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在鼻颌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李谊;张秀静;岳玮;麻文来;张灵敏;赵颜颜;张素娜

关键词:鼻颌颧骨折, 鼻内镜, 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凝胶, 钛板
摘要:目的:探讨高浓度血小板血浆( PRP凝胶)在鼻颌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鼻颌颧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钛板钛钉固定加PRP凝胶贴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钛板钛钉固定。2组鼻内镜直视下手术和常规无影灯照明下治疗各30例。观察2组面部外观改善情况,鼻内镜直视下手术和常规无影灯下手术情况。随访1年,观察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面部外观改善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随访1年,预后良好。结论 PRP凝胶应用于鼻颌颧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较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少量胸腔积液与胸膜粘连患者的普通放射征象分析

    胸膜腔积液常见于临床,常规普通放射检查能够直接检查出,如检查结果胸膜腔中有12 ml左右液体,为正常现象,不会有显示,检查如为少量胸腔积液,可看到肋隔角变钝[1]。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胸腔内积液,主要包括肺炎、心力衰竭、结核,胸胸膜腔积液常见于临床,常规普通放射检查能够直接检查出,如检查结果胸膜腔中有12 ml左右液体,为正常现象,不会有显示,检查如为少量胸腔积液,可看到肋隔角变钝[1]。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胸腔内积液,主要包括肺炎、心力衰竭、结核,胸膜腔积液会对胸膜内液体的运动造成一定影响,胸膜腔积液经过转归会变成胸膜粘连[2]。

    作者:赵晓芬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咳嗽症状缓解、消失时间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卫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它是指动脉内膜的脂肪、血液组成部分的积累,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过度生长,引发一系列的细胞坏死及固化等不同损坏的病变,是一种动脉血管壁的退化类病理变化,由于动脉内膜积累的脂质块状物体显示出乳白色粥状,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和认识到炎性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大量炎性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形成大量的易损斑块,并产生较多的免疫细胞。有研究发现大部分免疫细胞是巨噬细胞和T细胞,但并未发现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慢性炎性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表现,并与血管改变有关系,在动脉硬化恶化过程中起到关键影响。因为,在动脉血管壁的不规则区域或受血液动力学相关因子的干预,如血流错乱的分开位置或血流加快的区域易出现阻碍的斑块,而斑块也可积累在曾被感染或受免疫细胞侵袭的位置。经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反应,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炎性反应及免疫应答反应在该疾病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2]。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炎性反应及免疫应答反应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李博萍;郑健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静脉滴注甘露醇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神经外科患者大多数病情危重急,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临床上常需尽快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常应用的方法是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通常为6h或8h快速静脉滴注1次。频繁静脉穿刺可损伤静脉;甘露醇注射液是六碳多元醇,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20%甘露醇在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尤为重要[1]。但频繁应用或用量过大,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我科住院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了水电解质紊乱、静脉炎、药物外渗、局部皮肤坏死、肾衰竭等不良反应,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避免护理纠纷,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吕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为观察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分为杓型、超杓型、反杓型及非杓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表对2组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比较评定。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总分平均为(24.3±2.4)分,对照组为(29.0±2.8)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杓型的认知功能总分平均为(27.1±2.5)分,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分别为(24.9±2.4)分、(24.4±2.3)分和(23.8±2.2)分,杓型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可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黄熙伦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引起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进行医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材料,并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比重较大,占53.33%;患儿多表现为高热或超高热,占68.33%;胸部听闻多为细湿啰音,占45.83%;血常规结果显示为白细胞异常的患儿偏多,占55.0%。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季节、生长环境、抗生素应用及既往流行病史均属于危险因素( P<0.01)。结论造成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如气候交替、生活环境等;若患儿出现高热、阵发性咳嗽等现象,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并尽早到医院诊治,以减少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剑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手术对 CD44 V6和 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胃癌手术对胃癌组织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对比福建省肿瘤医院2008-2010年经开腹手术治疗的81例胃癌标本,与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5例胃癌标本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开腹组与腹腔镜组胃癌标本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蛋白表达情况,发现腹腔镜组CD44V6和ICAM-1蛋白表达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的CO2气腹对胃癌黏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腹腔镜手术可能不增加胃癌患者其他器官转移风险,可能对胃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黄秋艳;杨春康;林庆中;应敏刚;陈夏;黄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经皮肾镜碎石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与开放手术分别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经皮肾镜碎石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发热、结石清除及止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发热率为42.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21%(P<0.01);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26%(P<0.01)。结论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志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

    为了进一步做好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东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重症肺炎1例患者使用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的药学实践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根据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参与患者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方案调整的药学实践。方法对1例使用万古霉素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协助临床设计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调整,协助医师做到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全新的药学服务。

    作者:顾海滨;林明琼;李军;陈明红;叶丽芬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均采取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发热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与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效果肯定,安全性高,适于推广。

    作者:贾忠凯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015年我院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用药回顾性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医院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住院情况及用药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使用27个品种,其中排列前5位的是依帕司他、硫辛酸、丹参酮ⅡA磺酸钠、甲钴胺注射液、长春西汀;在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中,8例单独用药,其余均为联合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疗程大部分都符合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法用量,所有病例中,未有不良反应报告。结论21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药物治疗基本合理,但在药物使用的疗程、联合用药,特别是中药制剂的联合应用中仍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鼻内镜下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在鼻颌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高浓度血小板血浆( PRP凝胶)在鼻颌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鼻颌颧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钛板钛钉固定加PRP凝胶贴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钛板钛钉固定。2组鼻内镜直视下手术和常规无影灯照明下治疗各30例。观察2组面部外观改善情况,鼻内镜直视下手术和常规无影灯下手术情况。随访1年,观察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面部外观改善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随访1年,预后良好。结论 PRP凝胶应用于鼻颌颧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谊;张秀静;岳玮;麻文来;张灵敏;赵颜颜;张素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观察法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赵慧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 NT-proBNP的影响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激素原( 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的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临床应用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对NT-proBNP值的降低有明显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曲晶;王春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骨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骨关节周围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关节周围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单双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取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单纯使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骨关节周围炎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王丽华;曾文泓;江共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进展

    儿童抽动障碍( TD)是临床常见的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通常在临床上以不随意突发、快速、非节律性、重复、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的特点。由于运动和(或)发声抽动常使患儿缺乏自尊、自信,影响工作和学习,让患儿难以适应环境。临床上根据抽动症状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发声抽动和运动抽动;而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还可分为简单抽动和复杂抽动。根据临床表现、发病年龄、病程的长短及是否同时伴有发声抽动分为:慢性运动或发声TD、短暂性 TD、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称Tourette综合征( TS )3种类型,其患病率分别为1%~2%、5%~7%和0.3%~1.0%[1~3],一般认为3种类型可有连续性。短暂性TD可以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而逐渐发展成慢性运动或发声TD,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TS中约有50%的患儿其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性抽动或简单发声性抽动,TD患儿约有50%可有1种或1种以上心理行为障碍,称为共患病[4],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焦虑、暴怒等),而共患病增加了TD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且影响到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个性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5]。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诸多中医学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惠瑾;马辉;贾庆红;黄春霞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个性化护理在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肠梗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吾吉提·海沙尔;海梦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乳腺癌化疗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中西医结合防护体会

    乳腺癌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治疗。除局部治疗外尚需应用全身性的辅助治疗,也就是在手术前后应用全身性的药物治疗,以杀灭局部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亚临床微小转移灶,从而降低或推迟局部复发及减少远处转移,达到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的目的[1]。由于化疗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作用,加之化疗周期长,乳腺癌术后静脉血管的有限使用,易出现静脉炎,造成患者身心痛苦因而放弃化疗。选取我科收治的乳腺癌化疗致静脉炎患者50例,通过采取积极的、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及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永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中医体质辨识调养的疗效

    目的:观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医体质辨识调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行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患者60例,根据个体差异给予中医辨识、辩证治疗及调养,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每个阶段中医临床疗效,同时测量前后其体质量变化。结果中医体质辨识后,影响肿瘤患者康复调养的重要因素是正气亏虚;给予中医辨识治疗与调养6个月后中医症候疗效良好,其症状总改善率为86.7%;治疗前后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调养治疗一定时间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体质量无差异,说明中医体质辨识调养对该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岗;林麟;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