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谢立志

关键词:中毒, 催眠药和镇静药, 纳洛酮, 急救,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急救中心救治的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急救过程中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在急救过程中实施常规急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清醒时间、呼吸频率正常时间、血压正常时间、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呼吸频率正常时间、血压正常时间、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中毒患者的治疗效率,缩短患者的身体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5'- NT、AFU、ALP 和 GGT 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酶(5'- NT)、α- L -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泰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胆管结石组19例,慢性肝炎组18例,胆汁淤积肝炎组17例,肝炎后肝硬化组17例,胆囊结石组16例,原发性肝癌组15例。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肝胆疾病患者与对照组血清样本中5'- NT、AFU、ALP 和 GGT 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肝胆管结石组、胆汁淤积肝炎组、肝炎后肝硬化组、胆囊结石组、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5'- NT、AFU、ALP 和 GG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 AFU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清酶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5'- NT、AFU、ALP 和 GGT 可作为肝胆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作者:肖叙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伏立康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VC、FEV1及 FEV1/ FVC 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赵振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用药指导”栏目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CQI)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兴国县人民医院2014年药品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于2015年1月实施 CQI 计划。干预前后选取88个种数进行分析,观察 CQI 管理干预3个月前后药品混放、过期、备用基数不合理、不按要求储存等情况及护士对药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CQI 管理干预后药品混放、有效期不详、过期、基数不合理以及未按要求储存少于干预前,护士的药品管理知识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QI 可有效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及对药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医疗护理风险。

    作者:刘清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3月梅河口市黑山头镇卫生院收诊的10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 =50)与试验组(n =5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吸痰次数、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丽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急救中心救治的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急救过程中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在急救过程中实施常规急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清醒时间、呼吸频率正常时间、血压正常时间、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呼吸频率正常时间、血压正常时间、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中毒患者的治疗效率,缩短患者的身体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谢立志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口服维生素 C 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维生素 C(VC)治疗高尿酸血症(HU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体检科体检人群招募未经治疗的 HUA 患者4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双盲分为300mg 组(VC 300mg/ d)126例、500mg 组(VC 500mg/ d)125例、800mg 组(VC 800mg/ d)121例及对照组(安慰剂)122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3、6个月降低至参考范围的达标率、血尿酸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300mg 组、500mg 组、800mg 组血尿酸降低至参考范围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00mg 组、500mg 组、800mg 组女性血尿酸降低至参考范围的达标率高于男性,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0mg 组、800mg 组血尿酸降低至参考范围的达标率高于300mg 组,血尿酸水平低于300m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0mg 组、800mg 组血尿酸降低至参考范围的达标率、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中4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VC 治疗 HUA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500mg 为佳给药剂量。

    作者:曾宪国;黄璐;廖燕平;覃泽宇;邱志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鹤壁市中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8例。单一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通气功能指标(PEF)及 FEV1与FVC 的比值(FEV1/ FVC)、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 FEV1、FEV1/ FVC、PEF、FEV1%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魏新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抗菌药在妇产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抗菌药在妇产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乾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所使用的各种抗菌药、具体剂量、应用效果、具体使用时间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结果88例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类别主要包括甲硝唑类、青霉素类以及头孢类等,其中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青霉素、头孢曲松及阿奇霉素等,以甲硝唑的使用率高。88例患者中40例为预防性用药,占45.5%,其余48例患者为治疗用药。其中一联用药占20.5%,二联用药占62.5%,三联用药占13.6%,滥用抗菌药占3.4%。结论抗菌药在妇产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易出现滥用现象,卫生部门应严格监督、管理抗菌药的使用,降低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研究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池县中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氢克尿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润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52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召县中医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2例单纯肺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胸部 X 线检查结果,分析疾病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烟率、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右心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及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房室传导阻滞、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及 ST - T 改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单纯性左心室增大、两心室增大及主动脉钙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影像学特点,在临床上应综合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尚广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11月绵阳巿中医医院急诊收入的7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等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唐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合并负性情绪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无负性情绪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判定,了解患者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理状况、生理情况、睡眠质量、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负性情绪为自变量,心理因素(良好=0,不良=1)、环境因素(无=0,有=1)、生理因素(无=0,有=1)、睡眠质量(良好=0,不良=1)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是负性情绪的保护因素,生理因素、睡眠质量是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保护因素,生理因素、睡眠质量是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开展对症干预措施,可不断强化患者依从性,鼓励家属参与,以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白均;王晓书;唐媛媛;魏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征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征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扶沟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高征产妇8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先兆子痫与子痫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和体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产妇舒张压、收缩压、先兆子痫及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妊高征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分娩质量及新生儿体质量,产妇满意度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高县翰堂卫生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应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PaO2、FEV1及 FEV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PaO2、FEV1及 FEV1/ 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疾病发病率。

    作者:黄淼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SWOT 分析法在药剂科改革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 SWOT 分析法在药剂科改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应用 SWOT 分析法前的处方2000张,患者300例;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应用 SWOT分析法后的处方2000张,患者300例。本院药剂科于2014年1月全面实施 SWOT 分析法,比较应用 SWOT 分析法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药物使用率及每个处方药物种类数及患者满意评分、满意率。结果 SWOT 应用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药物使用率、每份处方药物种类数低于 SWOT 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WOT 应用后满意评分、满意率高于 SWOT 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剂科应用 SWOT 分析法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质量。

    作者:仇为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院药剂科临时调配药物的使用现状与合法性分析

    目前国际药物市场上,大部分药物剂型以成人用药标准为主,针对特殊人群,如幼儿及老年人等的用药种类及剂型缺乏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药物调配对满足个体化用药需求至关重要,然而药物在非常规使用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及不稳定性,因此应重点加强对这部分特殊人群临时用药的安全性管理,提高临时调配药物水平,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本研究分析医院药剂科临时调配药物的使用现状与合法性,旨在为提高药剂科质量管理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顾海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用药评价与分析”栏目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CRRT 不同治疗时间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不同治疗时间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44例,并根据其 CRRT 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短时间组与长时间组,每组22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心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进入多尿期及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死亡、存活、肾功能稳定的人数。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心率、APACHEⅡ评分、进入多尿期及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存活率、肾功能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RRT 短时间与长时间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相当。

    作者:王函;李清初;李康慧;陆明;黄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于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选取上高县翰堂卫生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进行血液检测出现误差的标本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以及分析,提出了预防的策略。结果对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有:送检的时间过于长,并且患者为禁食、没有及时检验、月经期以及血液量过少,且不同送检时间对血标本的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血液标本采集中的误差对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过程,提高生化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正确率将会对临床诊治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血液检验标本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较多,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重视血液检验中的细节,加强规范性的操作,减少血液检验中存在的误差。

    作者:罗结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