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状混合痔治疗体会

臧圣彬;单保安;林鑫星

关键词:外切内扎加点状烧灼法, 环状混合痔,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外切内扎加点状烧灼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35例,全部采用外切内扎加点状烧灼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效果、治愈时间、肛门疼痛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本组35例患者治愈24例,好转9例,未愈1例,总治愈率为97.14%(34/35),手术效果较为理想;本组患者切口疼痛时间为(5.5±2.1)d,切口愈合时间为(10.2±1.3)d;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结论外切内扎加点状烧灼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率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手术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孔令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烧伤并发感染患者外周血中 CD64+中性粒细胞的表达

    目的:分析烧伤并发感染患者外周血中CD64+中性粒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在烧伤科就诊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为烧伤后并发感染患者,对照组为烧伤后未出现感染的患者。2组患者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液中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CRP、WBC、Neu%及CD64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和CD64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WBC、Neu%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烧伤并发感染患者检测外周血中CD64+中性粒细胞表达及CRP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改善预后。

    作者:费齐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比较

    目的:比较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方法收集ICU收治的80例患者的动静脉血标本,根据pH值分为A组15例、B组45例和C组20例,pH值分别为<7.35、7.35~7.45、>7.45,分别采用血气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动脉全血钾和静脉血清钾,比较不同pH值动静脉血钾浓度及差值。结果3组患者动脉全血钾水平低于静脉血清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动静脉血钾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仪测得的动脉全血钾与生化仪测得的静脉血清钾存在一定的差异,pH值变化会影响血钾浓度,但并不会增大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值。

    作者:杨旭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的近期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帕金森痴呆患者4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23例。 A组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B组采用左旋多巴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的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A组治疗4、8、12周MMSE和MoCA评分高于B组,生活能力优于B组(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近期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黄财城;陈菲;陈媚丽;辛勇通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剖宫产手术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通过目标性监测采取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医院2013-2015年剖宫产手术3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为基线调查,2014-2015年为干预期,针对观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比术后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组手术969例,干预组手术2238例,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干预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基线组,抗菌药物选用、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性均高于基线组(P<0.01)。结论以目标性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率。

    作者:鄢定玉;刘达美;陈宇涵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现阶段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透析质量不断提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MHD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患者的生命线。美国2006年发布的DOQI指南指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临床常选用的血管为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下肢内瘘(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或胫后动脉)、鼻咽窝内瘘等(指南)。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在临床上称为标准动静脉瘘,但在许多老年患者中,尤其原发疾病为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导致前臂标准内瘘不易成功[1],或部分患者前臂内瘘反复穿刺且保护不当,造成了内瘘狭窄、血栓形成。因此高位动静脉内瘘成为血管通路的选择之一( NKF/DOQI指南)[2]。临床上现阶段多选用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本文对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MH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予以浅析。

    作者:武雪媛;冯婉娟;蒋惠云;熊婷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在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对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皮肤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注重沟通技巧并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应用于皮肤科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孙欣;李艳;郝秀秀;孙元元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延续性护理对出院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肠造口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对于特殊情况患者,由专科护士负责上门指导、宣教。观察2组术后肠造口的正确护理率、饮食和排便习惯养成率及以积极心态进行正常社会活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肠造口的正确护理率、饮食和排便习惯养成率及以积极心态进行正常社会活动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在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肠造口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对肠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率和生活质量满意度。

    作者:尹小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COPD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连用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第14天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4天PaO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冀长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微量泵经中心静脉输入高浓度氯化钾对老年重度低钾血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输入高浓度氯化钾在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采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输入高浓度氯化钾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持续输入氯化钾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钾浓度升高到3.0 mmol/L时治疗时间、氯化钾及液体输入量,观察治疗过程中静脉炎、局部疼痛、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血钾浓度升高到3.0 mmol/L时,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氯化钾和液体输入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局部疼痛、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经中心静脉输入高浓度氯化钾治疗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孟桂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我院2014年149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目的:分析医院2014年149例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ADR报告从患者年龄、性别,引发ADR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药品类别, ADR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9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例相当(49.67%vs.50.34%);以注射剂型引起的ADR报告多,为96例(64.43%);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比例高,为122例(81.88%);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多,为57例(38.26%);严重ADR 4例(2.68%);ADR常见的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67例(37.02%),其次为全身损害24例(13.26%);2例(1.34%)ADR的发生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情况相关。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并重视在评价ADR报告中发现的用药问题,及时向临床反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董慧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因急性脑梗死入院治疗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肽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并客观对比NIHSS计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前2组NIHSS计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计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丁苯肽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救治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指征及NIHSS计分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平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小儿肠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以及脱水等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舒肝理气汤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肝理气汤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胆囊术后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中药治疗(舒肝理气汤),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主要观察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变化)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68.97%( 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腹痛、腹胀症状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囊术后综合征等常见疾病采用中药治疗可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且对于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也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亮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妇科良性疾病患者68例,其中子宫肌瘤65例,子宫腺肌瘤3例,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子宫肌瘤挖除术59例,子宫全切除术9例,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75.4±15.2) min,术中出血量(100.4±20.6) ml,术后排气时间(20.4±2.1)h、住院时间(5.6±1.3)d,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4±0.3)d,所有患者均切口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恢复日常生活,无明显腹痛。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效果显著,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小儿哮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护理效果、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患儿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哮喘复发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患儿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的了解度和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哮喘发作频次、复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曾颖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治疗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其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顺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中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轻质量型网片,对照组应用标准型网片。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随访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慢性疼痛、活动受限、术区麻木感、异物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轻质量型网片不会影响手术效果,且有助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但会增加手术费用。

    作者:周永;孙康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爱尔兰药企Alkermes的抗抑郁药物ALKS 5461在一项关键Ⅲ期临床试验中获得成功

    爱尔兰药企Alkermes的抗抑郁药物ALKS 5461在一项关键Ⅲ期临床试验中获得成功,股价大涨50%。 ALKS 5461是一种每日口服一次的试验性新药,可以作为重度抑郁症( MDD)的辅助性治疗。 Alkermes的首席医疗官Elliot Ehrich表示,ALKS 5461采取的是全新的抗抑郁机制,能够帮助那些对常规抗抑郁治疗无应答的患者。 ALKS5461是丁丙诺啡( Buprenorphine )和Samidor-phan(ALKS 33)的复方药物。该药物在2013年就拿下了FDA的快速审批资格,用于对常规疗法无应答的重度抑郁症辅助治疗。然而由于FORWARD-3和FORWARD-4两个临床试验表明,两种剂量的ALKS5461都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因此迟迟未能在审批工作中有所推进,股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传统医学为理论依据,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经多种工序制作而成,供临床注射使用的灭菌制剂,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1]。但随着药品种类增多,使用的合理性不达标,致使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事件。因此,本研究旨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分析其应用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奠定基础,报道如下。

    作者:陈远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