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李龙辉;徐蕾
目的:观察小切口术式在扶贫免费治疗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扶贫免费治疗白内障患者中选取90例,对其采用常规心电图以及X线进行检查,之后采用小切口术式进行治疗,探究其角膜平均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治疗前,角膜平均散光度为(2.44±0.41)D,术后1d角膜平均散光度为(0.55±0.22)D(P<0.05)。手术治疗后,出现后囊破裂2例(2.22%),一次性角膜水肿7例(7.78%),暂时性高眼压4例(4.44%)。结论小切口术式在扶贫免费治疗白内障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治疗作用,其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少,且比较适用于扶贫免费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仇彦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治疗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80例,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采用OC治疗)及腹腔镜组(采用LC)各4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5.23±3.24)h、(1.53±0.39)h、(5.43±0.82)d,对照组分别为(29.41±5.34)h、(3.67±0.76)h、(9.23±1.4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LC治疗胆结石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文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原发性支气管癌,简称为肺癌,是指一种发于支气管黏膜腺体或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据报道,肺原位癌临床治愈率较好,高达95%以上;基于5年生存率,Ⅰ期患者的60%~90%显著高于Ⅲ期及Ⅳ期,因此尽可能在肺癌早期进行诊断及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还能降低医疗成本[1]。肺癌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为肺部出现占位性病变,多半可通过进一步检查支气管镜、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或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进行确诊。但部分肺部病灶存在于大血管或脏器附近,诊断难度较大,近几年来应用率逐渐提高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肺部占位性诊断而言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2]。现在CT引导前提下经皮穿刺进行肺部活检不明肿块患者7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默克科技公司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已接纳审批其试验性药品Cladribine 片剂的营销许可申请,将就该药物对于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作审批。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医养阴清肺法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养阴清肺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红细胞沉降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90.0%( 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且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养阴清肺法辅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震;李蜜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数字抽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盐酸雷尼替丁治疗,试验组采取盐酸雷尼替丁联合腹部隔姜灸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临床证候积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的临床证候积分为(21.08±3.67)分低于对照组的(45.76±3.52)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部隔姜灸辅治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故认为该治疗模式可在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克盛;林浩元;张德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重症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临床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借助双抗体夹心酶联合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并分析其神经功能,探索醒脑静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伤后1d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伤后3、7及10d,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苏醒人数多于对照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用于重症脑出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含量,并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昏迷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病理教学中应用动态思维方式进行教学的效果。方法收集学校2014级农村医疗专业2个班的160名学生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病理教学;研究组应用动态思维方式进行病理教学。观察及比较2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技能成绩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学生在教学效果、师生互动、课堂氛围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教学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病理教学中应用动态思维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怀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采用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索拉唑组合奥美拉唑组各54例。兰索拉唑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兰索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兰索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奥美拉唑组的87.04%( P<0.05)。兰索拉唑组Hp清除率为90.74%高于奥美拉唑组的77.78%( P<0.05)。兰索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低于奥美拉唑组的12.96%( 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效果显著,Hp清除率较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婷;闵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梅毒( syph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苍白亚型(也称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人类的性传播疾病,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病变,目前尚不能用人工培养梅毒螺旋体成功[1],人类梅毒螺旋体感染发生率有上升趋势[2],梅毒螺旋体呈纤细的密螺旋体螺旋状结构,可以伸缩、蛇行、旋转式等运动,感染梅毒螺旋体患者机体上皮组织遭到破坏,感染梅毒螺旋体患者更容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中国二胎计生政策实施,加重中国老龄化问题。梅毒的治疗采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确诊是否为梅毒螺旋体感染,笔者将梅毒螺旋体医学实验学检测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何基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肘管综合征( CT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性疾病,是发病率仅次于于腕管综合征的病症,又称作“迟发性尺神经炎”[1]。处于早期阶段的肘管综合征将引起神经内出现水肿,当疾病进展到中晚期阶段时其外膜将逐渐增厚、束间组织将出现增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随着疾病的不断演变将会加大神经卡压的程度,可能随着束间粘连的形成、髄纤维化变性诱发永久性瘢痕,其危害不容忽视[2]。关于该病早的报道是在1878年被Panas提出,当时该病并未被赋名,而是时隔80年后被Feindel和Stratford正式命名为“肘管综合征”[3],指的是不同因素导致的肘部出现尺神经卡压而诱发逐渐加重的肌肉萎缩、手部尺侧感觉异常等症状,至此为肘管综合征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后的学术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该病症的发病诱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深入的探讨关于肘管综合征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病因、诊疗措施、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等内容,随着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当前临床上也研发了很多诊疗肘管综合征的新技术。但当前还未形成有关诊疗肘管综合征的规范化方案,伴随着微创技术的诞生及完善,虽然出现了很多诊疗措施,但不同的方法取得的临床疗效还未得到统一的定论,并且当前很多研究者热衷于比较在治疗肘管综合征中不同术式取得的效果是否具有差异性。
作者:田荣君;常文凯;张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近日,阿斯利康内分泌产业管线在欧洲监管方面收获重大喜讯,其糖尿病组合疗法Qtern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而该药物去年被FDA拒之门外。这次欧盟委员会的批文对阿斯利康意义重大,由于去年十月份FDA表示需要阿斯利康提交更多的临床数据证明该固定剂量组合疗法的有效性,若欧盟监管方面再出现延迟,阿斯利康将很有可能失去业内同类型药物第二名上市的地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阿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治疗的ACS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组各56例,观察分析2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清LD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提高(P<0.05),同时瑞舒伐他汀组LDL-C值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而HDL-C值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 P<0.05)。治疗前2组间IL-18、CR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IL-18、CRP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LDL-C值与CRP值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24d后,瑞舒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 ACS患者应用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其具有更佳的调脂、抗炎功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闵杰;黄华;叶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试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均连续用药治疗7d后,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6.5%,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次数、QRS波时间都有一定改善,试验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采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苏小柳;陈传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声音嘶哑、吸气性喉鸣、犬吠样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声音嘶哑、吸气性喉鸣、犬吠样咳嗽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在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康复速度快,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贾小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13例,随机分为奥卡西平组107例和卡马西平组106例。奥卡西平组予奥卡西平治疗,卡马西平组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奥卡西平组总有效率为96.26%,高于卡马西平组的78.30%(P<0.05);奥卡西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低于卡马西平组的20.75%(P<0.05)。结论奥卡西平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临床效果较卡马西平显著,且不良反应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景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自拟清肺平喘组方对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中医辩证为痰热壅肺型COPD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同时服用自拟清肺平喘组方,应用10d,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在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肺功能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肺平喘组方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良好,可改善肺功能。
作者:赵少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胃镜检查前服用二甲硅油散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前服用润滑剂,观察组在胃镜检查前服用二甲硅油散,观察比较2组患者胃镜检查影像清晰度、不良反应和检查所需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影像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低于对照组的31.25%,检查时间为(7.1±2.2)min,短于对照组的(11.2±2.3)min(P<0.05)。结论胃镜检查前应用二甲硅油散可以明显提高胃镜影像清晰度,对胃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祁代华;韩文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癫痫发病具有突发性、反复性、刻板性、渐重性等特点,一般发作都会给人们一种恐惧感。也因为该病症的这些特殊性,癫痫患者的护理与其他疾病患者的护理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护理人员能够更加及时、仔细、具体且更具性的对患者进行照料[1]。脑血管是引发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脑血管患者中大约有20%的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因此,医院需要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进行预警干预及应急护理观察。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置换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鼻内负压置换疗法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置换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2.57±3.24)d,短于对照组的(18.39±4.18)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置换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明显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俊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