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沈国华

关键词:抗菌药, 社区卫生中心, 用药频度
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552.66万张,对处方中的药名及剂型、类别、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 )、日均费用( DDC)予以全面分析。结果含抗菌药物总处方为37.16万张,占总处方的6.72%(37.16/552.66);2014—2015年各级抗菌药物DDDs差异不大,维持基本平稳状态;2014、2015年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分别为70.20%、68.76%,第2位、第3位分别为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DDDs排序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2014—2015年前10位药品的金额占抗菌药物金额分别为92.69%、88.72%,头孢菌素类有6种;2014年头孢替安注射剂型、头孢克洛口服剂型、头孢呋辛口服剂型分别位于前3位,2015年依次为头孢替安注射剂型、头孢克洛口服剂型、头孢丙烯口服剂型;2014—2015年DDDs排序前3位药品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口服剂、头孢呋辛口服剂型、甲硝唑口服剂型,日均费用低的是甲硝唑口服剂型为0.61元;2014—2015年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使用金额为528.74万元,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35.09%(528.74/1506.68),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96%。结论本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需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会昌中学医务室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动态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2/25),高于对照组的6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动态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h动态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肌电图检查与肌肉活检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与肌肉活检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 DM1)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DM1患者15例,治疗前给予肌电图( EMG)检查、肌肉活检等相关检查,并据此分析DM1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 EMG检查显示患者均表现为肌源性损害,出现强直放电。肌肉活检显示,骨骼肌出现轻-重度间质增生13例,出现不同程度肌纤维直径变大15例,明显核内移现象11例。结论 EMG检查与肌肉活检在DM1的临床诊断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永周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型结肠炎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型结肠炎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溃疡型结肠炎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血清炎性递质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丙二醛( 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血清及肠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MDA均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SO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型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可作为临床治疗溃疡型结肠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留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桂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5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24/28),高于对照组的53.6%(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39.3%(11/28),低于对照组的71.4%(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上海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552.66万张,对处方中的药名及剂型、类别、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 )、日均费用( DDC)予以全面分析。结果含抗菌药物总处方为37.16万张,占总处方的6.72%(37.16/552.66);2014—2015年各级抗菌药物DDDs差异不大,维持基本平稳状态;2014、2015年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分别为70.20%、68.76%,第2位、第3位分别为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DDDs排序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2014—2015年前10位药品的金额占抗菌药物金额分别为92.69%、88.72%,头孢菌素类有6种;2014年头孢替安注射剂型、头孢克洛口服剂型、头孢呋辛口服剂型分别位于前3位,2015年依次为头孢替安注射剂型、头孢克洛口服剂型、头孢丙烯口服剂型;2014—2015年DDDs排序前3位药品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口服剂、头孢呋辛口服剂型、甲硝唑口服剂型,日均费用低的是甲硝唑口服剂型为0.61元;2014—2015年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使用金额为528.74万元,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35.09%(528.74/1506.68),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96%。结论本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需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

    作者:沈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中药热敷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梧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致不良反应患者103例,均应用中药热敷包治疗,评估其出现的具体不良反应情况及性别分布,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结果103例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中,以皮肤过敏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女性患者皮肤过敏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热敷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包括热敷温度、性别差异等,医护人员应在治疗期间辅以相应处理措施,以降低中药热敷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中药热敷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梁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榆社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肺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肺部啰音、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发热、消化道症状等,两组患者吸烟、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心力衰竭、吸入制剂应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与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有回归关系( P﹤0.05)。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作者:段纪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淀粉酶和脂肪酶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对急性胃肠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淀粉酶、脂肪酶、胃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SIgA)对急性胃肠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急性胃肠损伤患者91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AGI组44例和非AGI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淀粉酶、脂肪酶、胃液SIgA指标,并通过ROC曲线评价淀粉酶、脂肪酶、胃液SI-gA指标对急性胃肠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AGI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高于非AGI组,胃液SIgA水平低于非AG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淀粉酶﹥150U/L诊断AGI的灵敏度为59.1%、特异度为80.9%,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95%CI(0.615,0.808),具中等诊断价值;血清脂肪酶﹥88U/L诊断AGI的灵敏度为52.3%、特异度为91.5%,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0.614,0.808),具中等诊断价值;胃液 SIgA﹤2.8g/L诊断AGI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31.9%,ROC曲线下面积为0.626,95%CI(0.519,0.725),诊断价值较低。结论淀粉酶、脂肪酶,胃液SIgA对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俊;潘子阳;黄鑫波;陈泽宇;刘端绘;梁振杰;明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无痛胃肠镜麻醉中的佳给药间隔时间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佳用药间隔时间。方法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镜室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160例,根据用药间隔时间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0例。均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依托酯首次剂量0.15~0.20mg/kg,均在30s内注完,其中A组患者注入舒芬太尼后间隔0~2min注入依托咪酯;B组间隔2~5min;C组间隔5~10min;D组间隔10min以上。观察记录4组患者入室后和给药后的血压、心率、SpO2、肌颤情况、入镜反应、体动反应、皱眉、舒芬太尼和依托咪酯用量、操作时间、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4组患者各组内部血压、心率和SpO2的低值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各组间血压、心率的下降幅度均小于基础值的20%,处于参考范围内。4组患者血压、心率和SpO2的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肌颤发生率高于D组, B组肌颤发生率低于C组,C组肌颤发生率高于D组( P﹤0.05)。且B组和D组的肌颤程度相对较轻( P﹥0.05)。4组患者入镜反应发生率、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皱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任何组别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患者依托咪酯的首量和追加量、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依托咪酯首量高于C组(P﹤0.05)。4组患者操作时间及睁眼时间、术中知晓率、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先给予舒芬太尼后间隔2~5min再注入依托咪酯,对呼吸、血液循环系统抑制轻,可减轻入镜时的刺激,预防肌颤效果佳,体动反应、皱眉发生程度轻,患者苏醒迅速,几乎无术中记忆,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患者总体感觉良好。

    作者:严爵基;罗爽爽;陈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2015年8—11月收治的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58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患者分别采用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进行检查,对比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58例患者中,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检查诊断为早期食管癌的有9例;病变部位:4处位于黏膜层,4处位于黏膜肌层,1处位于黏膜下层。病理结果:4例为鳞状上皮癌,3例为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瘤性息肉,1例为中度不典型增生。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患者均顺利切除病灶,且癌性病灶切除标本基底及边缘均没有出现病变累及现象。结论电子放大染色内镜结合超声小探头对早期食管癌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确保内镜下切除范围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为患者争取佳治疗时间,提升其生存率。

    作者:陈丽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百色市田东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恐惧、紧张、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农惠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X线与CT检查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X线与CT检查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6例,入院后均接受X线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86例患者中,X线检查诊断准确率为55.8%(48/86),高于CT检查的81.4%(7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X线检查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时可判断病情的进展情况,但在早期病变诊断中易漏诊,此时CT检查的诊断效果更佳。

    作者:刘跃民;肖林文;张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胃镜活检与手术病理检查对胃癌的诊断差异分析

    目的:比较胃镜活检与手术病理检查对胃癌的诊断差异。方法选取2013—2015年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收治的接受胃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86例,术前进行胃镜活检。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胃镜活检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收治的86例患者中,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患者为77例,符合率为89.5%(77/86)。浸润程度:黏膜内癌为51例,符合率为85.0%(51/60),黏膜下癌为26例,符合率为66.7%(26/39);组织学分型:管状腺癌为15例,符合率为71.4%(15/21),中低分化腺癌55例,符合率为72.4%(55/76),息肉3例,符合率为60.0%(3/5),黏液腺癌5例,符合率为50.0%(5/10),印戎细胞癌8例,符合率为80.0%(8/10);淋巴结转移10例,符合率为58.8%(10/17)。结论与术后病理检查比较,术前胃镜活检对胃癌的诊断准确性较差,但作为术前诊断技术,胃镜活检的临床价值显著,对早期预防、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CT与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患者243例,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9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83例,软骨损伤68例,均采取CT和MRI诊断,与关节镜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CT和MRI诊断敏感性以及准确率等。结果内侧半月板损伤 MRI 诊断准确率80.4%,CT 诊断准确率79.3%。外侧半月板损伤 MRI 诊断准确率89.2%,CT诊断准确率83.1%。关节软骨损伤MRI诊断准确率61.8%,CT诊断准确率51.5%。结论 CT与MRI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具有较高地诊断价值。

    作者:杨珂;潘华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鹿邑县老君台后街疾病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黏膜保护剂、抗酸药、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壁细胞受体阻断剂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呕血、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呕血、呕吐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72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左心室大舒张末径( LVE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B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率、LVED、LVEF及血浆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率、LVED、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赵国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消旋卡多曲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消旋卡多曲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及药物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2/90),高于对照组的71.1%(6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及药物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丁柒伶;刘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原因有电解质代谢障碍、氮质代谢产物潴留、过敏反应,其中因电解质代谢障碍致痒46例(65.71%),氮质代谢产物潴留致痒17例(24.29%),过敏反应致痒7例(10.00%)。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导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主要有电解质代谢障碍、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及过敏反应,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

    作者:武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本院2015年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1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新生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信息检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药剂科2015年新生儿科应用抗菌药物患儿1034例,对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种类、给药次数、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用药金额为733987.19元,占全年用药总金额的14.74%(733987.19/4979560.32)。给药次数高的是头孢菌素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99.66%),常用的联合用药为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结论本院2015年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总体符合用药特点和使用原则,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倪洁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细节护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汉中市3201医院2015年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5.8%(46/48),高于对照组的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复感染率为4.2%(2/48),低于对照组的18.8%(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交叉感染,对照组发生交叉感染1例。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9%(47/48),高于对照组的77.1%(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