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宏伟;章丛金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合理应用,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型糖尿病患者342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比较不同类别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构成比,对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分析找出用药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年该院糖尿病治疗药物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人)胰岛素、吡格列酮及格列吡嗪,2015年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及吡格列酮。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家属关注程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胰岛素抑制剂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应从合理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及家属关注程度入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NPDR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视力改善、眼底改善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眼底改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观察组FFA改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较羟苯磺酸钙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敏;田德增;韩雪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阿昔洛韦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在线检索2006-2016年国内医学期间公开发表的阿昔洛韦与常用药物的配伍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阿昔洛韦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结果阿昔洛韦和酚磺乙胺、多巴胺、10%果糖二磷酸钠及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因理化性质改变而不可进行配伍。结论阿昔洛韦与多数常用药物均能根据一定的剂量进行配伍,且在一定时间、温度范围内相对稳定,但仍与部分药物不宜配伍,应根据情况合理用药。

    作者:沈俊良;赖瑜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儿童混合性散光所致弱视的配镜原则和疗效分析

    弱视是指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1.0[1]。弱视严重危害儿童的视神经功能,如不及时对儿童的弱视进行有效治疗,贻误佳治疗时机,会逐步发展为高度近视,引起患儿眼球的一系列严重病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更甚者有可能致盲。近年来,儿童弱视的发病率逐步攀升,早期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发展成低视力症或致盲,影响儿童的正常健康成长。在发现儿童弱视时,应及时配镜并进行弱视相关治疗,减少弱视对患儿眼球机能的损害,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童混合性散光所致弱视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混合性散光所致弱视患儿50例,对配镜原则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型糖尿病患者342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比较不同类别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构成比,对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分析找出用药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年该院糖尿病治疗药物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人)胰岛素、吡格列酮及格列吡嗪,2015年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及吡格列酮。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家属关注程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胰岛素抑制剂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应从合理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及家属关注程度入手。

    作者:马宏伟;章丛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致上肢肿胀2例

    例1,男,25岁,因肝功能异常入院,遵医嘱输入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瑞阳制药有限公司)8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d。静脉输液至12d时,拔针时未见上肢发生异常,4h后患者主诉输液侧手背部肿胀,伴痒感。查:患者手背部肿胀,局部未见红色斑丘疹,当时未做特殊处理,12h后患者整侧肢体高度肿胀,给予硫酸镁湿敷,效果不明显。第2天按上述医嘱输液,拔针时未见上肢发生异常,3 h后患者主诉输液侧手背部肿胀,伴痒感。查:患者手背部肿胀,局部未见红色斑丘疹,给予硫酸镁湿敷。10h后整侧肢体高度肿胀,给予硫酸镁湿敷,效果不明显。考虑与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有关。立即停用该药,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5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g滴壶给药1次/d,扑尔敏片4mg,每天3次口服,3d后肿胀逐渐消退。

    作者:张振玲;周俊卿;张艳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预防接种儿童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预防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防接种儿童发生不良反应2例(5.0%),优于对照组的8例(2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消除接种儿童心理压力,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雪梅;犹世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血清 ProGRP 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治和预后判断

    目的:分析血清胃泌素释放前肽( ProGRP)对小细胞肺癌( SCLC)的诊治和预后。方法收集51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肺癌患者及对照组血清ProGRP水平,分析ProGRP水平在肿瘤分期、治疗预后中的变化特点。结果103例 SCLC 患者治疗前血清 ProGRP 为(501.3±312.1)pg/ml,敏感性为82.5%,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及对照组(P<0.05);SCLC患者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ProGRP水平显著增加,且敏感性也明显增加( P<0.05)。经化疗或手术等治疗后,治疗有效SCLC患者ProGRP水平明显降低,病情无变化或进展缓慢者ProGRP水平无明显下降甚至逐渐升高。结论血清ProGRP对SCLC是一种特异性高的肿瘤标志物,可为临床治疗监测及其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郑秋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坠积性肺炎的病因及治疗

    通常患有严重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易并发坠积性肺炎,尤以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为常见[1]。笔者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坠积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坠积性肺炎产生的原因和具体治疗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文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脂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4.5%(P<0.05)。2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改善血脂指标水平,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8.4%(χ2=6.48,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治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妇科急腹症手术确诊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急查B型超声,比较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确诊结果,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B型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62%,提示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结论 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切实可行,可为临床医师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慧冰;刘松;范满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阜阳市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康复对策

    产后抑郁是较为常见的产妇心理疾病,发病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产妇自身身心健康、产妇家庭和谐及新生儿健康均可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对阜阳市各医院产妇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分析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康复对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雪;李俊;刘凤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对结直肠溃疡病因分析

    临床上,结直肠溃疡可因多种疾病而发病,但不同病因所导致的结直肠溃疡在临床上却表现着诸多的相似之处[1],这种疾病无特异性,单纯依靠临床资料很难得出正确的判断。临床上对于结直肠溃疡的诊断方法比较多,而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也各不相同[2]。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结直肠镜结合病理检查对于结直肠溃疡的病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主要基于此进行分析,取得满意成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莎;王瑷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的感染率超过50%,0~13岁儿童常见。相关统计学指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其感染率在95%左右;胃溃疡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发生率为90%~100%;而在胃炎、十二指肠炎患者的发生率为80%~90%[1]。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深入研究,出现越来越多的有效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预后。

    作者:褚连凯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的具体情况。方法对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患者出院病历中的药物剂量、疾病诊断及药物名称等。结果患者精神障碍类型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及酒精引发精神障碍;合并用药者为114例(77.03%),单一用药者为34例(22.97%);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氟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及帕罗西汀等;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包括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奋乃静及利培酮等。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往往选择合并用药的方法,使用剂量应小于常规治疗剂量,在选择药物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避免对患者身体产生其他损害。

    作者:彭立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案例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其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接收的护理实习生14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取案例教学法,对2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护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值得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宋晓玲;李瑶;李昌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盐酸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诱导期对小儿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啶对小儿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插管全麻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右旋美托咪啶治疗,观察2组患儿各个时点的MAP和HR指标、躁动评分、CHPPS评分情况。结果经观察T2、T4时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T4时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点,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及CHP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减少躁动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建议对全麻患儿在诱导期应用右美托咪啶治疗。

    作者:姜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治疗依从性组内干预前后比较,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AGR2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 CP)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外周血前梯度蛋白2( AGR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NSCL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作为治疗组,并以20例健康人群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治疗组化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AGR2的表达,分析AGR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 GP化疗总有效率为45.0%;(2)治疗组化疗前AGR2水平(143.6±35.0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2±1.12ng/ml)(t=8.005,P=0.000);化疗后血清AGR2水平(7.35±1.54ng/ml)比化疗前明显降低(t=4.471,P=0.001);(3)化疗有效的患者血清AGR2水平(7.28±1.31ng/ml)较化疗前(14.45±3.20ng/m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78,P=0.000)。而化疗无效的患者血清AGR2水平(12.45±3.04ng/ml)较化疗前(13.95±2.78ng/ml)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P=0.394);(4)AGR2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密切相关(均P=0.000);化疗后鳞癌患者AGR 2水平比腺癌下降稍明显。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血清AGR2的表达,NSCLC患者化疗前后AGR2的变化与肺癌的进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