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心脏超声特征分析

解松

关键词:高血压,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疾病特征
摘要: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心脏超声特征.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向塘分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者4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LVPW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室间隔以及左房内径(LAD)、E/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心脏结构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出现变化,同时由于左心房的扩大,形态学也将重新构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盘县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54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肌酐、尿微量清蛋白及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Ⅳ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药物.

    作者:葛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萍乡市中医院住院部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5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硝酸甘油减停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和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2.3%),硝酸甘油减停率(89.6%)高于对照组(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通过影响心肌能量代谢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心肌缺血量,保护心肌和减少临床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丁芳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试验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鼻腔干燥感2例,声嘶1例;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鼻腔干燥感1例、鼻黏膜出血1例、关节疼痛与腹痛1例、睡眠障碍1例和皮疹1例,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朱予处理均逐渐自行消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徐军英;陆慧;薛建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硫酸镁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预防

    目的 探究硫酸镁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预防.方法 选取苍南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药品监测中心统计的因硫酸镁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116例患者,分析其原因.结果 用药患者中20 ~39岁女性所占比例为72.4%;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30min内,发生率为68.9%;不良反应主要累及胃肠系统,所占比例为74.9%,全身损伤所占比例为25.1%,停药后给予积极有效治疗,痊愈率为45.7%,好转率为54.3%.结论 硫酸镁注射剂不良反应女性的发生率较高,且主要集中在用药30min内,多累及胃肠系统.为减少硫酸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加强硫酸镁的用药监测,并不断完善使用说明书.

    作者:陈卫庆;谢雪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曼月乐治疗,对照组采用曲普瑞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痛经程度、月经量、月经来潮时间、血清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痛经程度、月经量及月经来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痛经程度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月经来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痛经程度低于治疗前,月经量少于治疗前,月经来潮时间短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LH、FSH及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血清LH、FSH及E2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痛经程度,减少月经量,缩短月经来潮时间,且对患者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

    作者: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脑系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5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单侧组42例给予常规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组43例给予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观察颅内压变化和随访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侧组颅内压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恢复良好率(55.81%)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颅内压,促进功能恢复,在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巩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5例.甲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乙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乙组患者血压低于甲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时应用厄贝沙坦,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杜文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邯郸市第一医院201 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相关动脉再通率(TIMI血流3级)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8.6%.结论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朱洁莹;常超;赵秀峰;刘丽军;马宝红;杨梅霞;王素兰;韩丽英;李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并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SCL-90评定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护理措施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具有良好作用,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鲍玲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13年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2013年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对息烽县人民医院2013年门诊处方采用HS系统统计,并随机抽取抗菌药物应用处方,对其品种、使用频率、联合用药、存在的不合理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取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138859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25058张,占总处方的18.05%.抽查的2646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使用注射剂抗菌药物的处方1385张,占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的53.24%;口服抗菌药物处方1261张,占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的46.76%;二联及二联以上抗菌药物处方56张,占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的2.12%.罗红霉素胶囊应用频率高,占16.44%.儿科应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占49.44%.结论 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培训.

    作者:唐贤;陈大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鹑鸡肠球菌感染患者会诊案例分析

    本文介绍了临床药师参与1例骨科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鹑鸡肠球菌的治疗过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分泌物培养出鹑鸡肠球菌,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细菌的特点,并结合患者基础状况、感染的部位、感染的来源给出不良反应小、经济、适合患者的用药方案,建议使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血象改善,分泌物减少,感染得到控制,抗感染治疗有效.

    作者:杨子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一中医院2013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 (3/82),其中2例均为胃肠道反应,1例为静脉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 (2/82),其中2例均为胃肠道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超声诊断.方法 回顾2011-2013年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确诊的5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 54例患者中左侧病变23例,右侧病变31例.按部位分类,锁骨下动脉病变25例,无名动脉20例,多部位血管8例,其他血管1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36例,极重度狭窄8例.病因中动脉硬化53例,大动脉炎1例.超声的声像特征表现为血流方向异常、内中膜增厚、斑块存在、血管内径的改变.结论 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无创、易重复.

    作者:叶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常熟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各42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5周后血清泌乳素浓度.结果 治疗5周后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血清泌乳素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喹硫平组血清泌乳素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的影响较小,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周联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ICU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初探

    目的 探讨ICU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入住英山县人民医院ICU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KI 69例,非AKI 87例.检测患者血液和尿液中标志物.结果 AKI组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中Ⅱ期、Ⅲ期患者血肌酐水平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KI组中Ⅰ期、Ⅱ期、Ⅲ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尿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中Ⅰ期、Ⅱ期、Ⅲ期患者尿NGAL水平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24h内和24~48h内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48h后水平与非AK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尿NGAL水平对诊断早期AK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ICU患者AKI的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为临床分期提供依据,指导治疗.

    作者:邹艳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6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100例,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托洛尔治疗.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第3、6、9、12个月的窦性心律,以及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第3个月和第6个月,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个月和第12个月,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治疗组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心房纤颤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同时能够延缓患者左心房的扩大,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在滨海县中医院行开胸手术的82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和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以及麻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SBP、HR、SpO2、PaO2均高于对照组,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有2例患者发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4.8%,其中1例恶心呕吐,1例躁动;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其中2例恶心呕吐,3例躁动.两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胸手术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且应激反应轻微.

    作者:蒯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磷酸素氨丁三醇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治疗的54例患耳不伴有鼓膜穿孔的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29例)及对照组(25例).试验组给予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头孢曲松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7d.比较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李阳阳;王小锐;王春花;王东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液净化抢救各类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抢救各类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血液净化的各类急性中毒患者33例,根据中毒类型分为毒药中毒组(19例),药物过量组(9例)、毒物中毒组(5例).患者均采用采血液净化抢救,灌流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心率、意识、体温、呼吸、尿量以及血压等多项指标变化,及时处理各类并发症,针对各组中毒类型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观察各组抢救结果.结果 毒药中毒组16例治愈(84.2%),3例死亡(15.8%);药物过量组9例治愈(100.0%);毒物中毒组4例治愈(80.0%),1例死亡(20.0%).结论 通过及时有效的血液净化和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配以严格规范的操作并密切观察患者各临床指标,可有效提高急性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风后遗症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风后遗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中医治疗的效果得到了业界大多数人的认可.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主要包含了辨证分型、治疗研究、治疗原则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本研究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行中医外治的疗效进行探究,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覃著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