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替曲塞、紫杉醇、顺铂一线治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分析

陆佩知;徐丽;张景雷;杨会张;金永

关键词:雷替曲塞, 顺铂, 紫杉醇, 放疗, 鼻咽癌, 晚期
摘要: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放射治疗,早期单纯采用放射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临床中初次就诊者60%~70%已发展至Ⅲ-Ⅳ期[1]。放化疗同步治疗可有效缩短总疗程,且化疗药物和放射药物可发生协同作用,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临床疗效良好[2]。本文旨在探讨雷替曲塞、紫杉醇及顺铂一线治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小儿哮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护理效果、患儿家长对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患儿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哮喘复发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患儿家长对小儿哮喘知识的了解度和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哮喘发作频次、复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曾颖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妊娠晚期胎盘早剥治疗与结局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前,胎盘有部分或全部剥离子宫壁。属于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和胎儿的安全[1]。临床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及胎儿的生存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旨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治疗、早期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养阴益气汤联合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汤联合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纯服用罗格列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养阴益气汤联合罗格列酮片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糖脂代谢水平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糖代谢水平、脂代谢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养阴益气汤联合罗格列酮片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巧武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12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硫酸镁解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压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栗慧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二烯丙基二硫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二硫( DADS)对乳腺癌BT474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乳腺癌BT474细胞,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 )法检测不同浓度 DADS 处理的 BT474细胞中的GABARAPL1表达变化,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50、100、200和400μmol/L浓度DADS处理的BT474细胞GABARAPL1相对表达量低于0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ABARAPL1干扰组、DADS组、GABARAPL1干扰组+DADS组BT474细胞OD570值低于siRNA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DS通过下调GABARAPL1的表达抑制乳腺癌BT474细胞的增殖。

    作者:冉莉;周峻林;洪涛;肖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自拟养阴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9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养阴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养阴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养阴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能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丽霞;王朝;习伟然;张勋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ICU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全面质量控制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其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新阶段[1]。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方面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ICU是急危重患者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繁忙的科室,也是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主动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现将ICU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熊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7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4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理后,2组患者SAS和SDS均低于实施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宾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心力衰竭患者联用厄贝沙坦和螺内酯发生高钾血症1例

    高钾血症在临床上常见,但多年来,药源性高钾血症并未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卫生医疗环境较落后的县市级医院,药源性高钾血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CHF)由于体内神经内分泌机制的激活,常伴有其他器官功能的异常。2014年版心力衰竭指南指出[1],长期应用血管紧张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作用机制同ACEI )会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醛固酮的有害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即“金三角”抗心力衰竭治疗。但研究发现,随着“金三角”治疗应用越来越广,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患者。现针对我院住院期间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中的用药提出警示。

    作者:杨健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并总结心律失常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溶栓治疗后经诊断符合再通标准者55例作为再通组,不符合标准者25例作为未通组,观察比较2组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再通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9.09%,高于未通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极易发生心律失常,尤其在血管再通患者中较为明显,且发作类型多样,治疗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及时防治。

    作者:安俊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2015年药房药品管理资料,并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品管理对策,试验组采取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对策。比较2组的安全问题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药品变质失效、药品过期和药品调配出错率等安全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治疗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其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顺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脑卒中后癫痫50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是成人癫痫病一种主要的致病因,同时脑卒中后癫痫给患者生命和健康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和威胁[1-3]。卒中后癫痫疾病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致残率、致死率极高,给患者、家庭及给社会带来重大负担。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征以及相应的护理手段,对我院确诊的首次脑卒中后患者600例进行了临床调查和随访,发现继发卒中后癫痫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克亮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加用中药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 P<0.01);治疗前,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通气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玉祥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现阶段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透析质量不断提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MHD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患者的生命线。美国2006年发布的DOQI指南指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临床常选用的血管为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下肢内瘘(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或胫后动脉)、鼻咽窝内瘘等(指南)。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在临床上称为标准动静脉瘘,但在许多老年患者中,尤其原发疾病为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导致前臂标准内瘘不易成功[1],或部分患者前臂内瘘反复穿刺且保护不当,造成了内瘘狭窄、血栓形成。因此高位动静脉内瘘成为血管通路的选择之一( NKF/DOQI指南)[2]。临床上现阶段多选用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本文对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MH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予以浅析。

    作者:武雪媛;冯婉娟;蒋惠云;熊婷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小儿肠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以及脱水等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补液及益生菌肠道调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病毒抗原转阴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58.2%(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可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郭鸿;于溯洋;刘一冰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吉利德乙肝新药Vemlidy已获得美国FDA批准

    2016年11月10日,吉利德科学公司( Gilead Sciences公司)对外发布消息称,用于乙肝治疗的新药Tenofovir Alafenamide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商品名Vemlidy,25mg,每天1次,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成人慢性乙肝且没有失代偿期肝病患者的治疗。 Vemlidy是一种创新型、靶向性、Tenofovir(替诺福韦)前药,与先前产品300mg的Viread(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 TDF)相比,只需要少于十分之一的剂量便可获得相似的抗病毒效用。 Vemlidy在两个国际型3期临床试验(研究108和研究110)试验中,获得了长达48周的数据支持。共有1298名初治和有过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成人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研究108使用Vemlidy或Viread随机化治疗了425例HBeAg阴性患者,研究110使用Vemlidy或Viread随机化治疗了873名HBeAg阳性患者。两个研究都达到了它们的主要临床研究终点:在治疗第48周时,基于血浆HBV DNA水平低于29 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百分比这一指标中,Vemlidy显示出了相对Viread的非劣效性。另外,Vemlidy和Viread在两项研究中患者的耐受性均表现良好,由于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的分别为1.0%和1.2%。两个研究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腹痛,疲劳,咳嗽,恶心和背痛,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接受Vemlidy或Viread治疗的患者基本相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辅助2种微创手术超早期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辅助2种微创手术超早期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穿刺引流术超早期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手术超早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67.92%(P<0.05)。观察组GCS评分为(11.10±2.90)分,高于对照组的(8.20±2.03)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11.80±3.01)分,低于对照组的(18.11±4.30)分(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高压氧辅助穿刺引流术超早期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GCS评分,降低NIHSS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霖芬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某县级城乡高血压病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某县级城乡高血压病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某县>18岁的1020人进行高血压病患病情况调查,通过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相关因素。结果60~69岁组和>70岁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有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率为55.8%,控制率为29.9%。结论某县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控制率相对较低,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闫子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