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王晶;曲家富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低分子肝素, 软组织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时,皮瓣远端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成活质量的临床方法。方法3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术后给予常规显微外科护理作为对照组,16例皮瓣在显微外科护理基础上,皮瓣远端小隐静脉断端处留置一枚静脉留置针(Vasofix-R)20-24G,通过该留置针每4小时给予0.1ml,500AXaIU 低分子肝素钙,连续5d,作为试验组。比较2组皮瓣静脉危象发生及皮瓣肿胀情况。术后第6天复查血常规、凝出血常规评定低分子肝素对全身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皮瓣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危象5例(31.25%),其中4例皮瓣远端出现深层坏死。试验组出现静脉危象仅1例(6.25%),经抢救处理,皮瓣均成活,无明显肿胀,且所有患者凝出血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预防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的成活质量,对全身影响较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文政教授临证验案3则

    黄文政教授系当代著名中医肾脏病学专家,首届天津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生业医五十载,学贯古今,博采众长,不仅在肾脏疾病的诊治方面颇有建树,诊治内科杂病亦独具匠心。笔者从先生国医堂验案择取屏风知柏地黄汤治疗小儿肾性血尿案、加味金瓜散治疗腹胀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玉女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案三则,具体介绍先生临床经验,以飨同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雅晨;王耀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酒精中毒并发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指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兴奋继而抑制的状态[1]。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的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常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2]。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脑卒中为急诊门诊的常见疾病,但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疾病却少有报道。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卒中患者共21例,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晶;姜玲;高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8月武威市凉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依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方,均以15d 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及关节压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关节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ES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属安全性评价标准2级,不影响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剑威;张聘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7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注射液治疗)各35例,对比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观察组患儿体温正常恢复时间、胸腔积液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7%)明显对于对照组(2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杨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国产Gamma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聚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全麻后抑制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对全麻手术患者抑制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的研究。方法对住院进行全麻手术治疗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在麻醉时均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而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注射瑞芬太尼,对拔管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记录拔管前及即刻拔管后的1、3、5min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等变化,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拔管即刻与拔管后与拔管前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拔管后与即刻指标数据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的时间与拔管的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全麻手术中合理应用小剂量瑞芬太尼能够缓解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出现,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跃斌;孙广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8例。依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仅予TACE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1~3年生存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年生存情况及中位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可提升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且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平;汪俊州;刘建平;王义刚;刘德钦;栗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DCA 循环在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4月住院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以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把2013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与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刘静;吕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派丽奥)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 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11月收治的CP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派丽奥治疗,试验组应用派丽奥联合布洛芬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P<0.05);试验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应用派力奥单药相比,联合应用派丽奥联合布洛芬治疗CP的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志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2-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4年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限定日费用( DDC)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综合3年来的销售收入排名,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依替米星6种药物均排名前10位,这些药物抗菌谱广,涵盖了常见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使用广泛,销量保持稳定且临床使用基本规范。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总体情况较好,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作者: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常见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病变、心力衰竭、高血压、卒中等,与其相应的危险因素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血糖、严重血脂紊乱、肥胖、炎症、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氧化应激等。本文旨在针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苏志国;刘新东;刘国强;高胜男;刘思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成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成人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从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门诊成人处方中,分别随机抽取每季度某一天处方中的100张处方,对抽取的100张处方进行相关项记录,根据记录统计分析讨论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结果门诊处方共6332张,抽取处方6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175张,占抽取处方总数比例29.17%,使用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78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44.57%、占抽取处方量的13%。每张抗菌药物处方的平均金额为99.25元。结论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的使用,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祁从伟;徐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用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接诊的经胰岛素治疗无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适量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适量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BMI、FBG、2hPG、HbAlc、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的FBG、2hPG、HbAlc均明显低于对治疗前(P<0.05);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的2hPG、HbAlc、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其中治疗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低血糖,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低血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的用药剂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比索洛尔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的短期和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利尿剂、地高辛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短期及长期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2周后,观察组患者射血分数为(45.3±6.7),对照组射血分数为(39.1±6.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随访一年半后,观察组患者EDD、ESD、EDV、ESV明显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2周,18个月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比索洛尔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中有效且持久的改善了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左心室功能,对血糖和脂质代谢无影响,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宪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探索奥美拉唑西沙比利与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医院反流性食道炎患者81例。随机分为单用药组40例和联合用药组41例。单用药组仅予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用药组予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胃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单用药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的胃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明显较单用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冯碧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手术室所用的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及保养准备工作都是由其自行设立的器械室来完成的,由于手术器械的清洗需要配备资格较深的护士,她们同时还担负着手术室各种手术的护理配合工作,这就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并且随着现代医院内手术量的增多,护士已经很难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及包装工作[1]。此外,手术室缺乏专业的清洗设备和条件,护理人员工作紧张,用于手术器械清洗的时间有限,因此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器械的包装也会影响到空气洁净度,处理不当还会造成手术感染,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院现在已经实行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模式,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资源设备,使手术器械得到彻底清洗和消毒,同时也减轻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使其有更多时间参与到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笔者就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流程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敬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口腔修复患者150例,通过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的方式对其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主要包括牙齿龋损、牙列缺损、牙齿缺失及修复和牙周病等健康情况。结果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5~70岁组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高。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结论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加强对人群的口腔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减少口腔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与临床意义,可以有效减少口腔问题的发病率。

    作者:耿宏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即控制脑水肿和改善微循环,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仅用尿激酶,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尿激酶,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且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宁;李茂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不稳定型心绞( UAP)痛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UAP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39例。对常规组患者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联合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心绞痛发作状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UAP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降低心绞痛发病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轩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7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符合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试验组给予稳心颗粒及比索洛尔治疗,疗程8周。比较8周后每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