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酒精中毒并发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

侯晶;姜玲;高振平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脑卒中, 急救护理, 预见性
摘要:急性酒精中毒指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兴奋继而抑制的状态[1]。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的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常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2]。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脑卒中为急诊门诊的常见疾病,但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疾病却少有报道。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卒中患者共21例,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经皮冠脉介入的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7月医院收治的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非糖尿病合并STEMI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择期PCI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高血压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肌酐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既往PCI史、高脂血症史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术中病变血管支数、植入支架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PCI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率,随访期间心绞痛复发率和再发心肌梗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因再狭窄行PCI病例数、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PCI治疗的预后较非糖尿病的STEMI患者差,严格掌握PCI治疗治疗适应证,按冠心病二级预防和血糖有效达标对改善预后有帮助。

    作者:杜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治疗非孕及早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对非孕及早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1日~8月30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的患者60例,依照是否为孕期分为非孕组43例,早孕组17例。收集2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孕与非孕期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其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24h内肛门排气情况、血红蛋白改变、白细胞数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用于治疗非孕及早孕期宫颈机能不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清;姚书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分析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伊曲康唑进行综合治疗,并对2组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 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方面,相比于单纯的克霉唑栓治疗,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方式具备了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势,疗效更为显著,应当在以后临床中推荐使用。

    作者:李青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全麻后抑制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对全麻手术患者抑制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的研究。方法对住院进行全麻手术治疗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在麻醉时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而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注射瑞芬太尼,对拔管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记录拔管前及即刻拔管后的1、3、5min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等变化,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拔管即刻与拔管后与拔管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拔管后与即刻指标数据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的时间与拔管的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全麻手术中合理应用小剂量瑞芬太尼能够缓解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出现,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跃斌;孙广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7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符合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试验组给予稳心颗粒及比索洛尔治疗,疗程8周。比较8周后每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过敏性休克患者78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各26例。3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剂量分为100mg(低)、200mg(中)、300mg(高)。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中剂量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症状缓解时间较低剂量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不良反应率与低剂量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过敏性休克,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病程、快速纠正休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联合卡孕栓用于16周内瘢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16周内瘢痕子宫引产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3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8例16周内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卡孕栓治疗,将另外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米司非酮联合利凡诺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引产成功,引产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能有效减少产妇引产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可将其作为临床16周内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引产的有效方法推广运用。

    作者:胡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迈之灵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与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精索静脉曲张( VC)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延长和迂曲,是青春期男性和成年男性的常见病。本研究重点在介绍精索静脉曲张发病情况及其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及迈之灵片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及伴发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作者:胡玉维;钟华琴;陆卫萍;龙凯欣;刘婕;刘小清;雷招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参与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时万古霉素给药剂量方案设计

    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等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但其具有潜在的耳、肾毒性,尤其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且在ICU接受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的患者,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是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关注点。我国《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专家共识(2012版)》(下称专家共识)[1]推荐对于接受置换液流速为1.5L/h的血液透析的重症感染患者,负荷剂量为25~30mg/kg(按实际体质量算),维持剂量为15~20mg/kg,每24小时追加0.5g或48h追加1.5g,同时监测谷浓度使其维持在15~20mg/L。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若根据《专家共识》推荐的剂量使用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能达到理想值,现将临床实践中的一例接受24h置换液流速为3L/h的CVVH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案例进行介绍与分析。

    作者:郭茵;李泳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出现皮肤反应的护理

    放射治疗(主要是X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放射性同位素)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和器官也造成一定的损害,放射性皮肤,黏膜损害是放疗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1]。患者本身原因,包括放射治疗的总剂量、每天剂量、间隔时间、照射面积以及解剖部位。接受放射治疗的照射剂量越大,放射治疗的间隔时间越短,照射面积越大,就越容易引起急性放射性皮炎[2]。特别是胸壁、锁骨上区域、头颈部、腹部及其他潮湿、皱褶的部位。另外还有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吸烟史、年龄、体质量指数、皮肤癌病史、阳光照射及皮肤摩擦等。轻者局部瘙痒、灼痛;重者局部溃疡、化脓、剧痛、甚至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作者:胡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成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成人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门诊成人处方中,分别随机抽取每季度某一天处方中的100张处方,对抽取的100张处方进行相关项记录,根据记录统计分析讨论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结果门诊处方共6332张,抽取处方6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175张,占抽取处方总数比例29.17%,使用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78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44.57%、占抽取处方量的13%。每张抗菌药物处方的平均金额为99.25元。结论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的使用,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祁从伟;徐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酒精中毒并发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指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兴奋继而抑制的状态[1]。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的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常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2]。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脑卒中为急诊门诊的常见疾病,但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疾病却少有报道。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卒中患者共21例,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晶;姜玲;高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黄文政教授临证验案3则

    黄文政教授系当代著名中医肾脏病学专家,首届天津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生业医五十载,学贯古今,博采众长,不仅在肾脏疾病的诊治方面颇有建树,诊治内科杂病亦独具匠心。笔者从先生国医堂验案择取屏风知柏地黄汤治疗小儿肾性血尿案、加味金瓜散治疗腹胀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玉女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案三则,具体介绍先生临床经验,以飨同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雅晨;王耀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时,皮瓣远端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成活质量的临床方法。方法3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术后给予常规显微外科护理作为对照组,16例皮瓣在显微外科护理基础上,皮瓣远端小隐静脉断端处留置一枚静脉留置针(Vasofix-R)20-24G,通过该留置针每4小时给予0.1ml,500AXaIU 低分子肝素钙,连续5d,作为试验组。比较2组皮瓣静脉危象发生及皮瓣肿胀情况。术后第6天复查血常规、凝出血常规评定低分子肝素对全身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皮瓣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危象5例(31.25%),其中4例皮瓣远端出现深层坏死。试验组出现静脉危象仅1例(6.25%),经抢救处理,皮瓣均成活,无明显肿胀,且所有患者凝出血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预防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的成活质量,对全身影响较小。

    作者:王晶;曲家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医院妇科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35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76例与对照组175例。试验组采用宫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比较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治愈率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佳选择。

    作者:郑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派丽奥)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 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11月收治的CP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派丽奥治疗,试验组应用派丽奥联合布洛芬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P<0.05);试验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应用派力奥单药相比,联合应用派丽奥联合布洛芬治疗CP的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志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熊果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和尾静脉注射STZ(30mg/kg)制造大鼠糖尿病模型,以熊果酸低剂量(25mg/kg)、中剂量(50mg/kg)和高剂量(100mg/kg)为干预因素,以二甲双胍组(100mg/kg)为阳性对照,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各组每天灌胃给药一次,持续6周,测定给药前后随机血糖,实验结束时取血测定血清转氨酶(ALT、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熊果酸可改善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随机血糖( P<0.01或P<0.05),有剂量依赖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P<0.01),熊果酸可显著降低血清ALT、AST,高剂量作用更明显(P>0.05),与二甲双胍抑制;熊果酸对TBIL无影响(P>0.05)。结论熊果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马连会;韩淑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老年肱骨内固定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肱骨内固定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于医院行全身麻醉下肱骨内固定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 D组)和曲马多组( Q组)各35例。 D组术后采用地佐辛+舒芬太尼+昂丹司琼镇痛;Q组术后采用曲马多+舒芬太尼+昂丹司琼镇痛。观察2组患者术后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在术后0.5h、3h的VAS评分均低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Ramsay评分在3 h时优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也少于Q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较曲马多的镇痛镇静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于曲马多组,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肱骨内固定术后镇痛。

    作者:张碧欣;杨帅;何斌;华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医院门诊收治的RA患者45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5名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CD3+(58.86±5.65)%、CD4+(31.56±4.32)%和 CD4+/CD8+比值(1.15±0.3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CD8+(29.32±3.7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有密切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极具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郭宁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KD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DKD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魏酸哌嗪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清肌酐( Scr)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的改变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治疗后UAER、Scr以及β2-MG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KD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