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心脏重构患者心律失常关系治疗效果的分析

赵蕙

关键词:高血压, 心脏重构,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心脏重构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分析其心电图的变化、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的情况。结果降压药物治疗1年后,100例患者血压下降与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心胸比率及左室重量指数呈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性心律失常患者应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有效降压、逆转心脏重构,以达到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风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月经过少治验1则

    月经过少,中医学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2d,甚至点滴即净者。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等。通常认为月经量<20ml为月经过少[1]。

    作者:刘政朋;周红玉;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渗盐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2年4月-2015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共55例(入院后1 h内死亡的不包括在内),其中颅脑损伤15例,胸、腹联合外伤20例,四肢损伤12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其中男42例,女13例,年龄16~58岁,中位年龄37岁。均给予7.5%高渗盐溶液抗休克治疗。

    作者:崔新霞;付印;赵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乙型肝炎活动期的用药分析

    患者,男,47岁,因乏力、纳差3月余,频繁呃逆1月余入院。主要表现为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下降,至当地医院查肝功能示:TBIL 44.5umol/L、DBIL 23.1μmol/L、IBIL 21.4μmol/L、ALT 651U/L、AST 444U/L、GGT 233U/L,未治疗。1月余前出现频繁呃逆,平躺时可缓解,进食后稍加重,门诊拟“肝功能异常,慢性胃炎”收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00/80mmHg。上腹部轻压痛,肠鸣音3次/min,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因乏力、纳差3月余,频繁呃逆1月余入院,入院诊断为:(1)肝功能异常;(2)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既往有“乙肝小三阳”病史10余年。

    作者:沈素芳;曹家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2-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4年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限定日费用( DDC)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综合3年来的销售收入排名,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依替米星6种药物均排名前10位,这些药物抗菌谱广,涵盖了常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使用广泛,销量保持稳定且临床使用基本规范。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总体情况较好,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国产Gamma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聚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15例诊疗分析

    李斯特菌败血症(listeriosis sepsis)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LM)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一般为散发,本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在欧美报道较多,可引起暴发流行[1]。是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引起新生儿科医师重视,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5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广州;于凤琴;姜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并可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具有慢性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和呕吐等上腹部症状。其为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一种,同时亦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罗马Ⅲ标准。 FD 包括以下两个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 PDS )和上腹痛综合征( EPS)。前者主要以上腹部饱胀不适或早饱感为主症;后者则侧重于中上腹疼痛或烧灼感。 PDS 和 EPS 上可单独存在,也可兼而有之。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胃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性、社会心理学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过度胃酸分泌、环境、饮食及生活方式均有关,且脑肠肽、自主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可植入式胸腔港与中心静脉管在胸腔灌注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观察白兔在接受胸腔港植入与中心静脉管植入的区别,以及药物注射后,胸腔内及全身的反应情况。方法将54只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 A组胸腔留置植入式胸腔港,灌注0.9%氯化钠溶液;B组胸腔留置中心静脉管,灌注0.9%氯化钠溶液;C组胸腔留置植入式胸腔港,灌注顺铂。3个月后,检查各组白兔的机体健康情况,后取埋港侧的港周软组织、管周软组织、壁层胸膜、膈肌面组织、及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A组实验前后血气结果无明显变化。 A组白兔的感染程度明显低于B组;与C组相比,A组白兔胸管周围无明显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皮下植入式胸腔港本身不产生胸膜粘连,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其感染率低于中心静脉管,效果肯定,可用于长期的引流及给药。

    作者:刘杰;鲁金乐;李卫;屈会云;史晓熠;王庆海;马新杰;何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分析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伊曲康唑进行综合治疗,并对2组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 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方面,相比于单纯的克霉唑栓治疗,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方式具备了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疗效更为显著,应当在以后临床中推荐使用。

    作者:李青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垂柳枝质量标准的研究

    垂柳枝为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的带叶枝条。《本草纲目》谓“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谓柳枝“主治痰热淋疾。可为浴汤,洗风肿瘙痒。煮酒,漱齿痛。小儿一日、五日寒热,煎枝浴之。煎服,治黄胆疸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1]。《中药大词典》将柳根、柳花、柳叶、柳絮、柳枝均收载入药[2]。水杨苷是柳属植物具有解热镇痛功效的主要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树皮、根皮、叶片中。在民间有使用其枝叶入药的习惯。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其质量研究的文献报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楣;许智;王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在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中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在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中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科进行手术切除的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低温等离子刀方法切除扁桃体;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法切除扁桃体;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疼痛评分上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程度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刀部分切除扁桃体具有清晰的视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且能够有效的保留部分扁桃体功能。

    作者:张灵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比索洛尔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的短期和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利尿剂、地高辛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短期及长期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2周后,观察组患者射血分数为(45.3±6.7),对照组射血分数为(39.1±6.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随访一年半后,观察组患者EDD、ESD、ED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2周,18个月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比索洛尔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中有效且持久的改善了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左心室功能,对血糖和脂质代谢无影响,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宪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ubMed收录胃造瘘术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胃造瘘术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胃造瘘术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现报道如下。

    作者:麻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观察

    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该病存在较高的癌变风险,一经发现,便会摘除。传统上摘除大肠息肉的方法为开腹手术法,近几年以激光、高频电凝电切、微波等方法较为常用[1]。为寻找高效、安全的大肠息肉治疗办法,我院选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摘除大肠息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宇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控制感染、镇咳祛痰的对症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对比与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外伤后癫痫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脑外伤后癫痫患者的防治方法与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日-2015年10月1日医院治疗的脑外伤后癫痫患者86例,依据防治手段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丙戊酸钠缓释片防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注射液,对比2组患者的肝功能及用药成效。结果2组用药防治后,各指标均有所改变,且在谷氨酰转移酶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上的改变更显著,癫痫防治有效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脑外伤后癫痫患者以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醒脑注射液防治效果极佳,应广泛应用。

    作者:殷建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常熟地区甲真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了解常熟地区甲真菌病流行病学情况,为常熟地区甲真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医院皮肤科疑似甲真菌病患者1228例,进行真菌确诊,并对所感染的真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1228例中确认为甲真菌症患者800例,患者中≤15岁的39例,16~25岁77例,26~35岁95例,36~45岁126例,46~55岁158例,56~65岁146例,>65岁159例。皮肤癣菌664例(83.00%),其中断发毛癣菌54例(6.75%),石膏样毛癣菌70例(8.75%),红色毛癣菌540例(67.50%);酵母菌94例(11.75%);霉菌42例(5.25%)。结论常熟地区甲真菌感染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为酵母样菌,再次为霉菌。

    作者:王雪松;贾淑琳;仲亚平;李静;张红明;孙嘉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手术室所用的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及保养准备工作都是由其自行设立的器械室来完成的,由于手术器械的清洗需要配备资格较深的护士,她们同时还担负着手术室各种手术的护理配合工作,这就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并且随着现代医院内手术量的增多,护士已经很难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及包装工作[1]。此外,手术室缺乏专业的清洗设备和条件,护理人员工作紧张,用于手术器械清洗的时间有限,因此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器械的包装也会影响到空气洁净度,处理不当还会造成手术感染,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院现在已经实行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模式,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资源设备,使手术器械得到彻底清洗和消毒,同时也减轻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使其有更多时间参与到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笔者就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流程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敬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不稳定型心绞( UAP)痛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UAP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39例。对常规组患者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联合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心绞痛发作状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UAP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降低心绞痛发病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轩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酒精中毒并发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指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兴奋继而抑制的状态[1]。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的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常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2]。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脑卒中为急诊门诊的常见疾病,但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疾病却少有报道。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卒中患者共21例,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晶;姜玲;高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