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苏志国;刘新东;刘国强;高胜男;刘思思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药物治疗
摘要:常见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病变、心力衰竭、高血压、卒中等,与其相应的危险因素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血糖、严重血脂紊乱、肥胖、炎症、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氧化应激等。本文旨在针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7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注射液治疗)各35例,对比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观察组患儿体温正常恢复时间、胸腔积液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7%)明显对于对照组(2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杨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8月武威市凉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依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方,均以15d 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及关节压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关节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ES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属安全性评价标准2级,不影响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剑威;张聘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大量输血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探讨

    输血是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严重创伤或大出血等病情复杂危重患者中,部分患者需要大量输血,此过程中存在出现不同于常规输血的特殊并发症,及时、合理的处置及预防至关重要。

    作者:郝英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分析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伊曲康唑进行综合治疗,并对2组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 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方面,相比于单纯的克霉唑栓治疗,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方式具备了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疗效更为显著,应当在以后临床中推荐使用。

    作者:李青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口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炎所致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l~12月口腔门诊因牙龈炎致口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龈上洁治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分别在0周以及4周末进行口臭值测定。结果试验组口气中硫化物含量在4周时较0周时明显降低,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炎所致口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华法令导致皮肤坏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940年口服抗凝药物问世以来,华法令(又称华法林)成为治疗某些内外科疾病重要的一种抗凝药物,例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律失常及瓣膜修补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等。华法令导致皮肤坏死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并发症,在华法令服用者中的发生率为0.01%~0.1%,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00余例的病例报道。尽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华法令诱导皮肤坏死一旦发生需要进行大面积清创、皮肤移植甚至截肢,如不能早期发现,可导致死亡。我科曾收治1例华法令导致皮肤坏死的患者,病历资料如下。

    作者:韩丽丽;张永利;周俊峰;万献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辅助下 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胃肠道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2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胃肠功能,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元春;孙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ubMed收录胃造瘘术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胃造瘘术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胃造瘘术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现报道如下。

    作者:麻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熊果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和尾静脉注射STZ(30mg/kg)制造大鼠糖尿病模型,以熊果酸低剂量(25mg/kg)、中剂量(50mg/kg)和高剂量(100mg/kg)为干预因素,以二甲双胍组(100mg/kg)为阳性对照,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各组每天灌胃给药一次,持续6周,测定给药前后随机血糖,实验结束时取血测定血清转氨酶(ALT、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熊果酸可改善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随机血糖( P<0.01或P<0.05),有剂量依赖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P<0.01),熊果酸可显著降低血清ALT、AST,高剂量作用更明显(P>0.05),与二甲双胍抑制;熊果酸对TBIL无影响(P>0.05)。结论熊果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马连会;韩淑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可植入式胸腔港与中心静脉管在胸腔灌注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观察白兔在接受胸腔港植入与中心静脉管植入的区别,以及药物注射后,胸腔内及全身的反应情况。方法将54只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 A组胸腔留置植入式胸腔港,灌注0.9%氯化钠溶液;B组胸腔留置中心静脉管,灌注0.9%氯化钠溶液;C组胸腔留置植入式胸腔港,灌注顺铂。3个月后,检查各组白兔的机体健康情况,后取埋港侧的港周软组织、管周软组织、壁层胸膜、膈肌面组织、及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A组实验前后血气结果无明显变化。 A组白兔的感染程度明显低于B组;与C组相比,A组白兔胸管周围无明显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皮下植入式胸腔港本身不产生胸膜粘连,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其感染率低于中心静脉管,效果肯定,可用于长期的引流及给药。

    作者:刘杰;鲁金乐;李卫;屈会云;史晓熠;王庆海;马新杰;何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控制感染、镇咳祛痰的对症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对比与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联合卡孕栓用于16周内瘢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16周内瘢痕子宫引产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3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8例16周内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卡孕栓治疗,将另外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米司非酮联合利凡诺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引产成功,引产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能有效减少产妇引产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可将其作为临床16周内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引产的有效方法推广运用。

    作者:胡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它主要表现为睡眠期间反复发生的上气道阻塞、间歇性呼吸暂停引起的间歇性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以及慢性间歇性低氧时经常性夜间觉醒引起的睡眠结构紊乱[1]。 OSAS其临床症状如打鼾、呼吸暂停、睡眠紊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所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病变也会加重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故它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诱发性动物模型与临床试验相比,有更强的操控性、直观性及易于重复的优点,能更精准的从解剖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等多角度来研究OSAS,所以寻求一种简易,稳定,更接近人类发病特征的动物模型建立标准来指导实验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旨在对目前国内外OSAS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希望能够找到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的发病。

    作者:邓燕君(综述);徐平(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痔速宁片中芦丁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测定痔速宁片中芦丁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方法。方法样品用50%甲醇超声提取,过滤,取过滤液,用RP-HPLC直接测定,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用磷酸调pH值至3.0)(35∶65),检测波长257nm。结果芦丁在0.00915~0.4575μg/ml(r=1.000)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 n=6)为94.9%~98.6%,RSD为1.4%。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提高了该制剂的质控水平。

    作者:胡东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2-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4年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限定日费用( DDC)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综合3年来的销售收入排名,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依替米星6种药物均排名前10位,这些药物抗菌谱广,涵盖了常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使用广泛,销量保持稳定且临床使用基本规范。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总体情况较好,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经皮冠脉介入的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7月医院收治的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非糖尿病合并STEMI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择期PCI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高血压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肌酐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既往PCI史、高脂血症史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术中病变血管支数、植入支架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PCI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率,随访期间心绞痛复发率和再发心肌梗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因再狭窄行PCI病例数、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PCI治疗的预后较非糖尿病的STEMI患者差,严格掌握PCI治疗治疗适应证,按冠心病二级预防和血糖有效达标对改善预后有帮助。

    作者:杜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医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妥昔单抗标准剂量(375mg/m2)治疗,4次/周;观察组给予利妥昔单抗剂量为每次100mg/m2进行治疗,1次/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血小板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血小板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特异性抗体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

    作者:尹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康宣教手册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从原来社会角色转变为现在的患者角色,尤其是手术患者,多数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因此帮助患者接受作为患者的角色是护理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从患者入院到痊愈出院的整个过程,对患者的角色转变及身体康复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开展有效健康宣教的目的就是使住院患者了解和增加对疾病主要是所做手术的了解,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患者多来源于农村,文化水平偏低,健康宣教往往护士宣教了多次,护士长抽查患者时,患者仍不知道,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护理人员自身的文化程度也不同,使相同疾病宣教的内容杂乱无章,患者不能全部掌握。为此我们制作了外科疾病宣教手册,内容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患者入院时交予患者,再配合责任护士根据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不同阶段的详细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立国;冀梅竹;潘秋景;梁艳;王海燕;齐凤晓;吕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肝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在肝癌的常规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5月治疗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待护理疗程后,对2组患者行SCL-90评分,护理前后ADL评分,护理后满意度、以及遵医行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安全的护理措施,对于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淑岭;郑欢伟;杜瑞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

    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感染类型:所有患者中,血液感染3例(占2.5%);尿路感染5例(占4.2%);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占5.8%);肺部感染105例(占87.5%),其中大部分患者为肺部感染。(2)细菌分布:120例患者检出病原菌合计198株。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弗劳地拘椽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等细菌。(3)药性敏感性特点: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属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其和肠球菌对利福平和万古霉素具有敏感性。结论对医院神经外科感染患者进行取样送检,从而依据患者的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从而有效的降低医院中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量,确保菌群正常,预防菌群失调。从源头上预防医院出现病菌感染。对于感染患者一方面采用消毒、隔离等方式,从而对耐药菌株的传播起到控制作用。另一方面,对分子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对细菌耐药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医院病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许红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