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兰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并可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具有慢性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和呕吐等上腹部症状。其为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一种,同时亦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罗马Ⅲ标准。 FD 包括以下两个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 PDS )和上腹痛综合征( EPS)。前者主要以上腹部饱胀不适或早饱感为主症;后者则侧重于中上腹疼痛或烧灼感。 PDS 和 EPS 上可单独存在,也可兼而有之。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胃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性、社会心理学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过度胃酸分泌、环境、饮食及生活方式均有关,且脑肠肽、自主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7月医院收治的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非糖尿病合并STEMI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择期PCI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高血压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肌酐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既往PCI史、高脂血症史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术中病变血管支数、植入支架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PCI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率,随访期间心绞痛复发率和再发心肌梗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因再狭窄行PCI病例数、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PCI治疗的预后较非糖尿病的STEMI患者差,严格掌握PCI治疗治疗适应证,按冠心病二级预防和血糖有效达标对改善预后有帮助。
作者:杜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4月住院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以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把2013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与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刘静;吕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肱骨内固定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于医院行全身麻醉下肱骨内固定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 D组)和曲马多组( Q组)各35例。 D组术后采用地佐辛+舒芬太尼+昂丹司琼镇痛;Q组术后采用曲马多+舒芬太尼+昂丹司琼镇痛。观察2组患者术后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在术后0.5h、3h的VAS评分均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Ramsay评分在3 h时优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也少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较曲马多的镇痛镇静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于曲马多组,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肱骨内固定术后镇痛。
作者:张碧欣;杨帅;何斌;华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8例。依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仅予TACE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1~3年生存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年生存情况及中位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可提升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且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平;汪俊州;刘建平;王义刚;刘德钦;栗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妊娠女性118例,依子宫及分娩情况分为试验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57例与对照组(非瘢痕子宫初次妊娠产妇)61例。全部患者入院后均以剖宫产分娩,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期间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分析其剖宫产原因。结果先兆子宫破裂试验组7例(12.28%),对照组2例(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试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剖宫产耗时更长,产中、产后出血量更大,产后恶露时间更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组≥7分者60例,试验组5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个人因素是2组产妇的主要剖宫产指征,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胎位异常指征、胎儿窘迫指征及产程进展异常指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相比,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风险较高,故临床确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谨慎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在肝癌的常规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5月治疗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待护理疗程后,对2组患者行SCL-90评分,护理前后ADL评分,护理后满意度、以及遵医行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安全的护理措施,对于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淑岭;郑欢伟;杜瑞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对医院内再利用物品的处理,因此,其工作性质与院内医疗护理质量以及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息息相关。近年来,院内感染的病例数不断上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成为医院工作的关键环节,也给当前医院管理提出一个重要课题。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常规配置部门,其在预防、阻断病菌感染、传播方面具有极为重大的责任[1]。供应中心应做好对无菌物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保证向临床各科室所供物品符合规定,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笔者就当前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预防方面的现状、作用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切实落实供应中心的消毒工作,为打造医院安全的医疗环境作出努力。
作者:陈家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8月武威市凉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依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方,均以15d 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及关节压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关节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ES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属安全性评价标准2级,不影响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剑威;张聘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KD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DKD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魏酸哌嗪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清肌酐( Scr)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的改变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治疗后UAER、Scr以及β2-MG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KD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院进行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各30例,对3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70.00%和93.33%,其中中医组与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与中医组、西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是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佳方案。
作者:谷玉辉;李永章;沈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联合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即控制脑水肿和改善微循环,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仅用尿激酶,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尿激酶,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且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宁;李茂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医院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处在一个逐渐升级换代、不断完善的变革时期[1]。健康管理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健康体检已被人们所关注。而怎样可以合理安排体检项目,减少中间环节,缩短体检流程,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使体检报告更具科学性,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结合体检流程优化,医院依托信息网络建设,利用计算机辅助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体检信息化功能配套,替代手工操作的各项活动[2]。体检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温晓华;王力;魏文志;胡兴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辅以穴位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功能锻炼。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估、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满意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但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减轻程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前后2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表明,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观察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满意率65.6%,观察组总满意率91.8%,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辅以穴位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晓美;赵紫砚;侯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医院门诊收治的RA患者45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5名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CD3+(58.86±5.65)%、CD4+(31.56±4.32)%和 CD4+/CD8+比值(1.15±0.3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CD8+(29.32±3.7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有密切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极具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郭宁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所接受的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药物治疗,研究组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血停止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且其再出血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再出血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作者:房永胜;陈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李斯特菌败血症(listeriosis sepsis)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LM)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一般为散发,本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在欧美报道较多,可引起暴发流行[1]。是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引起新生儿科医师重视,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5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广州;于凤琴;姜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患者,男,22岁,否认吸烟史,因“发热、咯血4d”于2015年5月12日入我院呼吸科。患者于入院4天前始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4℃,伴咯血,为暗红色血,每天约10ml,同时乏力,无胸痛,无寒颤,无盗汗,无明显咳痰,无呼吸困难。曾于门诊静点阿奇霉素症状无好转入院。查体:T 37.4℃,P 102次/min,R 16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左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率102次/min,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7.4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3.60%;血沉30.00mm/h;降钙素原0.39ng/ml;痰细菌涂片未发现真菌及抗酸杆菌,外斐氏反应、肥达氏反应、出血热抗体、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均为阴性;EB病毒抗体检测阴性;胸部CT左肺上叶片状高密度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病变边缘模糊,考虑感染。诊断与治疗经过:入院后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予左氧氟沙星抗炎,热毒宁清热解毒,云南白药、白眉蛇毒血凝酶止血治疗4天患者咯血好转,仍发热,体温38.3℃,更换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炎治疗4d发热无好转,体温38.6℃。复查肺CT:左肺上、下叶多发斑片状、片状高密度影,病变范围较前扩大,随转至上级三甲医院,先后给予帕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联合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抗炎治疗20余天,仍发热,体温达39℃,为明确诊断行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患者病程中曾出现面部、胸部皮疹,考虑药疹,停用除莫西沙星外其他抗生素,同时抗过敏及激素治疗,体温降至正常。病理回报:肺泡间隔纤维母细胞增生伴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较多泡沫细胞呈慢性炎症改变。结合临床及病理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继续口服激素治疗,体温稳定正常出院。出院后口服甲泼尼龙并逐渐减量共6月。2015年7月15日于我院复查肺CT,左肺病变明显吸收。患者目前无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作者:甄丽;赵月伟;宋双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出血量>500ml手术患者共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分别于手术前和回输完自体血液手术后24h抽取股动脉和股静脉血液;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和异体血液输完后24 h抽血,即刻送检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分析。结果与麻醉前比较,输血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 ESR)加快,红细胞压积降低;观察组血沉加快,而红细胞压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检测的各项指标除谷转氨酶(AST)变化不明显,其他的变化趋势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输血对机体整体血液流变学及部分生化指标特性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证明其安全有效,可作为输血技术的有效补充。
作者:涂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从原来社会角色转变为现在的患者角色,尤其是手术患者,多数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因此帮助患者接受作为患者的角色是护理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从患者入院到痊愈出院的整个过程,对患者的角色转变及身体康复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开展有效健康宣教的目的就是使住院患者了解和增加对疾病主要是所做手术的了解,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患者多来源于农村,文化水平偏低,健康宣教往往护士宣教了多次,护士长抽查患者时,患者仍不知道,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护理人员自身的文化程度也不同,使相同疾病宣教的内容杂乱无章,患者不能全部掌握。为此我们制作了外科疾病宣教手册,内容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患者入院时交予患者,再配合责任护士根据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不同阶段的详细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立国;冀梅竹;潘秋景;梁艳;王海燕;齐凤晓;吕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