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感染性急性荨麻疹87例临床诊治分析

李海燕;孙大鹏

关键词:儿童, 感染性, 急性荨麻疹, 临床诊治
摘要:儿童荨麻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该类疾病多为急性发作,发作原因一般为感染因素,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1]。我科对确诊收治的儿童感染性急性荨麻疹87例展开了研究,主要探讨疾病发生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患者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分析

    目的:探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50例食管癌患者,32例术后出现胸内吻合口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营养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研究组采取肠内、肠外联合生长抑制素治疗,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2组病死率、胃肠减压量、瘘口愈合时间及胸腔闭式引流量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病死率为17.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 P<0.01);研究组胃肠减压量(230.2±89.5)ml、瘘口愈合时间(20.3±8.4)d及胸腔闭式引流量(450.3±210.6)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肠内、肠外联合生长抑制素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学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注射用血凝酶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凝酶(巴曲亭)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巴曲亭联合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31.58%( P<0.05)。结论巴曲亭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时宝;李勋光;陈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个性化护理在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吾吉提·海沙尔;海梦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影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临床特征。方法将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将脑梗死未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临床特征,评估预后。结果高龄、多发病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均是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观察组记忆力、回忆力、计算与注意力、语言能力和MMSE均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入院时和出院时BI均低于对照组,出院时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脑梗死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易造成记忆力、注意力等减退,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致生活能力下降,影响预后。

    作者:程继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关注护理方案在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关注护理方案在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关注护理方案。于护理前后,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整体病情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APACHE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给予关注护理方案,可显著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康复质量,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唐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再生复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3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为有效改善癌症患者治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观察中药汤剂再生复血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30例经诊断为恶性肿瘤入院治疗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再生复血汤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1);未治疗时2组各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各指标恢复情况好(P<0.05或P<0.01)。结论临床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化疗、放疗治疗时出现的骨髓抑制,采用再生复血汤治疗,患者恢复情况好。

    作者:杨琳;江劲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014-2015年我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2014-2015年无菌体液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无菌体液中分离出的CNS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50株CNS中,耐青霉素CNS菌株占100.0%;耐甲氧西林的CNS菌株( MRCNS)102株,占68.0%。检出4株对万古霉素中介耐药的CNS菌株,不同科室CNS感染的检出率:ICU占35.3%、儿科占24.0%;102株MRCNS菌株中,46株分离自ICU患者的MRCNS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0.0%以上,分析出4株对万古霉素中介的菌株。结论 CNS多重耐药现象严重,ICU患者应加强MRCNS菌株的检测及药物敏感性的监测,治疗CNS感染应合理使用万古霉素。

    作者:方小敏;李小冰;郭兆旺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人性化护理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体会

    医学模式在不断地转变,由传统的生物模式逐渐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而护理模式也在不断转变,由以疾病为中心逐渐向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转变[1]。在门诊输液中心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是在输液过程中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医疗服务中,在实施疾病护理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包括精神、心理、生活等方面[2],从而促进其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人性化护理是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措施以及就诊环境,让患者以及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人文关怀,即以简便、舒适、尊重为原则,使得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庭感、亲切感以及温馨感[3]。门诊输液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护理的服务中,护理人员应充分明确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内涵,从而更好地为门诊输液中心患者实施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作者:蓝凤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儿科门诊护理中的沟通技巧

    儿科门诊是医院人群密集、人流量大的公共服务场所,患儿需要及时得到治疗,因此在医院的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否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将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有效性与医院的社会声誉。特别是在医院的儿科门诊,作为门诊管理的重点部门,其主要承担处理医患矛盾的工作。因此融洽门诊关系不仅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患儿在就诊过程中的核心诉求。本文对沟通技巧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医患沟通技巧提供参考。

    作者:黄健怡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胆囊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胆囊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根治性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年的生存率与复发率。结果试验组切口范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1);术后1年,2组患者复发率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根治性胆囊切除术的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柏羽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中药包加压外敷在预防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中药包加压外敷在预防患者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胃肠等腹部手术,并符合腹部Ⅲ类切口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组和对照2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中药包加压外敷及换药的方法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对照1组采用单纯外科换药;对照2组采用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的方法。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分级、切口二次缝合率及切口平均愈合时间。结果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缝合率、切口愈合时间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中药包加压外敷可减少Ⅲ类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率,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权永志;张宝军;武笑羽;周进峰;陈东伟;杨丽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给予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加用罗红霉素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比较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高于对照组的6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低于对照组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余亚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风寒宁药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风寒宁药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取优质白酒浸渍提取,对药酒的提取和澄清工艺给予考察。结果药酒在通过相应处理后,酒的样本呈现轻微的浑浊,其相关悬浮物非常少,固态形状物体和相关指标当中的含量无显著变化。显示在低温条件下将杂质给予完全去除,虽然对酒的品质无任何明显影响,但其效果也未有超滤效果明显。另外,实施澄清剂给予相应处理,2%的应用剂量对其杂质未给予有效处理,如8%的应用剂量则会对其品质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复合澄清的方式效果显著,当中超滤联合低温的应用方式为显著,对其相关品质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将样品药酒存放在-10℃冷库、常温及38℃条件下进行分析,时间为12个月,12个月后药酒澄清度仍然符合要求,无沉淀出现。结论风寒宁药酒制备工艺当中采取低温联合超滤的方法对药酒澄清处理,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作者:马宏峰;张立雄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质子泵抑制剂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手工检索方法,查阅2010-2016年国内公开发行的部分医药学文件,查找与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有关的临床试验,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质子泵抑制剂会对身体各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奥美拉唑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例数高281例,占44.60%;雷贝拉唑次之为263例,占41.75%。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涉及了多个系统的损害反应,不良反应表现较多的有胃肠系统和过敏反应等。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好发于中青年男性群体当中,因此要加强对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认识,合理选用质子泵抑制剂。

    作者:徐军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品管圈在术后器械预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方法之一,是指以改善患者病情或满足其个体需要为目的,运用手法、器械和仪器设备,对人体的解剖结构做治疗性改变[1]。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是否合用对手术的成败相当重要,当然是否合用还取决于器械的保养,其中预处理就是整个器械保养环节的重点。做好术后器械的预处理,能有效防止污染物干涸,生物膜形成,减少因污染对器械的伤害,大幅缩短清洗时间,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品管圈是由日本的石川馨博士创立,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5~12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手法和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2]。我院品管圈活动于2015年3月启动,由来自消毒供应中心、五官科和手术室3个部门的12名同仁共同组成了此次品管圈活动的“手供蝴蝶圈”,提高了术后器械预处理合格率,报道如下。

    作者:罗俊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进展

    儿童抽动障碍( TD)是临床常见的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通常在临床上以不随意突发、快速、非节律性、重复、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的特点。由于运动和(或)发声抽动常使患儿缺乏自尊、自信,影响工作和学习,让患儿难以适应环境。临床上根据抽动症状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发声抽动和运动抽动;而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还可分为简单抽动和复杂抽动。根据临床表现、发病年龄、病程的长短及是否同时伴有发声抽动分为:慢性运动或发声TD、短暂性 TD、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称Tourette综合征( TS )3种类型,其患病率分别为1%~2%、5%~7%和0.3%~1.0%[1~3],一般认为3种类型可有连续性。短暂性TD可以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而逐渐发展成慢性运动或发声TD,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TS中约有50%的患儿其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性抽动或简单发声性抽动,TD患儿约有50%可有1种或1种以上心理行为障碍,称为共患病[4],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焦虑、暴怒等),而共患病增加了TD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且影响到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个性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5]。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诸多中医学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惠瑾;马辉;贾庆红;黄春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持续改进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医院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术、白内障手术等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的病历360例进行分析。结果在360例Ⅰ类切口手术中,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36例占37.78%,预防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占34.56%、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占33.82%。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医院需结合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改进。

    作者:陈雅倩;赵元伟;王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迅速发展,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引起广泛关注。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发展的重点,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承担着社区六位一体健康护理服务重要任务,要求社区护士具备核心能力。社区护士核心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也直接关系到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现将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孔静;陈海英;张艳青;李冬莉;王健;王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采用超声辅助诊断的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腺肌病40例和子宫肌瘤40例。观察比较两者超声诊断符合率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结果两者超声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子宫肌瘤组误诊率与子宫腺肌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超声诊断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子宫腺肌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其价值更大,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都存在着误诊情况,单一的超声诊断并不能真正确诊疾病,确诊疾病还需要配合其他检查。

    作者:方梦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

    目的:观察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以及有效期管理的基本资料,2014年4月-2015年1月实施常规管理方法,2015年2~10月实施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管理(主要包括引入药房制度化、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系统以及将信息建立到药品管理中等措施),观察实施管理前后药品过期及破损变质、账物相符及报废情况。结果实施管理后药品过期及药品破损变质发生率低于实施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管理后药品账物相符率高于实施管理前,药品报废费用低于实施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住院病房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的管理能够降低药品报废、药品过期以及药品破损变质率,提高药品账物相符率。

    作者:褚连凯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