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廉
目的:研究术后放疗对面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995-1997年间腮腺肿瘤术后出现面瘫的20名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operationgroup,以下简称O组)6例和术后放疗组(operationandradiationgroup,以下简称OR组)14例.OR组于术后4周内放疗,以手术日至面瘫完全消失所需时间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经术后4周48-61Gy常规放疗,腮腺肿瘤术后面神经损伤的恢复基本不受影响.OR组肿瘤量平均55.91±3.64Gy.面神经平均恢复时间O组为6.4月,OR组为9月;经t检验,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105.肿瘤累及的面神经,经术中保留术后放疗,其功能可完全恢复,面瘫消失时间平均8.4月.除1例腮腺恶性淋巴瘤出现远处转移外,其余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包括50岁以上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面神经解剖术造成的面瘫,经术后常规放疗,术后9个月左右恢复正常,不致产生永久性面瘫.与肿瘤粘连的面神经经解剖术后辅以适量放疗可达到既根治肿瘤又保留面神经及其功能的疗效.
作者:蔡以理;王中和;陆顺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长春碱类(VA)抗肿瘤药是从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抗癌活性的一类生物碱,近年来出现的长春花碱碱酰胺(VDS)和去甲长春花碱(NVB)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类文章多次报道以NVB为主的联合化疗及以VDS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皆收到满意疗效.我科于1997年3月-1999年3月将NP和MVP方案应用于临床,治疗60例肺癌患者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涛;高雅苓;何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预后极差并伴有全身衰竭症状,临床尚无有效的化疗药物和治疗方案.健择是30年来美国FDA首次批准的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药物.临床研究表明,与现行的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比较,健择能有效的改善晚期胰腺癌病人的疾病相关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临床受益反应作为评判指标的应用为,胰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标准.
作者:徐家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EHART)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反应.方法:1999年4月-2000年2月64例T3-4N0M0、KPS80的鼻咽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疗(CFRT)组和EHART组,每组各32例;CFRT组采用2Gy/次,5次/周的方法,鼻咽靶区中心总剂量68-76Gy,中位数70Gy,34-38次,7-8周;上颈部剂量46-56Gy,23-28次,5-6周;EHART组每次分割剂量逐周递增,1、2、3、4、5周的分割剂量分别为1.2Gy、1.3Gy、1.4Gy、1.5Gy和1.6Gy,每天2次,两次间隔时间>6小时,每周5天,鼻咽靶区中心总剂量69.2-71.6Gy,中位数70Gy,99-102次,5周;上颈部剂量46.5-54Gy,65-80次,4周.设野采用面颈联合野或面颈联合野+面颈分野,均使用铅模不规则射野技术照射;放射源为60Coγ射线和直线加速器的6MV-8MV光子线和8MeV-10MeV电子射线.结果:EHART组口咽、喉咽急性放射反应明显较CFRT组严重(P<0.05);EHART组和CFRT组原发灶CR、PR率分别为61.29%、38.71%和67.74%、32.26%(P=0.466),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EHART能为大多数患者耐受;采用EHART和CFRT的方法病人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需扩大病例继续研究;远期疗效和后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随访.
作者:赵充;陈明;吴少雄;曾祥发;卢泰祥;崔念基;钱剑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Ⅰ-Ⅱ期患者全腹腔盆腔放疗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性毒副反应与耐受性.方法:从1996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Ⅰ-Ⅱ期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在手术和化疗后,行全腹腔和盆腔的18MVX线前后大野照射,肿瘤另2083-3529cGy/12-23次/2.4-5.2周,对于原发灶大或化疗后残留灶明显者给予局部加量600-1501cGy/4-8次.结果: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是主要的急性放射反应.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有4例(11.4%)达RTOGⅢ级,需静脉支持治疗.骨髓抑制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有30例白细胞低于正常值,25例血小板低于正常值,达RTOGⅢ-Ⅳ级者各有6例和4例.各有5例因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暂停放疗1-3d.一年生存率95%,二年生存率73.0%.结论: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全腹腔盆腔照射的急性放射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给予适当的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均能耐受此放疗.
作者:马学军;潘自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乳腺癌有许多高危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年龄、乳腺癌家庭史和既往某些乳腺疾病史.对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开展预防工作是目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常用的方法包括预防性乳腺切除术、严密监测和化学预防.多项研究表明预防性乳腺切除术不能百分之百起到预防效果;乳房切除容易给妇女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因而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证,术后也宜首选即刻乳房重建.严密监测应包括定期乳腺X线摄片和临床体检,前者已证实具有明显的早期诊断价值;有关化学预防试剂的随机对照研究已有初步结果,三苯氧胺能显著降低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发生率,相关的其他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之中.总之乳腺癌高危人群的预防策略应首先基于患者危险性的高低,病人对危险性以及各项预防措施的看法应当得到重视,终制定预防或监测方案.
作者:柳光宇;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很多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错过了手术时机,而选择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由于一些放疗并发症的存在,而限制了放射剂量的提高,导致一些肺癌患者尤其是肺鳞癌患者局部复发率较高[1].本院在常规放疗的基础上,再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以下简称SRT)局部加量照射,既提高了肿瘤局部剂量,又有效避免了一些放疗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亚洲;林野;华庆云;柳宪华;石岩;王晶;滕志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占肺癌总数的75%-80%,近年来化疗和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已被广泛应用,随着放疗设备的发展和新化疗药物的出现,人们在不断探索化疗与放疗联合应用,以望提高疗效和减轻副作用[1,2].1999年8月-2000年6月,我们对92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了Brain Lab-Vrian系统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并进行了近期随访,现总结如下:
作者:袁亚维;肖明星;窦文;郑景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乳腺癌是常规放疗中摆位较为困难的部位之一.在乳腺癌各照射区域中尤以切线野设定为复杂.由于乳腺的不规则形状、胸壁的弯曲等因素造成定位繁琐,射野内剂量分布不均,肺受量易偏高等.笔者综合国内外有关放疗文献,用半野等中心加补偿板照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刚;吴铮;唐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老年病人占新诊断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四分之一.这些病人通常不能耐受多周期的联合化疗,足叶乙甙对SCLC是有效的药物之一,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参照国外用药经验,我们于1994年10月起,用足叶乙甙(VP-16软胶囊)单药口服治疗老年SCLC患者42例,可评价疗效者37例,取得了70.3%的有效率.
作者:冯立艳;任既晨;王彦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肺癌放疗后复发病人用适形放疗再治疗的可行性,观察其耐受性和复发肿瘤的即期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0年4月,18例肺癌放疗后复发病例用Cadplan3.1.2三维放疗计划系统设计放疗计划.BEV设计固定野、动态旋转野和非共面野,DVH综合评价和优化放疗计划,由Varian多叶光栏技术实施适形放疗.计划照射剂量为50-60Gy,2Gy/次,1次/天,5天/周.仅照临床可见复发肿瘤及周围1.5-2.0cm正常肺组织.按RTOG和RTOG/EORCT标准观察放射反应,观察复发肿瘤的即期疗效.结果:18例入组病人中男14例,女4例,中位年龄69岁(26-80岁),鳞癌7例,腺癌4例,小细胞癌7例.初次放疗至再放疗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7个月(8-65个月),再放疗肿瘤中位剂量5017cGy(3592-6893cGy).即期疗效为CR22%(4/18),PR61%(11/18),NR11%(2/18),PD6%(1/18),有效率为83%(15/18).急性放射性食管炎RTOGI-Ⅱ级11%(2/18),Ⅲ级0%(0/18);急性放射性肺炎Ⅰ-Ⅱ级22%(4/18),Ⅲ级0%(0/18).骨髓抑制Ⅰ-Ⅱ级为17%(3/18),Ⅲ级为0%(0/18).心脏损伤Ⅰ-Ⅱ级11%(2/18),Ⅲ级0%(0/18).18例病人的中位随访期为6个月(2-12个月),随访率为100%.存活6个月67%(8/12).结论:肺癌放疗后复发用适形放疗再放疗能为大多数患者所耐受,有较好的即期疗效.后期放射毒副反应及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作者:吴开良;蒋国梁;廖源;王丽娟;钱浩;赵森;杨焕军;章真;胡长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放射治疗全过程主要分为治疗计划的设计和治疗计划的执行两大阶段,治疗计划的执行在某种意义是治疗计划设计的逆过程,本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保证病人体内得到计划设计阶段所规定的靶区剂量大小及其相应的剂量分布.
作者:傅蓓蓓;李龙根;郭晓梅;赵森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者(N2或N3)单纯根治性放疗后颈淋巴结残存率约36%,直径>8 cm的淋巴结残存率达88%[1].因此,降低颈淋巴结复发率,提高其完全缓解率是治疗鼻咽癌成功的关键.我科于1995年4月-1999年12月间收治的103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热疗、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现回顾性分析热疗在其治疗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张纯;成芳;葛峰;许素玲;周丽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HER2/c-erbB2是编码一种生长因子受体(p185HER2)的癌基因,研究发现HER2基因的扩增和表达对于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p185HER2的单克隆抗体Herceptin能有效抑制p185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而针对HER2表达产物p185HER2的疫苗的研究将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突破.
作者:陈灿铭;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16基因失活对白血病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D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及DNA测序技术,甲基化检测技术.结果:p16基因的失活形式主要以缺失和甲基化为主.p16基因缺失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甲基化则主要发生在髓系白血病.结论:p16基因结构发生变化在高危白血病患者中比较多见,p16基因的检测对于疾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月玲;吕联煌;胡建达;蒋俊煌;沈建箴;陈英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近年来放射肿瘤学有较大的发展,临床方面如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房手术加放射治疗,其1至10年的生存率与乳腺根治术一样.局部复发率也一样,但保留了乳房.膀胱癌及远端直肠癌的化疗加放射治疗在一部分患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保存了器官.确定了放射治疗后局部肿瘤控制可减少远处转移.线性二次模型是放射生物学应用于临床放射治疗的大贡献.本文讨论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殷蔚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恶性淋巴瘤中p16基因缺失、甲基化发生的频率及其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研究其与淋巴瘤恶性度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新鲜淋巴瘤标本及9例反应性增生的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16基因第1、第2外显子,检测等位基因纯合性缺失,用限制性内切酶-PCR方法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结果:p16基因在恶性淋巴瘤中的缺失率为11.5%,甲基化率为26.9%;9例反应性增生未见p16基因的缺失及甲基化.结论:p16基因在淋巴瘤中发生缺失及甲基化,且这种基因异常发生的频率与淋巴瘤恶性度高低相对应.p16基因的异常可能参与了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及进展.
作者:药锦娟;许良中;施宗高;朱伟萍;张泰明;金爱萍;李小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晚期前列腺癌的外照射治疗的疗效.方法:1993年3月-1999年3月共收治晚期前列腺癌45例,C期32例,D期13例,对所有病例均予外照射治疗,局部肿瘤量达55-70Gy/5.5-7周.结果:所有病例放疗后排尿困难、骨转移疼痛改善,血尿消失,放疗后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明显下降,为0.01-2.8ng/ml,平均0.35ng/ml,放疗后9个月复查局部肿瘤消失29例,明显缩小16例,随访10个月-72个月,发现病灶消失无复发病例,血PSA始终能保持在0.5ng/ml以下,75%在0.2ng/ml以下.结论:晚期前列腺癌的外照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率,认为血PSA是前列腺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价值的瘤标.
作者:陆妙珍;许新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NPC)放疗后局部复发(localrelapse-LR)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并从中探索LR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104例NPC患者LR的CT片,按其主要CT表现分为两组:1.单纯鼻咽腔内LR;2.其他部位LR(可同时伴有鼻咽LR).并对比二组LR的中位复发时间及活检阳性率.结果:二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40个月、15.6个月.总活检阳性率为56.7%.两组活检阳性率分别为100%、39.2%,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颅底LR局限于一侧者占91.7%,LR时的侧别与初发NPC同在一侧者占86.3%.在有颅底LR和/或颅内LR中,其初程放疗时的CT即呈肿瘤向上扩展表现者占86.7%.结论:应充分发挥CT诊断LR的优势,而不应一味要求病理证实.提高颅底剂量和准确确定靶区,并准确给予足够的靶区剂量和提高颅底剂量有可能降低LR率.
作者:李枫;魏宝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治疗基本方法,化学治疗运用的目的是作为远处转移或局部区域复发的救援治疗;同时是为了研究化疗对鼻咽癌放疗生存率的影响,从1995年6月到1997年5月我们对80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作放疗加诱导化疗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
作者:张启洪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