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伟香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老年冠心病行PCI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照组出院后未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应用延伸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狄青;杨洁;王金晶;李婷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近些年来,我国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发病数量逐渐增加,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急救治疗中静脉通道的建立速度、相关辅助工作开展情况等均是影响急救抢救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患者入院后的急救护理方式选择十分必要。本文观察分析医院实施急救护理的55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旨在为重型颅脑外伤的急救护理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作者:王振艺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研究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生殖内分泌差异。方法将医院收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胰岛素抵抗( IR)程度划分为IR组(46例)与非IR组(40例),检测2组生殖内分泌指标,包括FSH (促卵泡生成素)、LH (促黄体生成素)、T (睾酮)及SHBG (性激素结合蛋白),比较2组上述指标水平并测定F-G评分(多毛评分)、BMI(体重指数)及WHR(腰臀围比值)。结果 IR组与非IR组比较T水平更高,LH、SHBG与FSH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R组与非IR组比较BMI、F-G评分及WHR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青春期PCOS非IR者与IR者生殖内分泌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为此需注重调节胰岛素状态。
作者:张冬迅;赵新翠;胡艳云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治疗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其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顺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全面质量控制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其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新阶段[1]。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方面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ICU是急危重患者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繁忙的科室,也是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现将ICU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熊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针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讨论实施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16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疗效较高,基本可达预期,不良影响少,可更好得缓解病痛,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素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肺癌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胸腔镜组33例和开胸组32例,开胸组采取开胸肺叶切除治疗,全胸腔镜组采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可达到与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相似的根治效果和安全性,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长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米格列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清胰高血糖素( PG)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醇(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并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HbA1c、PG及MDA、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HbA1c、PG、MDA低于对照组,GSH-Px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HbA1c、PG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昆;刘利红;吉淑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医院常用药品说明书各项内容标注情况,促进药品说明书更完整准确,使其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收集医院门诊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用药品的药品说明书共548份(以厂家、批准文号为收集依据),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细则的要求,对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48份说明书全部标注明确的项目共13项,这些项目均为患者服用该药品所需的基本信息。标注不明确或未标注的共13项,并就标注不明确或未标注的项目进行了讨论。结论各部门应当提高对药品说明书的重视程度,使药品说明书在指导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程晋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食管鳞癌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食管鳞癌放疗患者112例临床护理资料,按照实际护理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放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食管鳞癌患者化疗效果、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可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
作者:李娅;杨达清;范元琼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致儿童不良反应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0例喜炎平注射液致儿童不良反应中,皮肤及附件损伤所占比例高(55.00%),其次为全身性损伤(17.50%)、消化系统损伤(8.75%)、呼吸系统损伤(6.25%)、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伤(5.00%)、心率及心律紊乱(3.75%)、用药部位损伤(2.50%)、心血管系统损伤(1.25%)。结论儿童应用喜炎平注射液需密切观察,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同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对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皮肤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注重沟通技巧并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应用于皮肤科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孙欣;李艳;郝秀秀;孙元元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县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三级医院长期稳定的分工协议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医院之间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运转有效的新型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等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
作者:冯富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肠造口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对于特殊情况患者,由专科护士负责上门指导、宣教。观察2组术后肠造口的正确护理率、饮食和排便习惯养成率及以积极心态进行正常社会活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肠造口的正确护理率、饮食和排便习惯养成率及以积极心态进行正常社会活动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对肠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率和生活质量满意度。
作者:尹小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 A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 B组)各30例,2组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 A组全麻诱导前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 B组静脉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变化情况及躁动评分。结果 A组在T1、T2、T3时刻的HR和MAP均低于B组,重度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能够明显减少全身麻醉患者的苏醒期躁动,有利于全身麻醉气管导管拔除时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沈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麻醉前(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腹腔镜探查时(T4)、拔管时(T5)]、药物起效时间、患者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使用镇痛药物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1、T2、T3、T4、T5全程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起效时间、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药效快,苏醒时间较短,安全性高。
作者:庄学峰 刊期: 2016年第32期
高钾血症在临床上常见,但多年来,药源性高钾血症并未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卫生医疗环境较落后的县市级医院,药源性高钾血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CHF)由于体内神经内分泌机制的激活,常伴有其他器官功能的异常。2014年版心力衰竭指南指出[1],长期应用血管紧张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作用机制同ACEI )会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醛固酮的有害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即“金三角”抗心力衰竭治疗。但研究发现,随着“金三角”治疗应用越来越广,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患者。现针对我院住院期间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中的用药提出警示。
作者:杨健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建立复方丁苓胶囊中法莫替丁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150mm ×4.6mm,5μm);流动相:庚烷磺酸钠溶液(取庚烷磺酸钠2.0g,加水900ml溶解后,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3.9,加水至1000ml)-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制剂中辅料对主药测定无干扰,法莫替丁与其他物质成分完全分离;法莫替丁在0.1014~6.08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为2.38%。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丁苓胶囊中法莫替丁含量的测定。
作者:黄巧文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应用多索茶碱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再采用噻托溴铵粉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1.57%( 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与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长征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