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的近期临床效果

黄财城;陈菲;陈媚丽;辛勇通

关键词:盐酸美金刚, 帕金森痴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帕金森痴呆患者4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23例。 A组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B组采用左旋多巴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的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A组治疗4、8、12周MMSE和MoCA评分高于B组,生活能力优于B组(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近期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在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给予雷内拉唑治疗。由同一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后第1、2、3天及1、2、3周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后第4、8周进行胃镜复查。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胃镜复查显示:在第4周时,试验组38例(95.0%)得到治愈和好转,高于对照组的30例(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8周时,2组患者胃镜行复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应用雷贝拉唑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九香虫的功效与作用

    九香虫又叫做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屁巴虫,为蝽科动物九香虫的全体。九香虫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1)行气止痛的功效:九香虫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2)温肾壮阳的功能:九香虫具有壮阳的作用。可用于肾虚阳衰、腰膝酸痛、阳痿尿频等的治疗。(3)镇痛作用:九香虫水煎液具有较强的纤溶作用和镇痛作用。(4)抗菌功能:九香虫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5)抗癌作用:九香虫的抗癌、抑癌元素锰和镁含量较高,可能有抗癌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思考与对策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县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三级医院长期稳定的分工协议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医院之间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运转有效的新型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等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

    作者:冯富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超检查,观察组行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2组误诊率和符合率。结果观察组对包块型瘢痕妊娠和孕囊型瘢痕妊娠的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雪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产妇5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150 mg口服,利凡诺100 mg经腹羊膜腔注入,对照组单独给予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2组产妇子宫出血量、胎盘排出时间、宫缩时间、总产程、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出血量、胎盘排出时间、宫缩时间、总产程、疼痛评分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25/25),高于对照组的92%(23/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期妊娠引产中联合采用利凡诺和米非司酮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蒯莉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雅培口服PARP抑制剂Veliparib正在进入临床研究

    Veliparib是雅培生命研发的一种口服的PARP抑制剂。 Veliparib正在开展用于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正在研究将Veliparib与DNA损伤疗法联用后是否可以阻碍Veliparib损伤修复机制进而促进肿瘤细胞死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传统医学为理论依据,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经多种工序制作而成,供临床注射使用的灭菌制剂,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1]。但随着药品种类增多,使用的合理性不达标,致使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事件。因此,本研究旨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分析其应用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奠定基础,报道如下。

    作者:陈远赞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在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对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皮肤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注重沟通技巧并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应用于皮肤科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孙欣;李艳;郝秀秀;孙元元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血液病进行血液形态学检验、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联合检查特点分析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1]。引起血液病的因素较多,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目前临床上诊断血液病方法有血液形态学检验、骨髓活检、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等。为进一步了解各类血液疾病的检验诊断情况,对我院100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胸腔镜配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观察

    目的:观察胸腔镜配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选取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胸腔镜配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胸腔穿刺术配合尿激酶注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胸膜厚度、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胸膜厚度、FEV1、FV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配合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效果满意,能较大程度改善肺功能,防止胸膜肥厚。

    作者:马海彬;王福娣;黄纪荣;蓝慧平;丘灿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盐酸美金刚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失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美金刚联合言语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失语( PSA )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言语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仅采取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与言语训练组给予语言障碍、言语康复训练,其中联合治疗组加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使用汉语失语检查量表( CRRCAE)、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 SADQ)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及言语训练组CRRCAE总分、分项评分、SADQ、NIHSS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与言语训练组比较,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上述评分也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对PSA患者的语言功能改善有效,美金刚与其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作者:吕瑞妍;罗丹峰;汪锦飘;朱凤瑛;沈韵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溃疡性结肠炎54例临床表现及内镜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内镜检查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接受内镜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结果。结果临床表现分别为假性息肉(16.67%)、血管网模糊(44.44%)、粗糙颗粒感(40.74%)、质脆易出血(62.96%)、充血水肿(85.19%)、糜烂溃疡(94.44%)。病变范围:全结肠(5.56%)、右半结肠(11.11%)、左半结肠(16.67%)、直肠乙状结肠(46.30%)、直肠部位(20.37%)。活动分级:Ⅰ级(22.22%)、Ⅱ级(27.78%)、Ⅲ级(29.63%)、Ⅳ级(20.37%)。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并发症率、癌变率较低,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有利于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马贵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米格列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清胰高血糖素( PG)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醇(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并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HbA1c、PG及MDA、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HbA1c、PG、MDA低于对照组,GSH-Px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HbA1c、PG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何昆;刘利红;吉淑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并总结心律失常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溶栓治疗后经诊断符合再通标准者55例作为再通组,不符合标准者25例作为未通组,观察比较2组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再通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9.09%,高于未通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极易发生心律失常,尤其在血管再通患者中较为明显,且发作类型多样,治疗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及时防治。

    作者:安俊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或头孢噻肟钠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或头孢噻肟钠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替硝唑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9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或头孢噻肟钠治疗急性盆腔炎均可获得良好效果,症状改善快速,不良反应可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阙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生殖内分泌指标差异性研究

    目的:研究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胰岛素抵抗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生殖内分泌差异。方法将医院收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胰岛素抵抗( IR)程度划分为IR组(46例)与非IR组(40例),检测2组生殖内分泌指标,包括FSH (促卵泡生成素)、LH (促黄体生成素)、T (睾酮)及SHBG (性激素结合蛋白),比较2组上述指标水平并测定F-G评分(多毛评分)、BMI(体重指数)及WHR(腰臀围比值)。结果 IR组与非IR组比较T水平更高,LH、SHBG与FSH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R组与非IR组比较BMI、F-G评分及WHR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青春期PCOS非IR者与IR者生殖内分泌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为此需注重调节胰岛素状态。

    作者:张冬迅;赵新翠;胡艳云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微量泵经中心静脉输入高浓度氯化钾对老年重度低钾血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输入高浓度氯化钾在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研究组采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输入高浓度氯化钾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持续输入氯化钾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钾浓度升高到3.0 mmol/L时治疗时间、氯化钾及液体输入量,观察治疗过程中静脉炎、局部疼痛、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血钾浓度升高到3.0 mmol/L时,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氯化钾和液体输入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局部疼痛、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经中心静脉输入高浓度氯化钾治疗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孟桂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小儿哮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护理效果、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患儿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哮喘复发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患儿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的了解度和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哮喘发作频次、复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曾颖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手术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孔令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烧伤并发感染患者外周血中 CD64+中性粒细胞的表达

    目的:分析烧伤并发感染患者外周血中CD64+中性粒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在烧伤科就诊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为烧伤后并发感染患者,对照组为烧伤后未出现感染的患者。2组患者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液中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CRP、WBC、Neu%及CD64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和CD64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WBC、Neu%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烧伤并发感染患者检测外周血中CD64+中性粒细胞表达及CRP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改善预后。

    作者:费齐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