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再生复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30例临床效果观察

杨琳;江劲波

关键词:恶性肿瘤, 骨髓抑制, 化学治疗, 再生复血汤
摘要:目的:为有效改善癌症患者治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观察中药汤剂再生复血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30例经诊断为恶性肿瘤入院治疗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再生复血汤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1);未治疗时2组各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各指标恢复情况好(P<0.05或P<0.01)。结论临床对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化疗、放疗治疗时出现的骨髓抑制,采用再生复血汤治疗,患者恢复情况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比值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比较血清胆碱酯酶( CHE)/γ-谷氨酰转肽酶( GGT)比值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79例为对照组,对2组均进行CHE和GGT检测,观察血清CHE/GGT比值。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HE/GGT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肝功能B级和C级患者血清CHE/GGT比值均低于肝功能A级患者,且肝功能C级患者血清CHE/GGT比值低于肝功能B级患者( 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CHE/GGT比值降低,且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下降,能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变化。

    作者:顾亚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经皮胸腔置入细导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胸腔置入细导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细针穿刺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采用粗导管闭式胸腔引流。观察2组治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肺复张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气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胸腔出血、胸膜反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胸腔置入细导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周金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腹腔镜保留脾动静脉的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体尾部占位病变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腹腔镜保留脾动静脉的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保留脾动静脉的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胰体尾部肿瘤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手术时间197.2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30.7ml;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胰腺导管腺癌6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术后2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好转。余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2d。结论腹腔镜保留脾动静脉的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胡育海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手术对 CD44 V6和 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胃癌手术对胃癌组织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对比福建省肿瘤医院2008-2010年经开腹手术治疗的81例胃癌标本,与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5例胃癌标本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开腹组与腹腔镜组胃癌标本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蛋白表达情况,发现腹腔镜组CD44V6和ICAM-1蛋白表达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的CO2气腹对胃癌黏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腹腔镜手术可能不增加胃癌患者其他器官转移风险,可能对胃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黄秋艳;杨春康;林庆中;应敏刚;陈夏;黄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杭州地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300例前S1蛋白与DNA拷贝数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蛋白与HBV-DNA拷贝数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30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检测HBV前S1蛋白表达情况和HBV-DNA拷贝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阳性、e抗原(HBeAg)阳性、核心抗体(HBcAb)阳性的患者前S1蛋白阳性率为92.38%。 HBsAg阳性、HBcAb阳性患者前S1蛋白阳性率为16.15%。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增加,前S1蛋白的阳性率亦不断上升,在HBV-DNA拷贝数>108 copies/ml时,前S1蛋白的阳性率达到100%。结论前S1蛋白能较好地反映体内的HBV情况,在乙肝五项检测的基础上联合检测前S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为低水平HB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蒋楠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它是指动脉内膜的脂肪、血液组成部分的积累,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过度生长,引发一系列的细胞坏死及固化等不同损坏的病变,是一种动脉血管壁的退化类病理变化,由于动脉内膜积累的脂质块状物体显示出乳白色粥状,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和认识到炎性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大量炎性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形成大量的易损斑块,并产生较多的免疫细胞。有研究发现大部分免疫细胞是巨噬细胞和T细胞,但并未发现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慢性炎性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表现,并与血管改变有关系,在动脉硬化恶化过程中起到关键影响。因为,在动脉血管壁的不规则区域或受血液动力学相关因子的干预,如血流错乱的分开位置或血流加快的区域易出现阻碍的斑块,而斑块也可积累在曾被感染或受免疫细胞侵袭的位置。经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反应,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炎性反应及免疫应答反应在该疾病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2]。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炎性反应及免疫应答反应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李博萍;郑健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作为临床常用麻醉镇静药物,主要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的镇静管理,作为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可镇定、止痛,减少手术麻醉中药物用量,改善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同各种麻醉药物合用实施硬膜外阻滞,对于临床诸多手术治疗都有积极效果[1]。笔者就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西宏;李霞;王海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骨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骨关节周围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关节周围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单双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取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单纯使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骨关节周围炎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王丽华;曾文泓;江共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应用 PDCA 循环对天疱疮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观察应用PDCA循环对天疱疮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天疱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家庭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天疱疮患者采用PDCA循环家庭护理干预疗效较好,并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

    作者:鞠丽丽;朱丽;李伟华;冯德香;孙元元;李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风寒宁药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风寒宁药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取优质白酒浸渍提取,对药酒的提取和澄清工艺给予考察。结果药酒在通过相应处理后,酒的样本呈现轻微的浑浊,其相关悬浮物非常少,固态形状物体和相关指标当中的含量无显著变化。显示在低温条件下将杂质给予完全去除,虽然对酒的品质无任何明显影响,但其效果也未有超滤效果明显。另外,实施澄清剂给予相应处理,2%的应用剂量对其杂质未给予有效处理,如8%的应用剂量则会对其品质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复合澄清的方式效果显著,当中超滤联合低温的应用方式为显著,对其相关品质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将样品药酒存放在-10℃冷库、常温及38℃条件下进行分析,时间为12个月,12个月后药酒澄清度仍然符合要求,无沉淀出现。结论风寒宁药酒制备工艺当中采取低温联合超滤的方法对药酒澄清处理,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作者:马宏峰;张立雄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关注护理方案在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关注护理方案在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关注护理方案。于护理前后,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整体病情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APACHE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给予关注护理方案,可显著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康复质量,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唐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均采取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发热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与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效果肯定,安全性高,适于推广。

    作者:贾忠凯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中药包加压外敷在预防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中药包加压外敷在预防患者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胃肠等腹部手术,并符合腹部Ⅲ类切口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组和对照2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中药包加压外敷及换药的方法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对照1组采用单纯外科换药;对照2组采用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的方法。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分级、切口二次缝合率及切口平均愈合时间。结果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缝合率、切口愈合时间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中药包加压外敷可减少Ⅲ类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率,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权永志;张宝军;武笑羽;周进峰;陈东伟;杨丽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给予25mg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和对照组(给予12.5mg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每组35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P、LH、FSH、E2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2组经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较于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但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P、E2、FSH及LH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上述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高于对照组的11.4%(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其有效剂量为25mg/d,每天1次,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

    作者:王学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加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观察组治疗后喘息、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FVC、PEF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可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因单一用药,造成的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改善肺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南丁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鼻内镜下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在鼻颌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高浓度血小板血浆( PRP凝胶)在鼻颌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鼻颌颧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钛板钛钉固定加PRP凝胶贴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钛板钛钉固定。2组鼻内镜直视下手术和常规无影灯照明下治疗各30例。观察2组面部外观改善情况,鼻内镜直视下手术和常规无影灯下手术情况。随访1年,观察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面部外观改善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随访1年,预后良好。结论 PRP凝胶应用于鼻颌颧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谊;张秀静;岳玮;麻文来;张灵敏;赵颜颜;张素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少量胸腔积液与胸膜粘连患者的普通放射征象分析

    胸膜腔积液常见于临床,常规普通放射检查能够直接检查出,如检查结果胸膜腔中有12 ml左右液体,为正常现象,不会有显示,检查如为少量胸腔积液,可看到肋隔角变钝[1]。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胸腔内积液,主要包括肺炎、心力衰竭、结核,胸胸膜腔积液常见于临床,常规普通放射检查能够直接检查出,如检查结果胸膜腔中有12 ml左右液体,为正常现象,不会有显示,检查如为少量胸腔积液,可看到肋隔角变钝[1]。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胸腔内积液,主要包括肺炎、心力衰竭、结核,胸膜腔积液会对胸膜内液体的运动造成一定影响,胸膜腔积液经过转归会变成胸膜粘连[2]。

    作者:赵晓芬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156例老年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

    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肠镜在肠道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为突出,有助于患者各项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针对性治疗。但患者肠道的清洁情况,将会直接影响肠镜检查的质量,如肠道清洁情况不佳,易造成漏诊、误诊等问题[1],故而加强对患者肠道清洁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选取我科住院实施肠镜检查患者156例,基于临床实践研究明确药物应用的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余瑾慧;范云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015年我院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用药回顾性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医院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住院情况及用药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使用27个品种,其中排列前5位的是依帕司他、硫辛酸、丹参酮ⅡA磺酸钠、甲钴胺注射液、长春西汀;在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中,8例单独用药,其余均为联合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疗程大部分都符合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法用量,所有病例中,未有不良反应报告。结论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药物治疗基本合理,但在药物使用的疗程、联合用药,特别是中药制剂的联合应用中仍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二陈汤加减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陈汤方出自宋代的《和剂局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药组成,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且能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此合乎“治痰先治气”之法,两药配合,能加强祛痰和胃止呕的作用;配用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补脾,使脾健而湿化痰消,全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意。二陈的由来是半夏和陈皮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二陈。此方是一个古老的祛痰之方,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采用二陈汤为主治疗呼吸系统疾及各种内科杂病疾病疗效明确,在临床上应用颇广,现介绍病例如下。

    作者:姚存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