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庞渊;张晨

关键词:骨关节炎, 膝, 小针刀, 玻璃酸钠,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早中期KOA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行关节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临床疗效、国际骨关节炎的评分标准( Lequesne)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equesn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休息痛、运动痛、晨僵、行走能力Lequesn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肿胀Lequesn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软骨损伤、神经血管损伤及韧带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KOA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行走能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外治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 EMT)具有浸润、种植及复发的生物学特点,目前中西医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均不能彻底治愈该疾病,且治疗周期漫长。中医外治法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调经助孕等方面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尤其适合于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本研究对近十年来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EMT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

    作者:安秀云;孙书青;陈琛;苑金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去顶开窗术和切开旷置引流术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去顶开窗术和切开旷置引流术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 PH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东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PHS患者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A组采用去顶开窗术治疗,B组采用切开旷置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B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去顶开窗术和切开旷置引流术治疗PHS疗效相当,但切开旷置引流术在缩短疼痛及水肿消失时间、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桂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2013-2015年本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2013—2015年度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以如东县丰利镇中心卫生院2013—2015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为指标,对抽取的400张含口服降糖药处方的用药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临床常用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降糖药物,其中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吡格列酮片、格列美脲片用药频度高,格列吡嗪控释片也应用较好。降餐后血糖为主的格列奈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由于价格偏贵,临床应用始终受到局限。结论2013—2015年度本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但要对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进一步提高双胍类的应用,尤其是单药治疗的首选。同时临床应参照指南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口服降糖药。

    作者:徐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环磷腺普葡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超声心动指标〔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排血指数( GI)、每搏输出量( SV)、血压( BP)、心搏出量( GO)、心率( HR)〕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F、G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V、BP、GO、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BP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SV、GO、G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基础上,辅以环磷腺苷葡胺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成山;刘树红;屈红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在小儿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30例,按照穿刺期间有无实施相应措施分成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观察组于穿刺前10min应用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后再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止痛效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液体外渗发生率及第1次穿刺时间、第2天穿刺和静脉滴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和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1次穿刺时间、第2天穿刺时间、静脉滴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应用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的止痛效果确切,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缩短穿刺和静脉滴注时间。

    作者:陈慧艳;赵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情况、SF-36评价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心理职能、活力、躯体与心理相关生活质量、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优良,且安全性高。

    作者:梁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确诊并接受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附件包块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治疗7d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GG)下降水平及治疗后瘕评分、痛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附件包块吸收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β-HGG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瘕评分、痛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晓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G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GOP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AEGOPD患者180例,根据血培养结果筛选出阳性患者为A组6例,根据痰定量培养结果将血培养未检出者分为有细菌感染组( B组)102例与非细菌感染组( G组)52例(排除混合感染20例)。按照定量分离到的细菌种类,将B组患者细分为G-组66例和G+组36例。比较3组PGT水平,观察B组患者检出病原菌情况。将B组患者随机分为D、E两组,各51例。D组患者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治疗,E组患者根据PGT水平选用抗生素治疗。比较D、E组患者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病死率、二重感染率、复发率以及B组患者入院时与感染控制1个月后PGT水平。结果 A组患者PGT高于G-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PGT高于G+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PGT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患者PGT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检出的病原菌中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百分比较高。D组患者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长于E组,病死率、二重感染率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感染控制1个月后PGT水平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GT能提示AEGOPD患者存在细菌感染,且能提示患者的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及大致病原类别,根据连续监测PGT制定抗感染方案能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及抗生素使用时间。

    作者:李松明;王星翘;张继先;孙震;何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DA与IA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比较DA与IA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成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对照组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治疗期间白细胞低值、临床疗效、治疗后1年无病生存率。结果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白细胞低值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无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优于DA方案,患者诱导期间骨髓抑制轻,生存期长。

    作者:肖仕珊;曹隽;丁倩;朱红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HE4)、碳水化合物抗原(GA125、GA199)、癌胚抗原(G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34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6例为对照组甲,选取本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乙。比较3组受检者HE4、GA125、GA199、GEA水平及不同检测项目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E4、GA125、GA199、GEA水平高于对照组甲和对照组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甲 HE4、GA125、GA199、GEA水平高于对照组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检测HE4+GA125、HE4+GA125+GEA、HE4+GA125+GA199阳性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检测HE4+GA125+GA199+GEA阳性率高于其他组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HE4、GA125、GA199及GEA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卵巢癌的检出率。

    作者:陈红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层螺旋GT在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GT下GT仿真胃镜、轴位及三维显像在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胃镜活检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均行多层螺旋GT扫描后分别行GT仿真胃镜及基于表面透明、遮盖显像的轴位及三维显像检查,将多层螺旋GT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比较,计算多层螺旋GT诊断准确率。结果 GT仿真胃镜,轴位及三维显像胃癌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8.3%,95.0%和95.0%。多层螺旋GT轴位及三维显像评估胃癌术前 T,N,M以及TNM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是81.7%、78.3%、98.3%和76.7%。结论多层螺旋GT下GT仿真胃镜、轴位及三维显像对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的诊断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

    作者:邓军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回盲部造瘘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 QOL)评分及Karnofsky功能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Karnofsky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反之身体素质却逐渐下降,越来越多新型的耐药菌出现,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SGAP)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对社会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GAP是一种感染性较强的疾病,多由于阴性菌感染导致,一旦患者出现SGAP,病情会短期内快速加重,出现休克、呼吸衰竭以及脏器衰竭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如何能够提早预防、诊治SGAP成为首要工作重点。对于此类疾病,尽管不断有新的治疗药物出现,但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导致治疗难度仍然有增无减。本研究主要就SGAP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客观阐述重症性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以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国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早期差别化降血压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差别化降血压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压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差别化降血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小出血量患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大出血量患者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小出血量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大出血量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出血量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量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差别化降血压治疗能明显改善小出血量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但是对于大出血量患者疗效不明显。

    作者:赖江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手术去势与药物去势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去势与药物去势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于2012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50例,遵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手术组与药物组,各25例。手术组患者行手术去势治疗,药物组患者行药物去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通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G30,包括整体生活质量量表(GH)、经济困难(FD)、腹泻(DI)、便秘(GO)、食欲丧失( AL)、失眠( SD)、呼吸困难( DY)、恶心呕吐( NV)、疼痛( PA)、疲乏( FA)、社会功能( SF)、情绪功能(EF)、认知功能(GF)、角色功能(RF)以及躯体功能(PF)〕、生活质量子量表〔QLQ-PR25,包括性生活质量( SQ)、性愉悦( SE)、性趣( SI)、治疗相关症状( TS)、肠道症状( BS)、尿路症状( US)〕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QLQ-G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手术组患者FA、SD、AL、GO、DI评分高于药物组,PF、RF、EF、GF、SF、GH、NV、PA、DY、FD评分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LQ-PR2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手术组患者BS、SI、SE、SQ评分低于药物组,TS评分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均能改善患者生命健康情况,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排尿症状,但药物去势较手术去势可更好的保存患者的性功能。

    作者:王云山;士应果;郭民;李智斌;杨建昌;夏照明;李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68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对照组(未发生并发症患者)137例和研究组(发生并发症患者)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贫血、体能状态指数分级、是否合并糖尿病、肿瘤部位、肿瘤低分化、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分级〕、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体能状态指数分级、贫血、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ASA分级I级占比低于对照组,肿瘤分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作为因变量,住院时间、高龄、合并糖尿病、肿瘤分化程度、ASA分级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高龄、合并糖尿病、肿瘤低分化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住院时间、高龄、合并糖尿病、肿瘤低分化是结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据此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便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采用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住院时间、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微创切口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膝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舒文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麻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药物用量、应激反应与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药物用量、应激反应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行全麻患者6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全麻,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右美托咪定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T1)、手术结束时(T2)、气管导管拔管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肾素活性、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血压过低、恶心呕吐、躁动不安、寒颤等发生情况、3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结果两组患者T1时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1时血糖、肾素活性、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血糖、肾素活性低于对照组, T3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3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患者药物用量,对应激反应与恢复期产生一定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科学判断,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施春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闵行区3家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闵行区3家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闵行区3家公立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进行干预,通过对干预前(2013年10月—2014年3月)、后(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合理用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结果3家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5.59%、18.3%、14.24%下降到干预后的11.89%、14.74%、14.03%;就诊使用注射剂的占比由干预前的10.19%、11.78%、13.49%下降至干预后的6.28%、8.62%、10.5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干预前的63.82、57.94、37.69下降至干预后的56.58、55.62、19.71。结论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具有有效性、可行性。

    作者:郑勇;陈红;蔡迎九;陈娟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斜疝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斜疝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5—2010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4例,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单纯性斜疝组(对照组)和嵌顿性斜疝组(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中取疝囊渗出液及疝囊部分组织,术后将渗出液行细菌培养,提取疝囊组织蛋白行蛋白免疫印迹,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Prince-Henry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培养菌落数、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灰度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Prince-Henry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IL-6、IL-10及TNF灰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培养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安全有效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

    作者:陈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