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凤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并可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具有慢性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和呕吐等上腹部症状。其为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一种,同时亦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罗马Ⅲ标准。 FD 包括以下两个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 PDS )和上腹痛综合征( EPS)。前者主要以上腹部饱胀不适或早饱感为主症;后者则侧重于中上腹疼痛或烧灼感。 PDS 和 EPS 上可单独存在,也可兼而有之。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胃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性、社会心理学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过度胃酸分泌、环境、饮食及生活方式均有关,且脑肠肽、自主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过敏性休克患者78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各26例。3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剂量分为100mg(低)、200mg(中)、300mg(高)。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中剂量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症状缓解时间较低剂量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不良反应率与低剂量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过敏性休克,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病程、快速纠正休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不稳定型心绞( UAP)痛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UAP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39例。对常规组患者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联合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心绞痛发作状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UAP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降低心绞痛发病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轩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使用艾迪注射液对老年白血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白血病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8+、CD4+、CD3+三项T细胞亚群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液毒性、肝功能及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5.00%及2.5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0.00%、30.00%及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艾迪注射液治疗老年白血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且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2年4月-2015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共55例(入院后1 h内死亡的不包括在内),其中颅脑损伤15例,胸、腹联合外伤20例,四肢损伤12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其中男42例,女13例,年龄16~58岁,中位年龄37岁。均给予7.5%高渗盐溶液抗休克治疗。
作者:崔新霞;付印;赵云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口腔修复患者150例,通过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的方式对其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主要包括牙齿龋损、牙列缺损、牙齿缺失及修复和牙周病等健康情况。结果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5~70岁组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高。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结论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加强对人群的口腔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减少口腔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与临床意义,可以有效减少口腔问题的发病率。
作者:耿宏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血清BNP、CRP与缺血修饰蛋白( IMA)联合检测用于新生儿窒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128例新生窒息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轻度窒息患儿82例,重度窒息患儿46例,与此同时,选取115例健康新生婴儿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进行BNP、CRP水平检测及IMA检测,结果与标准的比较ABC值,将2组患儿ABC值、BNP加以对比,分析其变化。结果重度窒息组患儿其BNP、CRP值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而其相应的ABC值则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BNP、CRP及缺血修饰蛋白联合检验敏感性较高,可有效对新生儿窒息出现早期心肌损伤进行提早预测,其应用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晓革;仝兴亚;沈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炎灵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150 mm ×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甲醇—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为35℃。结果橙皮苷在5.54~27.72μg /ml ( r=0.9998)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100.8%( RSD=1.02%,n=9)。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胃炎灵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具有较强的灵敏性,且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对确保胃炎灵颗粒质量有重要帮助。
作者:成西霞;李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联合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即控制脑水肿和改善微循环,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仅用尿激酶,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尿激酶,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且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宁;李茂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中成药电子处方中取消发药处方情况,为指导中药房工作和医院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取消发药的门诊中成药处方134张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整理上述处方,对出现取消发药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类,分析造成取消发药的相关原因,并探讨针对各类因素采取的防范对策。结果由于计算机软件系统问题取消发药的30张(22.39%);药品因素造成取消发药的40张(29.85%);医师开药错误造成取消发药5张(3.73%);医师药品用量错误造成取消发药38张(28.36%);医师开具处方违反制剂要求造成取消发药1张(0.75%);医师用药出现配伍禁忌造成取消发药取消发药7张(5.22%);患者因为费用过高造成取消发药4张(2.99%);患者因为其他原因取消发药3张(2.24%);收费室收费员收费错误造成取消发药6张(4.48%)。结论针对上述问题从改进医院计算机软件系统,加强医院中药房管理,增加医务人员培训,加大医患沟通四个方面减少取消发药处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褚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派丽奥)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 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11月收治的CP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派丽奥治疗,试验组应用派丽奥联合布洛芬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P<0.05);试验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应用派力奥单药相比,联合应用派丽奥联合布洛芬治疗CP的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志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无创伤史的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中使用抗生素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12月符合收纳标准的因宫颈机能不全住院治疗的孕妇100例,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者入院常规检查,行抑制宫缩治疗后行环扎术治疗,术后予抗感染、抑制宫缩治疗。对照组住院后行常规检查,并常规使用抗生素5d同时使用抑制宫缩药治疗,使用抗生素5d后复查B型超声,临床治愈成功出院有8例,其余42例患者给予环扎术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及抑制宫缩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对照组环扎术后感染12例,给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5例,另7例并发胎膜破裂治疗失败,后期出现胎膜破裂8例,并发胎盘早剥2例,胎儿窘迫7例,剖宫产8例,存活新生儿30例,早产儿18例。观察组成功出院有8例,其余42例手术患者术后无1例感染,所有患者中后期胎膜早破有3例,并发胎盘早剥0例,胎儿窘迫2例,剖宫产3例,存活新生儿43例,早产2例。结论抗生素在非创伤性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使用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宫颈环扎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围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魏春丽;龚芙蓉;史贤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输血是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严重创伤或大出血等病情复杂危重患者中,部分患者需要大量输血,此过程中存在出现不同于常规输血的特殊并发症,及时、合理的处置及预防至关重要。
作者:郝英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胃造瘘术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胃造瘘术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现报道如下。
作者:麻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性和职业性中毒,是气体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冬季,在我国寒冷的北方,发病率更高。日常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常见的原因是家庭中煤炉取暖、煤气泄漏,经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逐渐恢复,但仍有部分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约2~60d的“假愈期”后出现一系列后发的神经、精神症状,即所谓“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本病病情重、病程迁延、疗效差,常导致患者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甚至死亡,严重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院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云芳;付印;崔新霞;宋军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患者,男,22岁,否认吸烟史,因“发热、咯血4d”于2015年5月12日入我院呼吸科。患者于入院4天前始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4℃,伴咯血,为暗红色血,每天约10ml,同时乏力,无胸痛,无寒颤,无盗汗,无明显咳痰,无呼吸困难。曾于门诊静点阿奇霉素症状无好转入院。查体:T 37.4℃,P 102次/min,R 16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左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率102次/min,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7.4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3.60%;血沉30.00mm/h;降钙素原0.39ng/ml;痰细菌涂片未发现真菌及抗酸杆菌,外斐氏反应、肥达氏反应、出血热抗体、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均为阴性;EB病毒抗体检测阴性;胸部CT左肺上叶片状高密度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病变边缘模糊,考虑感染。诊断与治疗经过:入院后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予左氧氟沙星抗炎,热毒宁清热解毒,云南白药、白眉蛇毒血凝酶止血治疗4天患者咯血好转,仍发热,体温38.3℃,更换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炎治疗4d发热无好转,体温38.6℃。复查肺CT:左肺上、下叶多发斑片状、片状高密度影,病变范围较前扩大,随转至上级三甲医院,先后给予帕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联合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抗炎治疗20余天,仍发热,体温达39℃,为明确诊断行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患者病程中曾出现面部、胸部皮疹,考虑药疹,停用除莫西沙星外其他抗生素,同时抗过敏及激素治疗,体温降至正常。病理回报:肺泡间隔纤维母细胞增生伴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较多泡沫细胞呈慢性炎症改变。结合临床及病理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继续口服激素治疗,体温稳定正常出院。出院后口服甲泼尼龙并逐渐减量共6月。2015年7月15日于我院复查肺CT,左肺病变明显吸收。患者目前无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作者:甄丽;赵月伟;宋双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女,69岁,既往体健;因“左侧腰腹部疼痛3 d”入院。患者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腹部疼痛,于当地医院行泌尿系彩色超声示:左肾结石(无肾积水及集合系统分离),给予止痛解痉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门诊查体:体温37.4℃,心率68次/min,呼吸18次/min,BP 149/103mmHg;疼痛貌,被动仰卧位,头肺无异常,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腰腹部未触及包块,左侧肾区叩击痛,耻骨上膀胱区无膨隆。急诊完善尿常规检查示:潜血阴性;泌尿系彩色超声示:左肾结石,左肾无积水。急诊床边心电图示:快速房颤。遂进一步行肾脏CTA示:左肾动脉主干距腹主动脉开口处1.3 cm处阻断,外侧血管密度增高,未见造影剂充盈,左肾动脉主干及远端管腔闭塞并左肾大部缺血、梗死;右肾动脉前部分支血栓形成并部分管腔闭塞及右肾外前部缺血、栓塞。遂以双侧肾梗死收住泌尿外科。入院后血脂、血凝及血小板、血免疫球蛋白、抗心磷脂抗体及狼疮抗凝物等化验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经食道超声检查:左心房内见团状中高密度影,考虑附壁血栓。考虑肾梗死可能系心房附壁血栓脱落导致肾动脉栓塞所致,患者入院时肾动脉栓塞时间已>72h,左肾及右侧肾脏部分梗死,无溶栓治疗指征。给予伊诺肝素4000 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华法林5mg口服,每天1次,美托洛尔12.5mg口服,每天2次及罂粟碱注射液30mg肌内注射,每8小时1次,并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3 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预防梗死肾感染,定期检测凝血四项并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入院2周后出院,出院时血压139/103mmHg,排尿顺畅,尿色尿量正常。
作者:吴召兵;王瑞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联合应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肿瘤相关糖链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 CYFRA21-1、CA125、VEGF)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肺小细胞癌患者80例为试验组,另选同期的肺良性病变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CYFRA21-1、CA125、VEGF三项指标予以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各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均表达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细胞癌各指标检出率均较高,鳞癌CA125与VEGF检出率要显著低于大细胞癌,腺癌CYFRA21-1与VEGF的检出率要显著低于大细胞癌,鳞癌CA125检出率要显著低于腺癌,而腺癌CYFRA21-1的检出率要显著低于鳞癌,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YFRA21-1、CA125、VEGF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作者:刘志强;王湘毅;孙晓革;仝兴亚;张国锋;沈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感染类型:所有患者中,血液感染3例(占2.5%);尿路感染5例(占4.2%);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占5.8%);肺部感染105例(占87.5%),其中大部分患者为肺部感染。(2)细菌分布:120例患者检出病原菌合计198株。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弗劳地拘椽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等细菌。(3)药性敏感性特点: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属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其和肠球菌对利福平和万古霉素具有敏感性。结论对医院神经外科感染患者进行取样送检,从而依据患者的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从而有效的降低医院中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量,确保菌群正常,预防菌群失调。从源头上预防医院出现病菌感染。对于感染患者一方面采用消毒、隔离等方式,从而对耐药菌株的传播起到控制作用。另一方面,对分子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对细菌耐药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医院病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许红利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1-3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数据,对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的中医辨证、功能主治、剂量及溶剂、冲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45例患者中,有中医诊断及证型的有1917例,无中医诊断及证型的有128例,合格率为93.74%;符合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有1851例,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范围的有194例,合格率为90.51%;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冲洗输液管或更换输液器的仅有196例,占9.58%。结论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主要存在缺乏中医辩证用药、超功能主治用药及换药前未冲管的问题。
作者:邓凤云;苏延春;王建芳;韦健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