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长征
急性胃肠穿孔是指各种因素导致胃肠道透壁性损伤,使胃肠黏膜与腹腔相通,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发病时上腹部突发剧烈疼痛,随后扩散至整个腹部,常伴心慌、气短等,严重者出现腹式呼吸减弱、白细胞升高等,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会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穿孔发生时,要迅速进行治疗,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1]。笔者为研究急诊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了2006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胃肠穿孔患者125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清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小儿肠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以及脱水等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明确甲状腺结节手术指征,同时为临床术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量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肿块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分析不同手术适应证术式的选择和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均为多发性结节肿块采用结节摘除联合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单发性结节采用结节摘除术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将甲状腺次全切术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既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亦可减少并发症,于患者术后恢复极为有利,值得采纳。
作者:吴益群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妇科良性疾病患者68例,其中子宫肌瘤65例,子宫腺肌瘤3例,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子宫肌瘤挖除术59例,子宫全切除术9例,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75.4±15.2) min,术中出血量(100.4±20.6) ml,术后排气时间(20.4±2.1)h、住院时间(5.6±1.3)d,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4±0.3)d,所有患者均切口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恢复日常生活,无明显腹痛。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效果显著,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盐酸美金刚联合言语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失语( PSA )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言语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仅采取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与言语训练组给予语言障碍、言语康复训练,其中联合治疗组加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使用汉语失语检查量表( CRRCAE)、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 SADQ)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及言语训练组CRRCAE总分、分项评分、SADQ、NIHSS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与言语训练组比较,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上述评分也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对PSA患者的语言功能改善有效,美金刚与其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作者:吕瑞妍;罗丹峰;汪锦飘;朱凤瑛;沈韵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肺癌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胸腔镜组33例和开胸组32例,开胸组采取开胸肺叶切除治疗,全胸腔镜组采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可达到与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相似的根治效果和安全性,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长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Veliparib是雅培生命研发的一种口服的PARP抑制剂。 Veliparib正在开展用于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正在研究将Veliparib与DNA损伤疗法联用后是否可以阻碍Veliparib损伤修复机制进而促进肿瘤细胞死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包括对心理针对性护理及饮食等健康知识的宣讲等)。比较2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评估患者睡眠和情绪质量。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8.00%、92.00%,均高于对照组的62.00%、66.00%( P<0.05)。观察组护理后SRSS评分和SAS评分分别为(20.4±1.05)分、(50.3±2.8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在患者及医护人员中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GP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银屑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无菌性脓疱伴全身症状[1],临床虽然少见,但可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应引起重视。本文对医院收治的96例泛发性脓疱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倪锦锋;王雪松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近些年来,我国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发病数量逐渐增加,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急救治疗中静脉通道的建立速度、相关辅助工作开展情况等均是影响急救抢救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患者入院后的急救护理方式选择十分必要。本文观察分析医院实施急救护理的55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旨在为重型颅脑外伤的急救护理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作者:王振艺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腰扭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戴芬胶囊口服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症状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4%,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8;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减轻,观察组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部扭伤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可明显改善症状,有利于病情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肝纤维化表现为细胞外基质( ECM )生成和分解失衡导致的ECM肝内网状沉积[1]。晚期肝纤维化会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等严重的肝脏疾病,甚至危及生命[2-3]。虽然许多化合物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上都被报道有抗纤活性,但多数药物毒性较大,未有专门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在临床被证实。因此,安全且有效的抗纤药物仍然亟待被开发。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紫甘薯花色苷( PSPA)天然安全,且在肝纤维化防治中表现出积极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本文总结PSPA防治肝纤维化的相关文献,并分析PSPA防治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吴任岚;陈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烧伤并发感染患者外周血中CD64+中性粒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在烧伤科就诊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为烧伤后并发感染患者,对照组为烧伤后未出现感染的患者。2组患者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液中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CRP、WBC、Neu%及CD64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和CD64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WBC、Neu%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烧伤并发感染患者检测外周血中CD64+中性粒细胞表达及CRP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改善预后。
作者:费齐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小儿哮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护理效果、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患儿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哮喘复发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患儿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的了解度和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哮喘发作频次、复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曾颖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中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轻质量型网片,对照组应用标准型网片。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随访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慢性疼痛、活动受限、术区麻木感、异物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轻质量型网片不会影响手术效果,且有助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但会增加手术费用。
作者:周永;孙康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50例,对其一般资料、时间、类型、骨密度进行测定,依照骨折与再骨折情况将患者分为初次骨折组22例,再骨折组28例,结合Charlson及T值分析,为骨质疏松后再骨折风险进行系统化分析。结果无论是骨质疏松初次骨折还是骨质疏松后再骨折,均以女性患者居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骨折组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为0~2时比例明显多于初次骨折组( P<0.05)。在骨折部位方面,初次骨折组与再骨折组分布相近,多集中于椎体和股骨。以卧位转站位时间作为评估损伤程度,再骨折组转换时间>15s比例显著高于初次骨折组(P<0.05)。结论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具有较多的临床风险,患者发生骨折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加以预防,尽可能降低再骨折发生几率。
作者:彭志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医院常用药品说明书各项内容标注情况,促进药品说明书更完整准确,使其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收集医院门诊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用药品的药品说明书共548份(以厂家、批准文号为收集依据),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细则的要求,对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48份说明书全部标注明确的项目共13项,这些项目均为患者服用该药品所需的基本信息。标注不明确或未标注的共13项,并就标注不明确或未标注的项目进行了讨论。结论各部门应当提高对药品说明书的重视程度,使药品说明书在指导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程晋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前,胎盘有部分或全部剥离子宫壁。属于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和胎儿的安全[1]。临床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及胎儿的生存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旨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治疗、早期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肌桥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PCI术中发现合并心肌桥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况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内心绞痛、心脏事件及再住院发生率。结果干预后3个月2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心绞痛、心脏事件、再入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急诊PCI术中发现合并心肌桥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
作者:武海英;李森林;杜佩珊;黄龙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检查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接受内镜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结果。结果临床表现分别为假性息肉(16.67%)、血管网模糊(44.44%)、粗糙颗粒感(40.74%)、质脆易出血(62.96%)、充血水肿(85.19%)、糜烂溃疡(94.44%)。病变范围:全结肠(5.56%)、右半结肠(11.11%)、左半结肠(16.67%)、直肠乙状结肠(46.30%)、直肠部位(20.37%)。活动分级:Ⅰ级(22.22%)、Ⅱ级(27.78%)、Ⅲ级(29.63%)、Ⅳ级(20.37%)。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并发症率、癌变率较低,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有利于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马贵阳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