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32例行电切术治疗效果观察

丁向前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癌, 电切术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32例患者行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32例,对其进行电切术。并对术前、术后5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价( QOL)、大尿流量( Qmax)、残余尿量( PRV)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进行记录。结果术前、术后5个月比较,所有患者Qmax增大,QOL、IPSS及PRV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进行电切术,可有效控制前列腺症状,且不会导致肿瘤细胞种植,临床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接受改良式体外碎石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碎石法。观察2组结石1次粉碎率、术后1周结石排尽率、住院时间、再发疼痛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1次粉碎率、术后1周结石排尽率、住院时间及再发疼痛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13.2%(P<0.05)。结论改良式体外碎石法较常规碎石法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霞;韦胜威;刘增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就诊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组和替吉奥组,每组20例。5-氟尿嘧啶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替吉奥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病灶缓解率、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替吉奥组缓解率为70.00%明显高于5-氟尿嘧啶组的50.00%( P<0.01);替吉奥组较5-氟尿嘧啶组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1)。干预前2组生存质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替吉奥组较5-氟尿嘧啶组生存质量改善显著(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病情,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政宏;袁春銮;张为民;吉亚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

    目的:观察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以及有效期管理的基本资料,2014年4月-2015年1月实施常规管理方法,2015年2~10月实施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管理(主要包括引入药房制度化、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系统以及将信息建立到药品管理中等措施),观察实施管理前后药品过期及破损变质、账物相符及报废情况。结果实施管理后药品过期及药品破损变质发生率低于实施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管理后药品账物相符率高于实施管理前,药品报废费用低于实施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的管理能够降低药品报废、药品过期以及药品破损变质率,提高药品账物相符率。

    作者:褚连凯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加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观察组治疗后喘息、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FVC、PEF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可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因单一用药,造成的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改善肺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南丁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妈富隆在青春期功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妈富隆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1);观察组止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妈富隆在治疗青春期功血时止血效果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先友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其中31例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29例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观察2组分娩孕周和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围产儿结局。结果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比较,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孕周早、入院后治疗时间长、并发症重、母婴结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重,围产儿预后差,应密切监测病情,给予相应治疗,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苏红丽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分析

    目的:探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50例食管癌患者,32例术后出现胸内吻合口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营养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研究组采取肠内、肠外联合生长抑制素治疗,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2组病死率、胃肠减压量、瘘口愈合时间及胸腔闭式引流量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病死率为17.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 P<0.01);研究组胃肠减压量(230.2±89.5)ml、瘘口愈合时间(20.3±8.4)d及胸腔闭式引流量(450.3±210.6)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肠内、肠外联合生长抑制素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学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风寒宁药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风寒宁药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取优质白酒浸渍提取,对药酒的提取和澄清工艺给予考察。结果药酒在通过相应处理后,酒的样本呈现轻微的浑浊,其相关悬浮物非常少,固态形状物体和相关指标当中的含量无显著变化。显示在低温条件下将杂质给予完全去除,虽然对酒的品质无任何明显影响,但其效果也未有超滤效果明显。另外,实施澄清剂给予相应处理,2%的应用剂量对其杂质未给予有效处理,如8%的应用剂量则会对其品质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复合澄清的方式效果显著,当中超滤联合低温的应用方式为显著,对其相关品质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将样品药酒存放在-10℃冷库、常温及38℃条件下进行分析,时间为12个月,12个月后药酒澄清度仍然符合要求,无沉淀出现。结论风寒宁药酒制备工艺当中采取低温联合超滤的方法对药酒澄清处理,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作者:马宏峰;张立雄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手术对 CD44 V6和 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胃癌手术对胃癌组织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对比福建省肿瘤医院2008-2010年经开腹手术治疗的81例胃癌标本,与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5例胃癌标本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开腹组与腹腔镜组胃癌标本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蛋白表达情况,发现腹腔镜组CD44V6和ICAM-1蛋白表达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的CO2气腹对胃癌黏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腹腔镜手术可能不增加胃癌患者其他器官转移风险,可能对胃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黄秋艳;杨春康;林庆中;应敏刚;陈夏;黄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某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阅某院2014年1~12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数据,对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100份病历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以儿科、呼吸内科使用率高,使用不合格率为35.7%,原因主要为选药、给药剂量与疗程不合理。醋酸泼尼松片的销售数量高,使用量大;布地奈德混悬液的销售金额高,日均费用高的是甲泼尼龙注射剂。结论糖皮质激素在选用、剂量和疗程的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使用监督和指导,提高使用合理性。

    作者:胡宏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0.0%(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3%( P<0.05)。结论临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时,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鲁云;徐彦娜;戴晶玉;杨蓓蓓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磁共振成像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MRI诊断。观察2组恶性肿瘤诊断率和误诊率。结果观察组恶性肿瘤诊断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误诊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RI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更高,有利于早期治疗。

    作者:管唯唯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应用 PDCA 循环对天疱疮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观察应用PDCA循环对天疱疮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天疱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家庭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天疱疮患者采用PDCA循环家庭护理干预疗效较好,并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

    作者:鞠丽丽;朱丽;李伟华;冯德香;孙元元;李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015年我院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用药回顾性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医院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住院情况及用药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使用27个品种,其中排列前5位的是依帕司他、硫辛酸、丹参酮ⅡA磺酸钠、甲钴胺注射液、长春西汀;在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中,8例单独用药,其余均为联合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疗程大部分都符合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法用量,所有病例中,未有不良反应报告。结论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药物治疗基本合理,但在药物使用的疗程、联合用药,特别是中药制剂的联合应用中仍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引起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进行医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材料,并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比重较大,占53.33%;患儿多表现为高热或超高热,占68.33%;胸部听闻多为细湿啰音,占45.83%;血常规结果显示为白细胞异常的患儿偏多,占55.0%。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季节、生长环境、抗生素应用及既往流行病史均属于危险因素( P<0.01)。结论造成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如气候交替、生活环境等;若患儿出现高热、阵发性咳嗽等现象,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并尽早到医院诊治,以减少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剑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NSAIDs相关性溃疡中医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相关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案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NSAIDs相关性溃疡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0%( P<0.05);观察组胃镜下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随访观察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3%( P<0.01)。结论中医中药治疗NSAIDs相关性溃疡具有一定的优势,疗效显著。

    作者:黄福斌;顾月星;黄河;张阳;徐兆山;刘柱成;仇玕;杨睿芊;陈勇;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管理的临床研究进展

    自1897年,“支气管镜之父”德国科学家Gustav Killian[1]用食管镜成功为1名男性患者从气道内取出骨性异物后,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克服了常规支气管镜检的许多缺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管理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李先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对照组)与腹腔镜组(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低于对照组的58.5%(P<0.01);观察组随访宫内妊娠发生率为78.0%,高于对照组的56.1%(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输卵管妊娠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再次妊娠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给予25mg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和对照组(给予12.5mg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每组35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P、LH、FSH、E2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2组经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较于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但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P、E2、FSH及LH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上述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高于对照组的11.4%(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其有效剂量为25mg/d,每天1次,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

    作者:王学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儿童感染性急性荨麻疹87例临床诊治分析

    儿童荨麻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该类疾病多为急性发作,发作原因一般为感染因素,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1]。我科对确诊收治的儿童感染性急性荨麻疹87例展开了研究,主要探讨疾病发生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燕;孙大鹏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