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覃智

关键词:颅脑损伤, 老年人, 颅内压, 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5年5月诊治的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2周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中度残疾率均高于对照组,而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4/51),低于对照组的31.4%(1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持续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其预后,安全可靠,适宜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柳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氨茶碱治疗,观察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氨茶碱,可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旭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进展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系统之一,甲状腺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大部分患者属于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现状和进展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作者:许明亮;曹安华;李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刺双侧肢体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针刺双侧肢体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浚县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予以针刺双侧肢体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刺患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双侧肢体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帮助患者补气活血、疏通脉络,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侯光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60例小儿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和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患儿和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和患儿家属的哮喘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哮喘复发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哮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哮喘知识知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CD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 8例患者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HV-CD)4例,浆细胞型(PC-CD)4例;临床分型为局灶型(LCD)3例,多中心型(MCD)5例.LCD患者中1例临床表现为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2例胸部CT提示为胸腔内前纵隔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无其他全身症状表现;MC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乏力、体质量下降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肝脾大、不同程度水肿、皮肤改变等.LCD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肿大;MCD患者均伴不同程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乳酸脱氢酶增高等.LCD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MCD患者予以CHOP或COP方案化疗,治疗后MVD患者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1例.结论 CD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联合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胡敏;袁凯锋;李晓明;邢宏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南漳县板桥镇中心卫生院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血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9%(56/59),高于对照组的79.7%(4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5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7/5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时间为(44.9±9.3)h,短于对照组的(56.5±10.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松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患者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益火补土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益火补土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九江市中医院收治的STC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并随机抽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益火补土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血管活性肠肽(VIP)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OS、VI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OS、VI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NOS、VI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火补土法治疗脾肾阳虚型STC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无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毛丽华;陆琳;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浚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排便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排便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饶洪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大同市中医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3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C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3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意识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续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患者予以产科常规护理,综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以及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综合组患者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子痫发生率、胎盘早剥率、婴儿窒息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收缩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乔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及N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的表达意义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CAP患者,按其X线表现分为大叶性肺炎组30例、小叶性肺炎组22例及间质性肺炎组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测定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分数(N%),并检测血清PCT、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 3组CAP患者血清PCT、hs-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及间质性肺炎组PCT水平高于小叶性肺炎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hs-CRP水平高于小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P﹤0.05);小叶性肺炎组患者NT-proBNP水平高于大叶性肺炎组及间质性肺炎组(P﹤0.05);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PCT阳性率、hs-CRP升高率均高于小叶性肺炎组(P﹤0.01).大叶性肺炎组PCT阳性率与间质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高于小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hs-CRP升高率均高于小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组hs-CRP升高率与间质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WBC、N%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AP患者中PCT、hs-CRP、NT-proBNP水平均有变化,但炎性部位不同,上述指标的变化也不尽相同.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郫县人民医院2013—2014年入院的12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试验组加服百令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与6min步行距离(6-MWT)]与COPD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O2与P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与6-MW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EV1/FVC与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稳定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胶囊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PO2水平,改善肺功能,延长稳定期持续时间,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张红;张琼;刘茂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效果.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血液科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8例PCNS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试验组给予HD-MTX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照组给予HD-MTX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50.0%,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24个月、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MTX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PCNSL,疗效显著.

    作者:何孜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麻醉科收治的6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应用镇痛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瑞芬太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13.2±1.7)min、(9.6±2.1)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静评分(CHW)分别为(3.6±0.9)分、(4.2±0.3)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帅;安芳;徐文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宝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为45例合并OSAHS者,对照组为35例未合并OSAHS者,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肺功能指标,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45例哮喘合并OSAHS临床特点:夜间发作占31.1%,日间发作占22.2%;体质指数(BMI)在25kg/m2及以上占80.0%.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敏性鼻炎及肥胖是支气管哮喘并发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发生率较高,其独立影响因素为过敏性鼻炎与BMI病史.

    作者:岳新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比较两组癫痫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5%、56.92%,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2%、18.46%,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应用丙戊酸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严伟;王静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安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脂联素水平、24h尿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24h尿蛋白排泄率、尿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脂联素水平,降低24h尿蛋白排泄率及尿蛋白水平.

    作者:孙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对子宫颈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状态的作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子宫颈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襄阳市襄州区中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颈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泵入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状态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CD3+、CD4+、CD8+、CD4+/CD8+、CD1+6/CD5+6时间和方法有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CD1+6/CD5+6在T1、T2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CD1+6/CD5+6在T3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时间点CD3+、CD4+、CD8+、CD4+/CD8+、CD1+6/CD5+6与T1、T2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尿潴留、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子宫颈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状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免疫细胞的减少量.

    作者:孙则敏;孙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种植体支抗与上颌横腭杆加Nance弓支抗在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中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微种植支抗与上颌横腭杆加Nance弓支抗在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永丰县中医院口腔科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4例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患者,根据不同的支抗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组(A组)和上颌横腭杆加Nance弓组(B组),各27例.A组患者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B组患者采用上颌横腭杆联合Nance弓支抗治疗.并根据治疗前与治疗后X线投影测量相关指标,对不同的支抗方法的效果评定.结果患者完成治疗与关闭上颌与下颌拔牙间隙后,尖牙、磨牙中性或者是完全远中关系,前牙的覆颌覆盖属于正常标准,上颌与下颌牙列尖窝属于交错联系,解除开唇露齿,对侧貌具有改善作用.A组患者在矫治时,种植钉都十分稳定,无松动现象,上颌切牙切缘内收4.0mm,下颌切牙切缘内收4.9mm,磨牙平均向前移动1.0mm;B组上颌切牙切缘内收4.4mm,下颌切牙切缘内收3.5mm,磨牙平均向前移动2.3mm.治疗前两组患者硬组织测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NB角、FH-MP角、U1-NA角、U1-NA长度、U1-SN角、L1-NB角,L1-NB长度、L1-MP下颌平面角、U1-L1角、U6-PtPNS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备一定条件下,微种植体支抗可以作为加强支抗的首要选择;在不具备种植体支抗的前提下,采用上颌横腭杆与Nance弓支抗的效果也较好,两种方法在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中的而应用,能够为临床提供充分的支抗.

    作者:黄涛;李素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