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妍;徐唯哲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表(SAS)和焦虑自评表(SDS)以及IVF-ET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SDS分别为(20.10±5.28)分、(21.30±5.43)分低于对照组的(38.19±7.49)分、(41.10±6.19)分(P<0.05)。2组取卵数、受精率与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比例为53.33%高于对照组的26.67%( 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IVF-ET患者的SAS、SDS,且可以改善结局。
作者:黄俊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比较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治疗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80例,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采用OC治疗)及腹腔镜组(采用LC)各4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5.23±3.24)h、(1.53±0.39)h、(5.43±0.82)d,对照组分别为(29.41±5.34)h、(3.67±0.76)h、(9.23±1.4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LC治疗胆结石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文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CT与B型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诊断效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10月疑似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100例,进行B型超声、CT检查,以随访结果作为定性诊断“金标准”。结果随访证实室管膜下出血发生率40.0%、脑室内出血25.0%、脑实质出血21.0%、硬膜下出血6.0%、蛛网膜下出血9.0%。 CT诊断室管膜下出血与脑室内出血敏感度、符合率低于B型超声诊断,CT诊断脑实质出血敏感度与诊断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出血敏感度、符合率高于B型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诊断出血平均体积(4.6±0.5)ml,超声(4.9±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系数0.09。结论 CT和B型超声检查诊断不同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价值不尽相同,CT诊断脑实质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出血有优势,超声在诊断室管膜下出血与脑室内出血有优势,两者均可定量出血量。
作者:龚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 PM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雌二醇( E2)、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的水平变化、Kupperman 症状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观察组治疗后E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LH 、FS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治疗后Kupperman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1);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激素替代疗法应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俊琴;张毅;王海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蒺藜首乌汤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白癜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白癜风丸治疗,观察组予蒺藜首乌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结论蒺藜首乌汤治疗白癜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颈动脉是距离心脏较近的动脉,血流速度快,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是人身体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警示[1]。笔者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60岁以上的150例老年人进行了颈动脉B型超声检查,对其颈动脉病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满章;刘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复方甘草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2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林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丙泊酚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静脉麻醉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丙泊酚诱导与静脉维持麻醉,对照组予咪达唑仑诱导与维持麻醉,比较2组脑氧摄取率水平和Glu、SOD、MDA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脑氧摄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2-5时间点脑氧摄取率低于T1(P<0.05)。观察组T4、T5时间段Glu、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T4、T5时间段观察组与对照组Glu、MDA高于T1,SOD低于T1(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丙泊酚静脉麻醉可降低术中脑氧代谢,通过多种生物学作用起到脑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文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2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肺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噻肟钠治疗,治疗组采用头孢噻肟钠+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白细胞测值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测值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金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及产程变化。方法选择29例足月及近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分娩的29例无胎膜早破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分娩方式的差异,以及产程出现的各种症状。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72.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4%,观察组顺产率为27.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视产程,全面做好接应新生儿的准备。并积极与产妇家属进行沟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医科人员大力宣传孕幼知识,引起广大社会对孕幼知识的关注。
作者:陈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观察组应用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并分阶段对2组治疗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PANSS评分的第2、4、8、12周明显低于用药前( 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83%,对照组为51.7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应用奥氮平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耀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产科行自然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心理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转剖宫产、产后抑郁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转剖宫产及产后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44%(χ2=7.5904, 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并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吸入与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急性发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生活质量量表( 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χ2=7.223,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PaO2、SaO2、pH改善优于对照组(t1=12.381,t2=10.326,t3=11.285,t4=10.725,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 SF-36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改善明显(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χ2=8.455,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吸入较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COPD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近日,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公司和其合作伙伴Progenics Pharmaceuticals 公司联合宣布,美国FDA已经批准其产品RELISTOR(溴化甲基纳曲酮)口服片,用于治疗由于使用阿片类药物所引发的便秘( OIC)成人患者,他们饱受慢性非癌性疼痛。 Valeant公司预计将在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在美国销售RELISTOR 。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3.5%,高于对照组的21.7%(χ2=4.251,P<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73.9%,高于对照组的39.1%(χ2=5.231,P<0.05)。2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及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未影响后续治疗。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妍;徐唯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注联合治疗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因子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微炎性因子及钙磷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IL-6、hs-CRP、TNF-α、Hb、Alb五项微炎性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hs-CRP、TNF-α、Hb、Alb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钙、血磷、血清FGF-23、血清iPTH四项钙磷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微炎性状态,同时使钙磷代谢维持平衡,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锦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使用内固定材料不同,将患者分为普通钢板组38例与锁定钢板组34例,均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情况,观察2组足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锁定钢板组足部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普通钢板组(P<0.05)。结论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佳,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足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坤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χ2=6.0978, P<0.05)。2组患儿胃肠反应、皮疹、食欲不振及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静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简称慢阻肺,是以呼吸道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病,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慢阻肺急性加重( A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状态[1],短期内可出现咳嗽、咯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伴脓性,有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长期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表现,尤其是急性加重期时患者的肾功能不全表现尤为明显[2]。慢性肾功能不全即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由于慢阻肺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属于老年常见病,且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常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因此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严瑛;付海尔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