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李春伶;谌昆

关键词:脑卒中, 电话回访,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观察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提升出院后脑卒中患者的疾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只接受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指导。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疾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疾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合格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8.00%( P<0.05);观察组康复训练、用药、病情监测、复诊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认知水平,强化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在高龄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在高龄患者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ERCP医治的高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并发症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穿孔、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ERCP医治期间施行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腹痛缓解、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聪;谢锦銮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血清 CysC、β2-MG、α1-MG 含量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血清CysC、β2-MG、α1-MG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先天性肾积水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小儿48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术前和术后血清中CysC、β2-MG、α1-MG的含量水平,并将治疗前后血清CysC、β2-MG、α1-MG含量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患儿血清CysC、β2-MG、α1-MG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CysC、β2-MG、α1-MG含量可作为评价小儿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在治疗后肾功能改善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患儿在术前对病情的正确定位手段。

    作者:王乐男;张峥;买春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1000例,其中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各500例,分别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与观察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分析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等产科因素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评分≥3分者390例(78.0%),高于对照组的260例(52.0%)(P<0.05);而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P<0.05);1000例产妇中产后尿失禁发生率28.0%(280/1000),其中产妇体质量、产妇IBM指标及新生儿体质量等产科因素是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因素,发生和未发生患者指标差异较大(P<0.05)。结论阴道分娩、体质量指数增加等因素均能导致产妇的无论是阴道分娩或者选择性剖宫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的盆底肌力,其中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肌力明显较低,需要注意产后恢复。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NPDR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视力改善、眼底改善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眼底改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观察组FFA改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较羟苯磺酸钙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敏;田德增;韩雪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乳腺分泌型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进行观察,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乳腺无痛性肿物10余年伴刺痛2周,术中所见肿物质地中等偏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包膜不完整。显微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囊泡状、筛孔状,腔内充满嗜酸性分泌物,酷似甲状腺滤泡,部分区呈实性巢团状,小管状及乳头状结构,被覆细胞常空泡状;肿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像少见,罕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免疫组化:ER、PR、HER-2均(-),Ki-67(5%+),癌细胞表达CKH、CK8/18、S-100、E-cadherin、P120(膜+)、GCDFP-15,不表达肌上皮标记calponin、p63及SMA。特殊染色:肿瘤细胞内外、囊腔及小管腔内见AB-PAS染色阳性的分泌物。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好的肿瘤,该肿瘤组织形态特殊,属于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很容易误诊为乳腺良性肿瘤。

    作者:邱明珠;李水平;陈美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临床治疗分析

    慢性咳嗽属于呼吸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权威文献研究表明,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不同病因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1]。本研究主要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故选择2013-2015年8月收治的52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郑家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儿童混合性散光所致弱视的配镜原则和疗效分析

    弱视是指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1.0[1]。弱视严重危害儿童的视神经功能,如不及时对儿童的弱视进行有效治疗,贻误佳治疗时机,会逐步发展为高度近视,引起患儿眼球的一系列严重病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更甚者有可能致盲。近年来,儿童弱视的发病率逐步攀升,早期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发展成低视力症或致盲,影响儿童的正常健康成长。在发现儿童弱视时,应及时配镜并进行弱视相关治疗,减少弱视对患儿眼球机能的损害,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童混合性散光所致弱视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混合性散光所致弱视患儿50例,对配镜原则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对结直肠溃疡病因分析

    临床上,结直肠溃疡可因多种疾病而发病,但不同病因所导致的结直肠溃疡在临床上却表现着诸多的相似之处[1],这种疾病无特异性,单纯依靠临床资料很难得出正确的判断。临床上对于结直肠溃疡的诊断方法比较多,而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也各不相同[2]。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结直肠镜结合病理检查对于结直肠溃疡的病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主要基于此进行分析,取得满意成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莎;王瑷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3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目的:研究3种中药制剂的抑菌作用,建立、验证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之规定进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结果妇炎净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丹药合剂、养血化瘀合剂对各试验菌种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丹芍合剂与养血化瘀合剂可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妇炎净合剂可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各种制剂控制菌检查可按常规法。

    作者:唐喆;王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跟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疗效分析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此病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对膝关节功能造成较大损害,如不给予患者及时处理会导致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1]。目前对于此类疾病采用关节镜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稳定膝关节[2]。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跟腱重建术,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虎;叶明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及临床因素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特征: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易产生全身性疾病。骨密度的正常值是反映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也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1]。骨质疏松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合并症,也是其影像学上的早改变之一。为探究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的临床关系,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国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会阴侧切后引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2016年医院行会阴侧切致伤口感染患者45例,分析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医疗人员术中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的比率44.44%,而患者自身因素引发感染的比率55.56%,提示两种感染因素均应受到重视。所有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经有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康复出院,护理期间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对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和提升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秋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预防接种儿童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预防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防接种儿童发生不良反应2例(5.0%),优于对照组的8例(2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消除接种儿童心理压力,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雪梅;犹世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特殊人群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合理性与安全性现状

    中药注射剂是将中药材通过提取、纯化等工艺制作成为药物灭菌溶液、乳状液及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的制剂[1]。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药效迅速、作用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疾病、感染、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的治疗。随着中医中药的不断普及以及中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中药的使用,中药注射剂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在疾病诊疗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却在逐年增加,中药注射剂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现状堪忧[2]。

    作者:郭鸿;李同荟;刘保良;刘一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型糖尿病患者342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比较不同类别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构成比,对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分析找出用药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年该院糖尿病治疗药物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人)胰岛素、吡格列酮及格列吡嗪,2015年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及吡格列酮。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家属关注程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胰岛素抑制剂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应从合理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及家属关注程度入手。

    作者:马宏伟;章丛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儿均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利巴韦林颗粒、开喉剑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食欲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流涎停止时间、疱疹愈合时间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具有退热时间快、愈合时间短等优势,药物安全可靠,可作为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治疗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淑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脑铁含量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脑铁含量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均以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感兴趣区域( ROI)的相位值进行测定,分析其与患者脑内铁沉积含量间的关系,探究脑铁含量与帕金森病病症指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Nc-中、SNr-中、SNr-侧相位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黑质相位值SNc-中、SNr-中和SNr-侧与Hoehn-Yahr分期呈负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特别是黑质网状致密带的铁沉积多于常人,其含量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有关。磁共振对铁敏感,以加权成像联合小密度投影可较为准确的测定患者脑铁含量,能够为临床监测帕金森病情进展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予25%硫酸镁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心药房摆药与药品包装规格存在不适用性分析及建议

    我院是一个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床位800多张,口服药品占相当大的比例。药品包装,是由药监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的。为了用药的安全,凡是与药品直接产生接触的物品如包装材料、容器等,都是通过药品稳定性考察试验后,据试验结果而定,药监部门对药品包装的标签等都有特别的规定[1]。药品包装规格,例如片剂有7~12片不同规格,但包装盒大小相等,这就给中心药房的摆药带来不便。本文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一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适应的建议。

    作者:丁红丽;忻志鸣;李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目的:对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组案例中临床不合理应用中药物的情况,并参考有关资料,对于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案例分析,表明在临床合理用药期间,药剂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药剂师的工作热情及责任感,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治疗的安全可靠性。结论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推动临床用药合理化,并且可监督并纠正不合理的用药情况,推动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发展。

    作者:黄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