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林武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复方甘草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2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农村普通型HFMD患儿家属100例,将其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程度,认知熟悉掌握率及健康教育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流行危险因素、疾病传播、临床表现、预防措施、营养和喂养及家庭护理熟悉掌握率分别为78.0%、84.0%,60.0%,86.0%,80.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60.0%,26.0%,40.0%,50.0%,72.0%( P<0.05)。试验组健康教育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依从性。

    作者:冯爱东;杨淑岭;刘珊;孝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窦性心律不齐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老年窦性心律不齐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接治的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90.0%(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 P<0.05)。结论老年窦性心律不齐较为常见,胺碘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状况,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菊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医院儿科收治哮喘患儿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心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治疗后哮喘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呼吸、心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呼吸、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儿CD4+、CD4+/CD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哮喘可降低患儿呼吸、心率,调节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戒烟行为中的研究进展

    二十世纪以来研究发现,吸烟是心血管病、癌症和高血压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减少发病率,可延长寿命。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自发的戒烟效果并不理想[1]。Hughes等[2]系统综述了13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未经治疗的吸烟禁欲时间,以及自发戒烟的复吸率,发现有吸烟习惯者在无干预下,多数尝试过戒烟但复吸率很高,戒烟6个月以上的仅占3%~5%。建议在戒烟开始的第1周加强干预,能够提高戒断率。

    作者:杨淑岭;冯爱东;齐焕;董建霞;高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人颈动脉病变B型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颈动脉是距离心脏较近的动脉,血流速度快,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是人身体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警示[1]。笔者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60岁以上的150例老年人进行了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对其颈动脉病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满章;刘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粗针穿刺活检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粗针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乳腺实性肿块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粗针穿刺活检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结果106例穿刺病理活检均成功,其中乳腺恶性肿瘤79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68例,髓样癌10例,乳腺肉瘤1例),良性肿瘤27例(包括纤维腺瘤21例,乳腺腺病3例,不典型增生2例,脂肪瘤1例),与术后病理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8.1%。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粗针穿刺活检准确率高,简便易行且经济安全同时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王芳;贾兴莉;申琪;刘云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 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

    作者: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DCA 循环在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预防的探究

    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6月的手术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年7~12月、2015年1~6月及2015年7~12月的手术患者各120例分别为作为观察组A、观察组B及观察组C。在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的使用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管理,观察并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合理使用率及术后感染率前后进行显著性检验,判断是否取得显著成效。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及观察组C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低于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呈下降趋势。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可以显著的减低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合理使用率,同时降低术后感染率。

    作者:杨骅;马继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酒石酸唑吡坦辅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酒石酸唑吡坦辅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酒石酸唑吡坦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辅助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及PSQI评分(11.9±3.1)分、(8.0±1.5)分,低于对照组的(15.3±1.6)分、(11.3±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酒石酸唑吡坦辅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相比阿普唑仑效果更好,可有效减轻抑郁,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皇甫留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预警干预及应急护理观察

    癫痫发病具有突发性、反复性、刻板性、渐重性等特点,一般发作都会给人们一种恐惧感。也因为该病症的这些特殊性,癫痫患者的护理与其他疾病患者的护理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护理人员能够更加及时、仔细、具体且更具性的对患者进行照料[1]。脑血管是引发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脑血管患者中大约有20%的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因此,医院需要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进行预警干预及应急护理观察。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梅毒螺旋体人类医学实验学检测进展

    梅毒( 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苍白亚型(也称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人类的性传播疾病,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病变,目前尚不能用人工培养梅毒螺旋体成功[1],人类梅毒螺旋体感染发生率有上升趋势[2],梅毒螺旋体呈纤细的密螺旋体螺旋状结构,可以伸缩、蛇行、旋转式等运动,感染梅毒螺旋体患者机体上皮组织遭到破坏,感染梅毒螺旋体患者更容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中国二胎计生政策实施,加重中国老龄化问题。梅毒的治疗采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确诊是否为梅毒螺旋体感染,笔者将梅毒螺旋体医学实验学检测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何基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阿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治疗的ACS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组各56例,观察分析2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清LD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提高(P<0.05),同时瑞舒伐他汀组LDL-C值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而HDL-C值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 P<0.05)。治疗前2组间IL-18、CR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IL-18、CRP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LDL-C值与CRP值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24d后,瑞舒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 ACS患者应用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其具有更佳的调脂、抗炎功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闵杰;黄华;叶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醒脑静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醒脑静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重症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临床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借助双抗体夹心酶联合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并分析其神经功能,探索醒脑静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伤后1d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伤后3、7及10d,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苏醒人数多于对照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用于重症脑出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含量,并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昏迷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66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较疗前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疗效可靠且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华;李文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2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服务性学习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先意识到将服务融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终提出服务性学习的概念。服务性学习是在课程教学中把专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建立自身的社会责任感[1]。近年来,美国将服务性学习广泛应用于护理教育的各门课程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效[2]。结合国内高职护理教育的现状,如何将服务性学习应用到儿科护理教学中值得探讨。

    作者:肖辉雪;肖淼淼;陆建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丙泊酚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静脉麻醉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评价丙泊酚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静脉麻醉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丙泊酚诱导与静脉维持麻醉,对照组予咪达唑仑诱导与维持麻醉,比较2组脑氧摄取率水平和Glu、SOD、MDA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脑氧摄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2-5时间点脑氧摄取率低于T1(P<0.05)。观察组T4、T5时间段Glu、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T4、T5时间段观察组与对照组Glu、MDA高于T1,SOD低于T1(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丙泊酚静脉麻醉可降低术中脑氧代谢,通过多种生物学作用起到脑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文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儿科接诊的小儿哮喘的患儿24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及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 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胸闷及气短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蒋德林;周巧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证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服用尿毒清颗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在临床治疗脾肾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杨松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循证药学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药学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呼吸科治疗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用药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循证药学用药模式。比较2组3、5、7d治疗有效率、复发率、肝功能损害率以及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以综合比较循证药学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3、5、7 d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发率差异不显著( P>0.05),肝功能损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循证药学方法应用抗生素进行方案,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对肝功能的损伤,缩短平均用药时间,值得在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奇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