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红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自拟养阴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养阴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养阴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能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丽霞;王朝;习伟然;张勋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治疗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其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顺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超检查,观察组行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2组误诊率和符合率。结果观察组对包块型瘢痕妊娠和孕囊型瘢痕妊娠的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雪 刊期: 2016年第32期
急性胃肠穿孔是指各种因素导致胃肠道透壁性损伤,使胃肠黏膜与腹腔相通,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发病时上腹部突发剧烈疼痛,随后扩散至整个腹部,常伴心慌、气短等,严重者出现腹式呼吸减弱、白细胞升高等,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会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穿孔发生时,要迅速进行治疗,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1]。笔者为研究急诊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了2006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胃肠穿孔患者125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清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烧伤并发感染患者外周血中CD64+中性粒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在烧伤科就诊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为烧伤后并发感染患者,对照组为烧伤后未出现感染的患者。2组患者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液中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及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CRP、WBC、Neu%及CD64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和CD64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WBC、Neu%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烧伤并发感染患者检测外周血中CD64+中性粒细胞表达及CRP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改善预后。
作者:费齐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产妇5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150 mg口服,利凡诺100 mg经腹羊膜腔注入,对照组单独给予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2组产妇子宫出血量、胎盘排出时间、宫缩时间、总产程、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出血量、胎盘排出时间、宫缩时间、总产程、疼痛评分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25/25),高于对照组的92%(23/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期妊娠引产中联合采用利凡诺和米非司酮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蒯莉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肝纤维化表现为细胞外基质( ECM )生成和分解失衡导致的ECM肝内网状沉积[1]。晚期肝纤维化会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等严重的肝脏疾病,甚至危及生命[2-3]。虽然许多化合物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上都被报道有抗纤活性,但多数药物毒性较大,未有专门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在临床被证实。因此,安全且有效的抗纤药物仍然亟待被开发。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紫甘薯花色苷( PSPA)天然安全,且在肝纤维化防治中表现出积极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本文总结PSPA防治肝纤维化的相关文献,并分析PSPA防治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吴任岚;陈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针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讨论实施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16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疗效较高,基本可达预期,不良影响少,可更好得缓解病痛,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素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GP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银屑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泛发无菌性脓疱伴全身症状[1],临床虽然少见,但可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应引起重视。本文对医院收治的96例泛发性脓疱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倪锦锋;王雪松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PCI术患者78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进行PCI 术前服用氯吡格雷450mg,对照组患者进行PCI术前服用氯吡格雷300mg,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栓大幅度(MA)、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聚集率及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CD62 P、CD63及TSP等各项血小板活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MAADP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6个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采用450 mg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相对于300 mg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一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美国监管当局批准了罗氏旗下基因泰克研发的突破性新药Tecentriq ( atezolizumab ),用于治疗常见类型膀胱癌(尿路上皮癌)。该药品在美上市的商品名为Tecentriq ,通用名称atezolizumab (阿特朱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的抗PD-L1单克隆抗体。肿瘤之所以能够逃避机体免疫攻击,与癌细胞上PD-L1分子和免疫细胞上PD-1分子之间交互作用,传递抑制抗癌免疫信号有关。 Te-centriq能够阻断PD-1/PD-L1免疫失活信号通路,进而重新调动机体免疫系统继续保持活性,攻击癌细胞。该药已获批的适应症包括: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常见类型膀胱癌),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在中国,膀胱癌在男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列前十。在所有的膀胱癌中,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类型,占了膀胱癌病例总数的90%。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药物相关问题,分析其产生用药问题的原因并进行重要性的排序,制定出针对性的药学干预方案。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的方法,对315例60岁以上的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种类、服药情况、就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种类、服药种类、服药种数、潜在不恰当用药数均在增加。同时,随着每日服药种类的增加,相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ADR)的几率增大,3个月内就医人数增加。患者是否焦虑与服药种类并无直接关系。结论通过对温江地区≥60岁的不同人群的各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建议为慢病患者建立用药资料,定期随访,关注老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定期评价药物治疗方案,适时调整,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适当的治疗,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作者:周后凤;郑东妮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通过目标性监测采取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医院2013-2015年剖宫产手术3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3年为基线调查,2014-2015年为干预期,针对观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比术后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组手术969例,干预组手术2238例,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干预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基线组,抗菌药物选用、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性均高于基线组(P<0.01)。结论以目标性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率。
作者:鄢定玉;刘达美;陈宇涵 刊期: 2016年第32期
九香虫又叫做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屁巴虫,为蝽科动物九香虫的全体。九香虫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1)行气止痛的功效:九香虫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2)温肾壮阳的功能:九香虫具有壮阳的作用。可用于肾虚阳衰、腰膝酸痛、阳痿尿频等的治疗。(3)镇痛作用:九香虫水煎液具有较强的纤溶作用和镇痛作用。(4)抗菌功能:九香虫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5)抗癌作用:九香虫的抗癌、抑癌元素锰和镁含量较高,可能有抗癌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2期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现阶段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透析质量不断提高,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MHD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患者的生命线。美国2006年发布的DOQI指南指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临床常选用的血管为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下肢内瘘(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或胫后动脉)、鼻咽窝内瘘等(指南)。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在临床上称为标准动静脉瘘,但在许多老年患者中,尤其原发疾病为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导致前臂标准内瘘不易成功[1],或部分患者前臂内瘘反复穿刺且保护不当,造成了内瘘狭窄、血栓形成。因此高位动静脉内瘘成为血管通路的选择之一( NKF/DOQI指南)[2]。临床上现阶段多选用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本文对肘窝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MH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予以浅析。
作者:武雪媛;冯婉娟;蒋惠云;熊婷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和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300例应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及药品临床应用实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进行综合阐述。结果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后均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300),低于既往文献报道。结论基于药物特性优化用药方案、调整给药时间,实现合理用药,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纪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胸外科术后胸壁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胸外科术后发生胸壁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未达到二期缝合的负压封闭引流愈合标准的3例(16.67%),多次安置负压封闭引流7例(38.89%),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负压封闭引流相关不良情况。14例的随访结果显示,有2例患者发生了轻度的切口异物反应,给予拆除皮下缝线后全部愈合,其余患者切口愈合状况良好。结论对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沈东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某县级城乡高血压病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某县>18岁的1020人进行高血压病患病情况调查,通过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相关因素。结果60~69岁组和>70岁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段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有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率为55.8%,控制率为29.9%。结论某县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控制率相对较低,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闫子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盐酸美金刚联合言语训练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失语( PSA )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言语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仅采取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与言语训练组给予语言障碍、言语康复训练,其中联合治疗组加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使用汉语失语检查量表( CRRCAE)、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 SADQ)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及言语训练组CRRCAE总分、分项评分、SADQ、NIHSS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与言语训练组比较,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上述评分也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对PSA患者的语言功能改善有效,美金刚与其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作者:吕瑞妍;罗丹峰;汪锦飘;朱凤瑛;沈韵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