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三年制大专护理学员中进行了8个学时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训练。情景教学法是应用摸拟手段,设置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将某一教学习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在一定时间内让学员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设置病例、摸拟临床真实场景,通过学员的相互合作和协调,能有效处理患者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1]。

    作者:寻丽彬;刘军;周立颖;周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不良反应26例分析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属于复方抗生素制剂,由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哌拉西林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钠组成。适用于治疗大多数对哌拉西林耐药并可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所致感染,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β-内酰胺酶强效抑制等特点。随着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有的不良反应还比较严重且罕见。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使临床用药更为合理,笔者通过检索国内医药期刊,对其不良反应文献进行了收集、统计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手足口病愈后1周导致置喉罩和插管困难1例

    患儿,男,1岁6个月,体质量10 kg。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手足口病愈后1周。入院后身体状况良好,无流涕,咳嗽咯痰等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血常规, WBC:7.0×109/L。拟在静吸复合麻醉全麻下行右侧疝囊高位结结扎术,入室前已经开放好静脉通路,入室后常规监护,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0.5mg/kg,吸入七氟烷8vol%后至3vol%,瑞芬太尼泵入0.1~0.3μg· kg-1· min-1,2 min后置1号喉罩,置入困难,反复插3次均未成功。通过咽峡阻力大,并且喉罩表面可见血性分泌物,吸痰管吸引出少量血性分泌物,面罩吸氧后待SpO2达到100%后下喉镜见咽部大量疱疹,分泌物多,会厌暴露不清,插3.0气管导管未成功,考虑手术小时间短,决定放弃插管,面罩通气控制呼吸。麻醉维持七氟烷吸入3vol%+瑞芬太尼泵入0.1~0.3μg· kg-1· min-1+局部麻醉,手术历时15min顺利完成。患儿术中呼吸通畅,未出现呼吸困难,喉痉挛症状。排醚后5min患儿苏醒,安返病房。

    作者:李建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3例设为观察组,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将另外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只行剖宫产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缩宫素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剧烈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以减少二次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作者:胡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问题

    阿莫西林作为临床上抗感染的优先选择药物,其可以在因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等造成的组织和器官感染疾病的治疗中推广运用,包括泌尿系统、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等情况都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但随着阿莫西林在临床上推广的使用,有关使用阿莫西林造成了不良反应的案例开始增多,而对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完成相应研究并且实施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完成预防治疗,是有利于该种药物在临床上的推广运用的。笔者对我院收治的60例因阿莫西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胜;钟秋明;钟星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