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莉;周峻林;洪涛;肖新华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PCI术患者78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进行PCI 术前服用氯吡格雷450mg,对照组患者进行PCI术前服用氯吡格雷300mg,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栓大幅度(MA)、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聚集率及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CD62 P、CD63及TSP等各项血小板活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MAADP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6个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采用450 mg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相对于300 mg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一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医院常用药品说明书各项内容标注情况,促进药品说明书更完整准确,使其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收集医院门诊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用药品的药品说明书共548份(以厂家、批准文号为收集依据),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细则的要求,对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48份说明书全部标注明确的项目共13项,这些项目均为患者服用该药品所需的基本信息。标注不明确或未标注的共13项,并就标注不明确或未标注的项目进行了讨论。结论各部门应当提高对药品说明书的重视程度,使药品说明书在指导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程晋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联合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亚铁治疗,观察组联合四君子汤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葡萄糖酸亚铁治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研究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生殖内分泌差异。方法将医院收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胰岛素抵抗( IR)程度划分为IR组(46例)与非IR组(40例),检测2组生殖内分泌指标,包括FSH (促卵泡生成素)、LH (促黄体生成素)、T (睾酮)及SHBG (性激素结合蛋白),比较2组上述指标水平并测定F-G评分(多毛评分)、BMI(体重指数)及WHR(腰臀围比值)。结果 IR组与非IR组比较T水平更高,LH、SHBG与FSH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R组与非IR组比较BMI、F-G评分及WHR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青春期PCOS非IR者与IR者生殖内分泌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为此需注重调节胰岛素状态。
作者:张冬迅;赵新翠;胡艳云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期待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比较2组的分娩孕周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75±7.43) min、平均出血量为(7.94±1.50)ml,无术后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分娩孕周≥37周者46例占79.3%,对照组分娩孕周≥37周者25例占43.1%,观察组分娩孕周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流产率、早产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较对照组重(P<0.05)。结论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可明显延长分娩孕周,降低流产率和早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韦桂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急性胃肠穿孔是指各种因素导致胃肠道透壁性损伤,使胃肠黏膜与腹腔相通,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发病时上腹部突发剧烈疼痛,随后扩散至整个腹部,常伴心慌、气短等,严重者出现腹式呼吸减弱、白细胞升高等,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会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穿孔发生时,要迅速进行治疗,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1]。笔者为研究急诊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了2006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胃肠穿孔患者125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清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7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4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理后,2组患者SAS和SDS均低于实施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宾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1]。引起血液病的因素较多,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目前临床上诊断血液病方法有血液形态学检验、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等。为进一步了解各类血液疾病的检验诊断情况,对我院100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九香虫又叫做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屁巴虫,为蝽科动物九香虫的全体。九香虫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1)行气止痛的功效:九香虫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2)温肾壮阳的功能:九香虫具有壮阳的作用。可用于肾虚阳衰、腰膝酸痛、阳痿尿频等的治疗。(3)镇痛作用:九香虫水煎液具有较强的纤溶作用和镇痛作用。(4)抗菌功能:九香虫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5)抗癌作用:九香虫的抗癌、抑癌元素锰和镁含量较高,可能有抗癌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药物相关问题,分析其产生用药问题的原因并进行重要性的排序,制定出针对性的药学干预方案。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的方法,对315例60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种类、服药情况、就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种类、服药种类、服药种数、潜在不恰当用药数均在增加。同时,随着每日服药种类的增加,相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ADR)的几率增大,3个月内就医人数增加。患者是否焦虑与服药种类并无直接关系。结论通过对温江地区≥60岁的不同人群的各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建议为慢病患者建立用药资料,定期随访,关注老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定期评价药物治疗方案,适时调整,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适当的治疗,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作者:周后凤;郑东妮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相关生化指标,分析维生素D缺乏的具体影响。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高于对照组,β细胞功能指数、血清25(OH)D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乏维生素D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表现。
作者:蒋凌;黄琦磊;程显禄;陈昇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现阶段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透析质量不断提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MHD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患者的生命线。美国2006年发布的DOQI指南指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临床常选用的血管为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下肢内瘘(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或胫后动脉)、鼻咽窝内瘘等(指南)。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在临床上称为标准动静脉瘘,但在许多老年患者中,尤其原发疾病为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导致前臂标准内瘘不易成功[1],或部分患者前臂内瘘反复穿刺且保护不当,造成了内瘘狭窄、血栓形成。因此高位动静脉内瘘成为血管通路的选择之一( NKF/DOQI指南)[2]。临床上现阶段多选用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本文对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MH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予以浅析。
作者:武雪媛;冯婉娟;蒋惠云;熊婷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应用多索茶碱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再采用噻托溴铵粉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1.57%( 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与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长征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针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讨论实施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16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疗效较高,基本可达预期,不良影响少,可更好得缓解病痛,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素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肝纤维化表现为细胞外基质( ECM )生成和分解失衡导致的ECM肝内网状沉积[1]。晚期肝纤维化会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等严重的肝脏疾病,甚至危及生命[2-3]。虽然许多化合物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上都被报道有抗纤活性,但多数药物毒性较大,未有专门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在临床被证实。因此,安全且有效的抗纤药物仍然亟待被开发。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紫甘薯花色苷( PSPA)天然安全,且在肝纤维化防治中表现出积极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本文总结PSPA防治肝纤维化的相关文献,并分析PSPA防治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吴任岚;陈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舒肝理气汤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胆囊术后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中药治疗(舒肝理气汤),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主要观察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变化)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68.97%(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腹痛、腹胀症状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囊术后综合征等常见疾病采用中药治疗可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且对于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也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亮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致儿童不良反应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0例喜炎平注射液致儿童不良反应中,皮肤及附件损伤所占比例高(55.00%),其次为全身性损伤(17.50%)、消化系统损伤(8.75%)、呼吸系统损伤(6.25%)、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伤(5.00%)、心率及心律紊乱(3.75%)、用药部位损伤(2.50%)、心血管系统损伤(1.25%)。结论儿童应用喜炎平注射液需密切观察,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同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高危妊娠孕妇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2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妇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高危妊娠孕妇的顺产率与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妊娠结局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超检查,观察组行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2组误诊率和符合率。结果观察组对包块型瘢痕妊娠和孕囊型瘢痕妊娠的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雪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分层级排班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2015年实施分层级排班前后相关护理工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5年度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2014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分层级排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及护士个人素质,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闫伟香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