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8例。依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仅予TACE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1~3年生存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年生存情况及中位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可提升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且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平;汪俊州;刘建平;王义刚;刘德钦;栗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4月住院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以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把2013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与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刘静;吕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对医院内再利用物品的处理,因此,其工作性质与院内医疗护理质量以及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息息相关。近年来,院内感染的病例数不断上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成为医院工作的关键环节,也给当前医院管理提出一个重要课题。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常规配置部门,其在预防、阻断病菌感染、传播方面具有极为重大的责任[1]。供应中心应做好对无菌物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保证向临床各科室所供物品符合规定,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笔者就当前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预防方面的现状、作用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切实落实供应中心的消毒工作,为打造医院安全的医疗环境作出努力。
作者:陈家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出血量>500ml手术患者共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分别于手术前和回输完自体血液手术后24h抽取股动脉和股静脉血液;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和异体血液输完后24 h抽血,即刻送检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分析。结果与麻醉前比较,输血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 ESR)加快,红细胞压积降低;观察组血沉加快,而红细胞压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检测的各项指标除谷转氨酶(AST)变化不明显,其他的变化趋势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输血对机体整体血液流变学及部分生化指标特性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证明其安全有效,可作为输血技术的有效补充。
作者:涂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口腔修复患者150例,通过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的方式对其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主要包括牙齿龋损、牙列缺损、牙齿缺失及修复和牙周病等健康情况。结果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5~70岁组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高。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结论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加强对人群的口腔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减少口腔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与临床意义,可以有效减少口腔问题的发病率。
作者:耿宏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心脏重构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分析其心电图的变化、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的情况。结果降压药物治疗1年后,100例患者血压下降与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心胸比率及左室重量指数呈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性心律失常患者应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有效降压、逆转心脏重构,以达到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风险。
作者:赵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从原来社会角色转变为现在的患者角色,尤其是手术患者,多数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因此帮助患者接受作为患者的角色是护理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从患者入院到痊愈出院的整个过程,对患者的角色转变及身体康复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开展有效健康宣教的目的就是使住院患者了解和增加对疾病主要是所做手术的了解,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患者多来源于农村,文化水平偏低,健康宣教往往护士宣教了多次,护士长抽查患者时,患者仍不知道,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护理人员自身的文化程度也不同,使相同疾病宣教的内容杂乱无章,患者不能全部掌握。为此我们制作了外科疾病宣教手册,内容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患者入院时交予患者,再配合责任护士根据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不同阶段的详细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立国;冀梅竹;潘秋景;梁艳;王海燕;齐凤晓;吕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所接受的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药物治疗,研究组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血停止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且其再出血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再出血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作者:房永胜;陈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胃肠道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2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胃肠功能,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元春;孙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总结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73例经阴道分娩严重产后出血的病例。结果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86%,子宫收缩乏力45例(61.64%)、胎盘因素21例(28.77%)。主要因素为分娩人流次数、软产道损伤、多胎妊娠等。结论应做好产妇的孕期保健、产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的宣传,加强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识别、处理及应对能力,从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作者:王芸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在肝癌的常规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5月治疗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待护理疗程后,对2组患者行SCL-90评分,护理前后ADL评分,护理后满意度、以及遵医行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安全的护理措施,对于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淑岭;郑欢伟;杜瑞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医院糖尿病科收治的Wagner分级1~3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3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溃疡愈合率为71.7%(38/53)明显高于B组的56.7%(3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总有效率为84.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心络结合中药足浴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肢端血液循环,控制感染,促进溃疡的愈合,提高治愈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文艳;孔青;张建波;王林娟;贺会仙;张硕雷;陈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过敏性休克患者78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各26例。3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剂量分为100mg(低)、200mg(中)、300mg(高)。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中剂量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症状缓解时间较低剂量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不良反应率与低剂量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过敏性休克,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病程、快速纠正休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益心饮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纤维蛋白原( Fib)及D-二聚体( D-dime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经随机对照试验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益心饮方,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s-CRP、Fib及D-dimer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s-CRP、Fib及D-dimer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应用中药益心饮方,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有利于机体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之间平衡性的调节。
作者:田玉;祁登叶;孙玉辉;李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4年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限定日费用( DDC)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综合3年来的销售收入排名,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依替米星6种药物均排名前10位,这些药物抗菌谱广,涵盖了常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使用广泛,销量保持稳定且临床使用基本规范。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总体情况较好,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控制感染、镇咳祛痰的对症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对比与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院进行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各30例,对3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70.00%和93.33%,其中中医组与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与中医组、西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是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佳方案。
作者:谷玉辉;李永章;沈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化痰通络方,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和血清NSE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NSE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降低患者血清NSE水平,保护神经元,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岳新颖;刘蕊;陈美鹤;王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6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脑室腹腔分流;对照组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将试验组患者以脑积水严重程度分为3组,组间对比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脑积水消失27例(90.0%),对照组术后脑积水消失23例(76.67%),差异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2/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4/30),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回访试验组2例、对照组4例脑室未恢复正常,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2±5.0)分,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4±6.7)分,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重度脑积水患者,差异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且患者脑积水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优,故临床行脑腹腔分流术需坚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的原则,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汤维力;孙春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探索奥美拉唑西沙比利与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医院反流性食道炎患者81例。随机分为单用药组40例和联合用药组41例。单用药组仅予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用药组予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胃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单用药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的胃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明显较单用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冯碧容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