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

赵慧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小儿, 支气管肺炎,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观察法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 NT-proBNP的影响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浆N端脑钠肽激素原( 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的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临床应用参术双补汤加减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对NT-proBNP值的降低有明显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曲晶;王春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风寒宁药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风寒宁药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取优质白酒浸渍提取,对药酒的提取和澄清工艺给予考察。结果药酒在通过相应处理后,酒的样本呈现轻微的浑浊,其相关悬浮物非常少,固态形状物体和相关指标当中的含量无显著变化。显示在低温条件下将杂质给予完全去除,虽然对酒的品质无任何明显影响,但其效果也未有超滤效果明显。另外,实施澄清剂给予相应处理,2%的应用剂量对其杂质未给予有效处理,如8%的应用剂量则会对其品质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复合澄清的方式效果显著,当中超滤联合低温的应用方式为显著,对其相关品质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将样品药酒存放在-10℃冷库、常温及38℃条件下进行分析,时间为12个月,12个月后药酒澄清度仍然符合要求,无沉淀出现。结论风寒宁药酒制备工艺当中采取低温联合超滤的方法对药酒澄清处理,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

    作者:马宏峰;张立雄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给予25mg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和对照组(给予12.5mg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每组35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P、LH、FSH、E2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2组经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较于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但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P、E2、FSH及LH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上述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高于对照组的11.4%(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其有效剂量为25mg/d,每天1次,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

    作者:王学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接受改良式体外碎石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碎石法。观察2组结石1次粉碎率、术后1周结石排尽率、住院时间、再发疼痛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1次粉碎率、术后1周结石排尽率、住院时间及再发疼痛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13.2%(P<0.05)。结论改良式体外碎石法较常规碎石法可进一步提升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霞;韦胜威;刘增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关注护理方案在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关注护理方案在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关注护理方案。于护理前后,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整体病情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APACHE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给予关注护理方案,可显著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康复质量,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唐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消化道肿瘤内镜及临床特点

    消化道肿瘤主要发生于老年人,而当前我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群体迅速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消化道肿瘤的人数急剧增加[1]。在胃癌类型中,消化道肿瘤的病死率居高不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威胁到了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有关研究表明,借助内镜检查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早期诊断及后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因此,本文主要对内镜检查消化道肿瘤的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艾鹏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左旋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初诊为高血压病且未经降压药物干预治疗的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24 h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两者均为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临床耐受性良好。

    作者:肖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014-2015年我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2014-2015年无菌体液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无菌体液中分离出的CNS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50株CNS中,耐青霉素CNS菌株占100.0%;耐甲氧西林的CNS菌株( MRCNS)102株,占68.0%。检出4株对万古霉素中介耐药的CNS菌株,不同科室CNS感染的检出率:ICU占35.3%、儿科占24.0%;102株MRCNS菌株中,46株分离自ICU患者的MRCNS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0.0%以上,分析出4株对万古霉素中介的菌株。结论 CNS多重耐药现象严重,ICU患者应加强MRCNS菌株的检测及药物敏感性的监测,治疗CNS感染应合理使用万古霉素。

    作者:方小敏;李小冰;郭兆旺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

    为了进一步做好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东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方法将医院精神科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时的PANSS评分各项指标、HAMD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8周2组PANSS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效果相近,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斌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管理的临床研究进展

    自1897年,“支气管镜之父”德国科学家Gustav Killian[1]用食管镜成功为1名男性患者从气道内取出骨性异物后,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克服了常规支气管镜检的许多缺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管理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李先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马洛替酯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防治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马洛替酯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防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马洛替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变化情况,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脾长径和脾厚度,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TBil)较治疗前降低,白蛋白( ALB)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olⅣ)、层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长径和脾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4%,高于对照组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洛替酯能改善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疗效满意。

    作者:欧阳青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观察法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赵慧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复方半夏愈疡散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分析

    目的:优选复方半夏愈疡散的佳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标准。方法制复方半夏愈疡散常规粉及超微粉,对比总提取物,再分别以三七总皂苷、白及粗多糖溶出度为指标,运用半仿生提取法优选复方半夏愈疡散佳制备工艺及散剂标准。用薄层色谱法( TLC)对制剂中三七、白及、半夏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复方半夏愈疡散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结果佳制备工艺:取已经炮制姜半夏、三七与白及混合均匀,预先粉碎成细粉,按处方比例混匀,置低温超微粉碎机内粉碎10~12min,达到要求的细度(中位粒径≤10μm)。结论本研究确定的复方半夏愈疡散超微粉碎工艺及质量标准在实际生产中可行。

    作者:乔明;张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侧卧位有限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侧卧位有限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单侧突出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采用侧卧位有限椎板开窗法行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其中腰4~514例,腰5骶14例,腰3~42例。术后随访12~56个月,平均24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无神经根损伤及硬脊膜撕裂,切口均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优良率达95.0%。结论侧卧位单侧椎板有限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是简单、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袁林;马海珍;王庆锋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二陈汤加减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陈汤方出自宋代的《和剂局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药组成,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且能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此合乎“治痰先治气”之法,两药配合,能加强祛痰和胃止呕的作用;配用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补脾,使脾健而湿化痰消,全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意。二陈的由来是半夏和陈皮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二陈。此方是一个古老的祛痰之方,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采用二陈汤为主治疗呼吸系统疾及各种内科杂病疾病疗效明确,在临床上应用颇广,现介绍病例如下。

    作者:姚存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杭州地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300例前S1蛋白与DNA拷贝数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蛋白与HBV-DNA拷贝数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30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检测HBV前S1蛋白表达情况和HBV-DNA拷贝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阳性、e抗原(HBeAg)阳性、核心抗体(HBcAb)阳性的患者前S1蛋白阳性率为92.38%。 HBsAg阳性、HBcAb阳性患者前S1蛋白阳性率为16.15%。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增加,前S1蛋白的阳性率亦不断上升,在HBV-DNA拷贝数>108 copies/ml时,前S1蛋白的阳性率达到100%。结论前S1蛋白能较好地反映体内的HBV情况,在乙肝五项检测的基础上联合检测前S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为低水平HB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蒋楠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某院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糖尿病患者用药合理情况。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法,对糖尿病患者629例急诊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药品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用药限定日费用( DDC)等。结果糖尿病患者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口服降糖药DDC居前三位的为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片;注射用降糖药DDC居前三位的为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结论医院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丁凯;杨慧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变化特点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变化特点。方法选择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疾病组)61例,同时选取59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2组下肢血管病变检查结果。结果疾病组下肢血管出现病变53例,检出率为86.89%。疾病组下肢血管血流量以及血管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可为早诊断、早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32例行电切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32例患者行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32例,对其进行电切术。并对术前、术后5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价( QOL)、大尿流量( Qmax)、残余尿量( PRV)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进行记录。结果术前、术后5个月比较,所有患者Qmax增大,QOL、IPSS及PRV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癌患者进行电切术,可有效控制前列腺症状,且不会导致肿瘤细胞种植,临床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丁向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