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及标准化实践

韩丽丽

关键词:血站, 实验室, 质量管理, 问题, 标准化
摘要:确保血液质量安全是血站检验科的重要职责,在卫生部安排下,血站已经启动WHO质量管理项目,并且部分血站先后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可[1]。血站实验室的作用在于提供合格可靠的检测结果,因此需要实验室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在此过程当中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控制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各个环节,统一工作管理,终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重症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性调查

    目的:统计分析该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所检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以期为更为合理的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所检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NEW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262例患儿有97例患儿分离出致病菌,分离率为37.02%,共分离到菌株109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0.28%,大肠埃希菌占16.5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4.68%和10.09%;耐药性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各种药物均有耐药菌株出现,耐药性高的是亚胺培南,耐药率达到了93.75%,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则相对敏感;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的药物是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吩为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西丁耐药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全部敏感,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也不高。结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均有一定的特征,应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措施,以避免耐药性,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盛鑫;洪少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用于血脂异常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用于血脂异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血脂异常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组实施运动疗法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测量及平均体脂率等指标。结果24周后2组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且接受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的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组体质量指数与平均体脂率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 P<0.05)。结论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用于血脂异常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及平均体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煜霞;许艺惠;黄慧雯;尹莲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辅治冠心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治冠心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辅治冠心病对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英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服用阿司匹林抗凝引起消化道出血的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2组均予常规方法治疗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平均止血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9%,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德庆玉珍;米仓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 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7d后,检测2组C反应蛋白( CRP)和白介素(IL)的浓度,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B组IL-6、IL-8、IL-13、IL-17、CRP浓度和CAT评分均低于A组,IL-10浓度和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AECOPD效果满意,能有效降低AECOPD患者CRP和IL浓度。

    作者:龚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开腹手术患者4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55例(研究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5%,低于对照组的37.78%(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腹腔镜较开腹手术具有确诊率高、手术创伤小、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张建海;李起东;王新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电子胃镜检查的婴幼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麻醉情况、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插管前至术毕MAP、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后5min、15min及术毕时HR水平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插管后5min、15min时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睁眼、定向力恢复、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效果优异,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不良反应均较小,易为患儿及其家属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吉平;时文俊;黄海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盆腔灌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5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采用盆腔灌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盆腔灌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盆腔灌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黄云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独立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独立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联合组在独立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观察2组用药后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独立组的80.00%(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独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新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医院入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低于对照组的19.0%( 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神恢复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93.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差异不明显,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利培酮易出现胃肠道反应、体质量上升等不良反应。

    作者:刘渝斌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分析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将其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用富马酸奎硫平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认知心理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95例患者中,中青年抑郁症的发生与性别、婚姻状况、性格特征、家族史、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明显相关(P<0.05)。临床症状分布显示,抑郁心境、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和躯体化症状发生率较高,而自杀行为和自杀意念等发生率较低。治疗8个月后,2组患者HAMD、QLI评分均改善(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中青年抑郁症患者与性别、婚姻状况、性格特征、家族史、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明显相关,采用药物联合认知心理治疗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在预防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在预防患者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外科住院行胃肠等腹部手术并符合腹部Ⅲ类切口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用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换药的方法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对照组仅采用外科换药方法。观察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愈合分级、二次缝合率及平均愈合时间。结果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二次缝合率、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可减少Ⅲ类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率及二次缝合率,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权永志;张宝军;周进峰;武笑羽;陈东伟;杨丽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效降低VAP发生率。

    作者:丁光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肾上腺注射法止血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硬化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者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尿素及肠鸣音等改善情况、止血成功率、早期、近远期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尿素及肠鸣音较对照组改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早期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出血率与远期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给予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朱华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

    近年来伴随内镜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在妇科临床的应用也趋于普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是目前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主要术式,其较传统开腹手术,具备微创、操作简单、术后恢复迅速等优势,因而更受患者青睐。在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中,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方案,是手术成功并提高疗效的关键[1]。我院对43例LAVH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期为临床LAVH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美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免气腹悬吊式子宫肌瘤剔除和气腹子宫肌瘤剜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腹腔镜气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试验组采取免气腹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后肩胛痛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1%(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免气腹悬吊术式优于常规术式,有利于改善手术指标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影响血液透析室护生实习积极性的原因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每个护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生人才素质的高低,护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实习质量的根本[1]。血液透析是目前尿毒症患者得以生存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质量关系着尿毒症患者的生死存亡,一批一批的临床护生将逐渐加入到血液透析室队伍,成功的带教才能让护生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发挥其主导性和积极性,适应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本文分析影响血液透析室护生实习积极性的原因,实施新的带教理念介绍如下。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比较

    目的:评价并比较两种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经济学指标。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化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选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 DP)方案治疗,对照组选用紫杉醇联合顺铂( TP)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各项药物经济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5.2%,高于对照组的25.0%,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成本与有效率之比为39681,远小于对照组的5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但通过成本—效果分析发现,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组更加经济有效。

    作者:史志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DEACM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诊断为DEACMP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葛根素。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5)。研究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DEACMP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肖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完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左肝外叶切除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完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80例行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组( LLS)与传统开腹左肝外叶切除组( OLS),每组4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变化、留置腹腔引流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留置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第3及第5天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LLS组均优于OLS组( P<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ALT数值、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育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