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育强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在小儿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30例,按照穿刺期间有无实施相应措施分成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观察组于穿刺前10min应用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后再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止痛效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液体外渗发生率及第1次穿刺时间、第2天穿刺和静脉滴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和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1次穿刺时间、第2天穿刺时间、静脉滴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应用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的止痛效果确切,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缩短穿刺和静脉滴注时间。
作者:陈慧艳;赵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急救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急救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45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呼吸衰竭分为衰竭组25例和非衰竭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血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量表( APAGHEⅡ)评分、脏器损伤、胆碱酯酶、胃管洗胃以及阿托品总量〕,分析各项指标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急救措施。结果呼吸衰竭时间0.5~96.0h;上机时间1~144h;形成原因:肺水肿、中间综合征以及解毒剂过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糖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无相关性( r=0.027,P〉0.05),APAGHEⅡ评分、脏器损伤及阿托品总量等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呈正相关( r=0.462、0.599、0.346,P〈0.05),胆碱酯酶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呈负相关( r=-0.380,P〈0.05)。结论脏器损伤数量和胆碱酯酶含量可作为呼吸衰竭发生的参考指标,留置胃管洗胃和正确使用阿托品是防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作者:鄢永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88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活血化瘀汤配合中医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消肿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消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情况,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汤配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消肿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肖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本院2013—2015年度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以如东县丰利镇中心卫生院2013—2015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为指标,对抽取的400张含口服降糖药处方的用药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临床常用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降糖药物,其中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吡格列酮片、格列美脲片用药频度高,格列吡嗪控释片也应用较好。降餐后血糖为主的格列奈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由于价格偏贵,临床应用始终受到局限。结论2013—2015年度本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但要对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进一步提高双胍类的应用,尤其是单药治疗的首选。同时临床应参照指南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口服降糖药。
作者:徐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环磷腺普葡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超声心动指标〔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排血指数( GI)、每搏输出量( SV)、血压( BP)、心搏出量( GO)、心率( HR)〕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F、G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V、BP、GO、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BP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SV、GO、G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基础上,辅以环磷腺苷葡胺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成山;刘树红;屈红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原区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80例,依据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对照组40例(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瘢痕美容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瘢痕美容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面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同时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唐新华;刘燕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68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对照组(未发生并发症患者)137例和研究组(发生并发症患者)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贫血、体能状态指数分级、是否合并糖尿病、肿瘤部位、肿瘤低分化、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分级〕、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体能状态指数分级、贫血、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ASA分级I级占比低于对照组,肿瘤分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作为因变量,住院时间、高龄、合并糖尿病、肿瘤分化程度、ASA分级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高龄、合并糖尿病、肿瘤低分化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住院时间、高龄、合并糖尿病、肿瘤低分化是结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据此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便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比较去顶开窗术和切开旷置引流术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 PH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5年东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PHS患者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A组采用去顶开窗术治疗,B组采用切开旷置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B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去顶开窗术和切开旷置引流术治疗PHS疗效相当,但切开旷置引流术在缩短疼痛及水肿消失时间、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桂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神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GT)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GOP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AEGOPD患者180例,根据血培养结果筛选出阳性患者为A组6例,根据痰定量培养结果将血培养未检出者分为有细菌感染组( B组)102例与非细菌感染组( G组)52例(排除混合感染20例)。按照定量分离到的细菌种类,将B组患者细分为G-组66例和G+组36例。比较3组PGT水平,观察B组患者检出病原菌情况。将B组患者随机分为D、E两组,各51例。D组患者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治疗,E组患者根据PGT水平选用抗生素治疗。比较D、E组患者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病死率、二重感染率、复发率以及B组患者入院时与感染控制1个月后PGT水平。结果 A组患者PGT高于G-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PGT高于G+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PGT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患者PGT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检出的病原菌中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百分比较高。D组患者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长于E组,病死率、二重感染率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感染控制1个月后PGT水平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GT能提示AEGOPD患者存在细菌感染,且能提示患者的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及大致病原类别,根据连续监测PGT制定抗感染方案能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及抗生素使用时间。
作者:李松明;王星翘;张继先;孙震;何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药物用量、应激反应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行全麻患者6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全麻,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右美托咪定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T1)、手术结束时(T2)、气管导管拔管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肾素活性、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血压过低、恶心呕吐、躁动不安、寒颤等发生情况、3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结果两组患者T1时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1时血糖、肾素活性、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血糖、肾素活性低于对照组, T3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3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患者药物用量,对应激反应与恢复期产生一定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科学判断,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施春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治疗的AMI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急救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给予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在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为日后病情恢复做好相应的救治基础。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本院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收治的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832例,通过调查问卷方式统计阿司匹林使用情况,重点分析部分患者不规律或未使用阿司匹林的影响因素。结果规律服药患者占48.3%,不规律服药及未服药患者占51.7%。规律服药组缺乏医生指导、担心不良反应、慎用症比例低于不规律服药和未服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司匹林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抗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药物,本院还未能广泛应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主要影响因素有担心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医生未能科学指导、慎用症;临床工作中可通过积极的合理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调整用药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让这种经济、高效、实用的“老药”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者:张晨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比塞来昔布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樟树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A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B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持续时间、握力、血清类风湿因子( RF)、G反应蛋白( GRP)、红细胞沉降率( ESR)以及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低于B组,晨僵持续时间短于B组,握力大于B组,血清RF、GRP和ES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布洛芬缓释胶囊相比,塞来昔布在治疗RA中的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舒伟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回盲部造瘘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 QOL)评分及Karnofsky功能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Karnofsky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疗风险管理的意义重大。科学医疗风险管理的实施,对于减少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脊柱手术中,医疗风险管理的实施意义重大。本文对脊柱手术中风险管理应用情况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满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122例,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且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余秀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行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且可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邬守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柳林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试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后30min、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产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产妇术后30min、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产妇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产前两组产妇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试验组产妇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GT下GT仿真胃镜、轴位及三维显像在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胃镜活检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均行多层螺旋GT扫描后分别行GT仿真胃镜及基于表面透明、遮盖显像的轴位及三维显像检查,将多层螺旋GT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比较,计算多层螺旋GT诊断准确率。结果 GT仿真胃镜,轴位及三维显像胃癌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8.3%,95.0%和95.0%。多层螺旋GT轴位及三维显像评估胃癌术前 T,N,M以及TNM临床分期准确率分别是81.7%、78.3%、98.3%和76.7%。结论多层螺旋GT下GT仿真胃镜、轴位及三维显像对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的诊断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
作者:邓军奇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