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联合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亚铁治疗,观察组联合四君子汤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葡萄糖酸亚铁治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手术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孔令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分层级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2015年实施分层级排班前后相关护理工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年度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2014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分层级排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及护士个人素质,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闫伟香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鼻腔淋巴瘤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2例确诊鼻腔淋巴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原发肿瘤的部位及侵犯范围,总结肿瘤CT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显示,7例位于单侧鼻腔,5例位于双侧鼻腔,并有1例向后生长至后鼻孔。12例病例均未见钙化。肿块增强后呈轻度—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略低于正常肌肉强化,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1例肿块侵犯右眼眶,2例有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伴有阻塞性副鼻窦炎,1例伴有病变侧乳突炎。11例肿块周围骨质破坏,以鼻甲破坏为常见,其次为筛骨纸板、眼眶底壁、副鼻窦壁。病理检查示,NK/T细胞淋巴瘤8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4例。结论鼻腔淋巴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一定程度上可提示本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萍;张昊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COPD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连用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第14天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4天PaO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冀长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2015年药房药品管理资料,并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品管理对策,试验组采取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对策。比较2组的安全问题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药品变质失效、药品过期和药品调配出错率等安全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食管鳞癌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食管鳞癌放疗患者112例临床护理资料,按照实际护理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放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食管鳞癌患者化疗效果、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可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
作者:李娅;杨达清;范元琼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应用多索茶碱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再采用噻托溴铵粉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1.57%( 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与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长征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分析围术期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围术期护理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围术期护理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谢艳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比较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方法收集ICU收治的80例患者的动静脉血标本,根据pH值分为A组15例、B组45例和C组20例,pH值分别为<7.35、7.35~7.45、>7.45,分别采用血气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动脉全血钾和静脉血清钾,比较不同pH值动静脉血钾浓度及差值。结果3组患者动脉全血钾水平低于静脉血清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动静脉血钾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仪测得的动脉全血钾与生化仪测得的静脉血清钾存在一定的差异,pH值变化会影响血钾浓度,但并不会增大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值。
作者:杨旭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剖宫产术产妇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对2组术后尿潴留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试验组导尿率(8.0%)较对照组(3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可减少或避免发生尿潴留并发症,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颖;郭舜萍;阮丽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治疗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其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顺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米格列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清胰高血糖素( PG)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醇(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并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HbA1c、PG及MDA、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HbA1c、PG、MDA低于对照组,GSH-Px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HbA1c、PG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昆;刘利红;吉淑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相关生化指标,分析维生素D缺乏的具体影响。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高于对照组,β细胞功能指数、血清25(OH)D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乏维生素D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表现。
作者:蒋凌;黄琦磊;程显禄;陈昇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美国监管当局批准了罗氏旗下基因泰克研发的突破性新药Tecentriq ( atezolizumab ),用于治疗常见类型膀胱癌(尿路上皮癌)。该药品在美上市的商品名为Tecentriq ,通用名称atezolizumab (阿特朱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的抗PD-L1单克隆抗体。肿瘤之所以能够逃避机体免疫攻击,与癌细胞上PD-L1分子和免疫细胞上PD-1分子之间交互作用,传递抑制抗癌免疫信号有关。 Te-centriq能够阻断PD-1/PD-L1免疫失活信号通路,进而重新调动机体免疫系统继续保持活性,攻击癌细胞。该药已获批的适应症包括: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常见类型膀胱癌),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在中国,膀胱癌在男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列前十。在所有的膀胱癌中,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类型,占了膀胱癌病例总数的90%。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医院2014年149例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ADR报告从患者年龄、性别,引发ADR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品类别, ADR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9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例相当(49.67%vs.50.34%);以注射剂型引起的ADR报告多,为96例(64.43%);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比例高,为122例(81.88%);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多,为57例(38.26%);严重ADR 4例(2.68%);ADR常见的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67例(37.02%),其次为全身损害24例(13.26%);2例(1.34%)ADR的发生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情况相关。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并重视在评价ADR报告中发现的用药问题,及时向临床反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董慧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九香虫又叫做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屁巴虫,为蝽科动物九香虫的全体。九香虫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1)行气止痛的功效:九香虫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2)温肾壮阳的功能:九香虫具有壮阳的作用。可用于肾虚阳衰、腰膝酸痛、阳痿尿频等的治疗。(3)镇痛作用:九香虫水煎液具有较强的纤溶作用和镇痛作用。(4)抗菌功能:九香虫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5)抗癌作用:九香虫的抗癌、抑癌元素锰和镁含量较高,可能有抗癌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前,胎盘有部分或全部剥离子宫壁。属于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和胎儿的安全[1]。临床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及胎儿的生存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旨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治疗、早期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二硫( DADS)对乳腺癌BT474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乳腺癌BT474细胞,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 )法检测不同浓度 DADS 处理的 BT474细胞中的GABARAPL1表达变化,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50、100、200和400μmol/L浓度DADS处理的BT474细胞GABARAPL1相对表达量低于0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ABARAPL1干扰组、DADS组、GABARAPL1干扰组+DADS组BT474细胞OD570值低于siRNA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DS通过下调GABARAPL1的表达抑制乳腺癌BT474细胞的增殖。
作者:冉莉;周峻林;洪涛;肖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外切内扎加点状烧灼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35例,全部采用外切内扎加点状烧灼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效果、治愈时间、肛门疼痛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本组35例患者治愈24例,好转9例,未愈1例,总治愈率为97.14%(34/35),手术效果较为理想;本组患者切口疼痛时间为(5.5±2.1)d,切口愈合时间为(10.2±1.3)d;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结论外切内扎加点状烧灼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率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作者:臧圣彬;单保安;林鑫星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