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疗效分析

杨燕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挖除术, 子宫全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妇科良性疾病患者68例,其中子宫肌瘤65例,子宫腺肌瘤3例,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子宫肌瘤挖除术59例,子宫全切除术9例,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75.4±15.2) min,术中出血量(100.4±20.6) ml,术后排气时间(20.4±2.1)h、住院时间(5.6±1.3)d,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4±0.3)d,所有患者均切口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恢复日常生活,无明显腹痛。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效果显著,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分析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静脉输液的安全通道,在乳腺癌患者的化疗中已广泛应用,避免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可加大药物输注血流量,同时加快其血流速度,缓解因长时间输液对血管造成的损伤现象,并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1]。本文对我科收治的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放置PICC,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娣;邱金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我院548份常用药品说明书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常用药品说明书各项内容标注情况,促进药品说明书更完整准确,使其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收集医院门诊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用药品的药品说明书共548份(以厂家、批准文号为收集依据),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细则的要求,对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48份说明书全部标注明确的项目共13项,这些项目均为患者服用该药品所需的基本信息。标注不明确或未标注的共13项,并就标注不明确或未标注的项目进行了讨论。结论各部门应当提高对药品说明书的重视程度,使药品说明书在指导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程晋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心理干预对急诊 PCI合并心肌桥患者焦郁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肌桥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PCI术中发现合并心肌桥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况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内心绞痛、心脏事件及再住院发生率。结果干预后3个月2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心绞痛、心脏事件、再入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急诊PCI术中发现合并心肌桥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

    作者:武海英;李森林;杜佩珊;黄龙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急性胃肠穿孔急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胃肠穿孔是指各种因素导致胃肠道透壁性损伤,使胃肠黏膜与腹腔相通,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发病时上腹部突发剧烈疼痛,随后扩散至整个腹部,常伴心慌、气短等,严重者出现腹式呼吸减弱、白细胞升高等,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会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穿孔发生时,要迅速进行治疗,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1]。笔者为研究急诊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了2006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胃肠穿孔患者125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清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比较

    目的:比较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异。方法收集ICU收治的80例患者的动静脉血标本,根据pH值分为A组15例、B组45例和C组20例,pH值分别为<7.35、7.35~7.45、>7.45,分别采用血气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动脉全血钾和静脉血清钾,比较不同pH值动静脉血钾浓度及差值。结果3组患者动脉全血钾水平低于静脉血清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动静脉血钾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仪测得的动脉全血钾与生化仪测得的静脉血清钾存在一定的差异,pH值变化会影响血钾浓度,但并不会增大动静脉血钾浓度的差值。

    作者:杨旭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相关生化指标,分析维生素D缺乏的具体影响。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高于对照组,β细胞功能指数、血清25(OH)D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乏维生素D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表现。

    作者:蒋凌;黄琦磊;程显禄;陈昇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治疗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其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顺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在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对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皮肤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注重沟通技巧并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应用于皮肤科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孙欣;李艳;郝秀秀;孙元元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96例临床分析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GP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银屑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无菌性脓疱伴全身症状[1],临床虽然少见,但可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应引起重视。本文对医院收治的96例泛发性脓疱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倪锦锋;王雪松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预后生活质量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并总结心律失常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溶栓治疗后经诊断符合再通标准者55例作为再通组,不符合标准者25例作为未通组,观察比较2组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再通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9.09%,高于未通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极易发生心律失常,尤其在血管再通患者中较为明显,且发作类型多样,治疗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及时防治。

    作者:安俊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四君子汤联合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联合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亚铁治疗,观察组联合四君子汤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葡萄糖酸亚铁治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毛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某县级城乡高血压病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某县级城乡高血压病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某县>18岁的1020人进行高血压病患病情况调查,通过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相关因素。结果60~69岁组和>70岁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有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率为55.8%,控制率为29.9%。结论某县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控制率相对较低,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闫子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二烯丙基二硫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二硫( DADS)对乳腺癌BT474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乳腺癌BT474细胞,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 )法检测不同浓度 DADS 处理的 BT474细胞中的GABARAPL1表达变化,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50、100、200和400μmol/L浓度DADS处理的BT474细胞GABARAPL1相对表达量低于0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ABARAPL1干扰组、DADS组、GABARAPL1干扰组+DADS组BT474细胞OD570值低于siRNA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DS通过下调GABARAPL1的表达抑制乳腺癌BT474细胞的增殖。

    作者:冉莉;周峻林;洪涛;肖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肺癌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胸腔镜组33例和开胸组32例,开胸组采取开胸肺叶切除治疗,全胸腔镜组采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可达到与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相似的根治效果和安全性,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长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包括对心理针对性护理及饮食等健康知识的宣讲等)。比较2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评估患者睡眠和情绪质量。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8.00%、92.00%,均高于对照组的62.00%、66.00%( P<0.05)。观察组护理后SRSS评分和SAS评分分别为(20.4±1.05)分、(50.3±2.8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在患者及医护人员中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小儿肠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以及脱水等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剖宫产手术目标性监测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通过目标性监测采取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医院2013-2015年剖宫产手术3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为基线调查,2014-2015年为干预期,针对观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比术后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组手术969例,干预组手术2238例,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干预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基线组,抗菌药物选用、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性均高于基线组(P<0.01)。结论以目标性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率。

    作者:鄢定玉;刘达美;陈宇涵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子宫出血患者病症的确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检查治疗的患者147例,分别对其进行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并进行活检确诊,统计其检查效果。结果病理检查确诊,患有内膜非特异性病变75例(51.0%),子宫内膜息肉21例(14.3%),子宫内膜增殖症29例(19.7%),子宫黏膜下肌瘤17例(11.6%)子宫内膜癌5例(3.4%),而采用阴道超声检出上述病症分别为53例、23例、10例、13例、7例;而采用宫腔镜检出上述病症分别为69例、24例、16例、16例、9例,三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对其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析,宫腔镜检查要优于阴道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均可用于绝经患者子宫出血检查,但宫腔镜由于其敏感性好,阳性预测值高,可作为对该类患者进一步检查使用,效果较好。

    作者:张蓉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应用多索茶碱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再采用噻托溴铵粉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1.57%( 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与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长征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