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宇柯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时,皮瓣远端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成活质量的临床方法。方法3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术后给予常规显微外科护理作为对照组,16例皮瓣在显微外科护理基础上,皮瓣远端小隐静脉断端处留置一枚静脉留置针(Vasofix-R)20-24G,通过该留置针每4小时给予0.1ml,500AXaIU 低分子肝素钙,连续5d,作为试验组。比较2组皮瓣静脉危象发生及皮瓣肿胀情况。术后第6天复查血常规、凝出血常规评定低分子肝素对全身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皮瓣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危象5例(31.25%),其中4例皮瓣远端出现深层坏死。试验组出现静脉危象仅1例(6.25%),经抢救处理,皮瓣均成活,无明显肿胀,且所有患者凝出血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预防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的成活质量,对全身影响较小。
作者:王晶;曲家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联合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即控制脑水肿和改善微循环,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仅用尿激酶,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尿激酶,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且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依达拉奉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宁;李茂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所接受的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药物治疗,研究组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血停止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且其再出血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再出血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作者:房永胜;陈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炎所致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l~12月口腔门诊因牙龈炎致口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龈上洁治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分别在0周以及4周末进行口臭值测定。结果试验组口气中硫化物含量在4周时较0周时明显降低,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炎所致口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1-3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数据,对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的中医辨证、功能主治、剂量及溶剂、冲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45例患者中,有中医诊断及证型的有1917例,无中医诊断及证型的有128例,合格率为93.74%;符合说明书功能主治的有1851例,超出说明书功能主治范围的有194例,合格率为90.51%;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冲洗输液管或更换输液器的仅有196例,占9.58%。结论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主要存在缺乏中医辩证用药、超功能主治用药及换药前未冲管的问题。
作者:邓凤云;苏延春;王建芳;韦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不稳定型心绞( UAP)痛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UAP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39例。对常规组患者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联合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心绞痛发作状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UAP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降低心绞痛发病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轩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使用艾迪注射液对老年白血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白血病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8+、CD4+、CD3+三项T细胞亚群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液毒性、肝功能及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5.00%及2.5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0.00%、30.00%及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艾迪注射液治疗老年白血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且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患,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逐渐加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后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肺性脑病,病死率较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COPD急性加重严重影响着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加剧并发症的发展及病情的发展。为了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对我院12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桑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它主要表现为睡眠期间反复发生的上气道阻塞、间歇性呼吸暂停引起的间歇性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以及慢性间歇性低氧时经常性夜间觉醒引起的睡眠结构紊乱[1]。 OSAS其临床症状如打鼾、呼吸暂停、睡眠紊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所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病变也会加重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故它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诱发性动物模型与临床试验相比,有更强的操控性、直观性及易于重复的优点,能更精准的从解剖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等多角度来研究OSAS,所以寻求一种简易,稳定,更接近人类发病特征的动物模型建立标准来指导实验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旨在对目前国内外OSAS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希望能够找到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的发病。
作者:邓燕君(综述);徐平(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该病存在较高的癌变风险,一经发现,便会摘除。传统上摘除大肠息肉的方法为开腹手术法,近几年以激光、高频电凝电切、微波等方法较为常用[1]。为寻找高效、安全的大肠息肉治疗办法,我院选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摘除大肠息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宇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胃造瘘术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胃造瘘术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现报道如下。
作者:麻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符合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试验组给予稳心颗粒及比索洛尔治疗,疗程8周。比较8周后每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索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医院门诊收治的RA患者45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5名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CD3+(58.86±5.65)%、CD4+(31.56±4.32)%和 CD4+/CD8+比值(1.15±0.3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CD8+(29.32±3.7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有密切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极具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郭宁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黄文政教授系当代著名中医肾脏病学专家,首届天津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生业医五十载,学贯古今,博采众长,不仅在肾脏疾病的诊治方面颇有建树,诊治内科杂病亦独具匠心。笔者从先生国医堂验案择取屏风知柏地黄汤治疗小儿肾性血尿案、加味金瓜散治疗腹胀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玉女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案三则,具体介绍先生临床经验,以飨同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雅晨;王耀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KD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DKD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魏酸哌嗪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清肌酐( Scr)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的改变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治疗后UAER、Scr以及β2-MG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KD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等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但其具有潜在的耳、肾毒性,尤其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且在ICU接受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的患者,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是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关注点。我国《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专家共识(2012版)》(下称专家共识)[1]推荐对于接受置换液流速为1.5L/h的血液透析的重症感染患者,负荷剂量为25~30mg/kg(按实际体质量算),维持剂量为15~20mg/kg,每24小时追加0.5g或48h追加1.5g,同时监测谷浓度使其维持在15~20mg/L。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若根据《专家共识》推荐的剂量使用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能达到理想值,现将临床实践中的一例接受24h置换液流速为3L/h的CVVH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案例进行介绍与分析。
作者:郭茵;李泳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4月住院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以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把2013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与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刘静;吕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中成药电子处方中取消发药处方情况,为指导中药房工作和医院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取消发药的门诊中成药处方134张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整理上述处方,对出现取消发药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类,分析造成取消发药的相关原因,并探讨针对各类因素采取的防范对策。结果由于计算机软件系统问题取消发药的30张(22.39%);药品因素造成取消发药的40张(29.85%);医师开药错误造成取消发药5张(3.73%);医师药品用量错误造成取消发药38张(28.36%);医师开具处方违反制剂要求造成取消发药1张(0.75%);医师用药出现配伍禁忌造成取消发药取消发药7张(5.22%);患者因为费用过高造成取消发药4张(2.99%);患者因为其他原因取消发药3张(2.24%);收费室收费员收费错误造成取消发药6张(4.48%)。结论针对上述问题从改进医院计算机软件系统,加强医院中药房管理,增加医务人员培训,加大医患沟通四个方面减少取消发药处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褚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李斯特菌败血症(listeriosis sepsis)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LM)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一般为散发,本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在欧美报道较多,可引起暴发流行[1]。是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引起新生儿科医师重视,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5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广州;于凤琴;姜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无创伤史的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中使用抗生素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12月符合收纳标准的因宫颈机能不全住院治疗的孕妇100例,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者入院常规检查,行抑制宫缩治疗后行环扎术治疗,术后予抗感染、抑制宫缩治疗。对照组住院后行常规检查,并常规使用抗生素5d同时使用抑制宫缩药治疗,使用抗生素5d后复查B型超声,临床治愈成功出院有8例,其余42例患者给予环扎术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及抑制宫缩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对照组环扎术后感染12例,给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5例,另7例并发胎膜破裂治疗失败,后期出现胎膜破裂8例,并发胎盘早剥2例,胎儿窘迫7例,剖宫产8例,存活新生儿30例,早产儿18例。观察组成功出院有8例,其余42例手术患者术后无1例感染,所有患者中后期胎膜早破有3例,并发胎盘早剥0例,胎儿窘迫2例,剖宫产3例,存活新生儿43例,早产2例。结论抗生素在非创伤性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使用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宫颈环扎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围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魏春丽;龚芙蓉;史贤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